無名烈士之墓
現在的影視劇裡,地下黨的領導同志都是衣冠楚楚,不是長衫大褂,就是大衣、西裝三件套,好像不如此,便不會演戲了。
可實際上,要做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和城市貧民工作,你就得跟群眾打成一片,而不是格格不入、高高在上。
此外中國共產黨經費非常有限,即便是個別的職業革命家,也必須節衣縮食。
今天講講兩位年輕的無名烈士。
1946年版《冀南烈士傳》
第一位叫“小劉”,在地方黨史資料中,寫作“蕭柳”。他生前戰友備註說:“為其筆名,真姓劉,不知其真名,生時皆呼其‘小劉’。”
小劉同志,可能聽口音是保定人,但具體是保定下面哪個縣的,組織紀律的“規矩”在,大家也不好問,畢竟在那時,叛徒層出不窮,知道的越少,對同志,對自己都好。
他畢業於北平市立師範學校,當年這所學校簡稱“北師”,不過大家別跟北師大混淆了,前者的培養目標是北平市所需要的小學師資,始建於1906年5月,三年學制,招收初中畢業學生入學,面向全國招生。北師學生全部免費寄宿,並供給膳費,學生畢業後多在北平市及附近各縣就業。學業較好、家境貧寒無力升入高中、大學的初中畢業生,多願報考北師。
北師畢業證書
由此可見,小劉烈士家境不富裕,但卻因為學習好,畢業後可以有份“鐵飯碗”。不少這樣的年輕人,往往當幾年小學老師,手頭有點儲蓄,就繼續考大學。但小劉卻毅然參加了革命,時任直南特委的團委書記。
在一份名為《直南特委報告:特委與各縣組織狀況及反帝鬥爭等問題(1933年1月31日)》的檔案中,多次提到“小劉”:
“團的小劉同志由大名到濮陽去,已去數日。計劃陰曆年前特委與各地都要發生關係,完全開始轉變工作,黨團特委亦要完全健全起來。小劉同志回去了,我們叫他就回來,擔任發行工作,給中央帶《紅旗》、《北方紅旗》、《列寧主義初步》、兩個五年計劃等書報小冊子。”
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這是今天《團章》的第一段話,《黨章》中《黨和共產主義青年團的關係》也是如此定位的。當時小劉同志作為團的幹部,也是黨的幹部,不但要負責共青團工作,還同時擔負直南特委的交通和發行工作。
他在1933年初就擔任團直南特委書記。在這一年夏天,小劉同志因工作由邯鄲赴大名,途經代召鎮(今屬邯鄲市邯山區)宿店時,被土匪所害。
小劉烈士的犧牲地
他雖不是犧牲於反動派的毒手,卻一樣壯烈。小劉被害那天帶了一包銅子兒,按當時的市價,一百枚銅子兒,才能換一塊銀元,一包也沒幾塊錢。土匪以為是銀元,想著是有錢人,值得一劫。
但這些錢可是無數同志血汗錢交上來的黨費,是黨的財產,豈能讓土匪搶去?
同樣是直南特委犧牲在交通線上的年輕烈士,還有位李尊榮同志,時任中國共產黨直南特委秘書長,犧牲年僅23歲。
李尊榮烈士的家鄉曲周
李尊榮字耀齋,1910年出生於河北曲週一個農民家庭。幼年在本村上小學,後到縣城裡的高小讀書,接著考入曲周中學。他學習刻苦,肯於鑽研,考試成績常在全校前五名。
但是這樣的優等生,卻因家境貧寒不能在中學讀書!只能考師範學校,那時候的師範是完全公費的,而且還有生活補貼,畢業後能在附近的小學當老師。
李尊榮順利考入直隸(今河北)省立第七師範學校,七師在當地有“紅校”和“黨校”的名號,校長謝臺臣(濮陽人)、教務主任晁哲甫(清豐人)。他與訓育主任王振華(南樂人)都是共產黨員,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戰時期,冀南、冀魯豫大批革命者,不是他們的學生,就是他們介紹入黨的。
直隸大名第七師範學校
來到七師,李尊榮受到革命的洗禮。1927年風雲突變,蔣介石、汪精衛相繼叛變革命,白色恐怖愈演愈烈,就在中國共產黨處於艱難的時刻,18歲的李尊榮堅決站在革命方面,向黨組織靠攏,不久在七師學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0年,李尊榮不等畢業,遵照上級黨組織指示離開學校,擔任大名縣委書記,當時21歲。其間,他為了黨的工作需要,時常隻身奔走於大名、南樂、清豐、安陽、磁縣、焦作等地,從事工農運動。
他到各地進行革命活動,路費不足,餓了啃乾糧,渴了喝冷水,睏乏時常住在破窯舊廟。生活雖然異常艱苦,但他以苦為榮,他把這種生活稱做是“河裡洗臉、廟裡睡覺”。
1931年,李尊榮被派往邯鄲,在直南特委秘書處,先擔任宣傳部長。冒著殺頭的危險,他搞起了《直南紅旗》,作為特委的刊物,撰稿、組稿、印刷、發行。而且當時直南特委要從安陽搬到邯鄲,所以李尊榮又被抽調出來,派到邯鄲,給特委搬家打前站。
民國時期的邯鄲火車站
李尊榮在邯鄲人地兩生,就以賣花生、糖果的小販身份為掩護,深入群眾,迅速打開了局面。為特務機關準備好了房子和全套傢俱,還有擔保鋪面,可謂是膽大心細。
1932年,李尊榮擔任直南特委秘書長。可是當時所處的環境十分嚴峻,外有敵人監視和盤查,機關內部又缺經費,生活十分困難,李尊榮和特委的同志們平時只能以豆腐渣充飢。
特委秘書長的工作,當時還要負責交通,就是傳遞檔案、情報,到地方黨委巡查工作。
1933年春節剛過,李尊榮為執行黨的一項緊急任務,毅然把一個黨員同志給他的五元錢路費讓給了別的同志,而自己不顧艱險,由邯鄲扒火車,到磁縣找關係。
當時天氣寒冷,風又很大,還下著大雪,火車都結冰了。他為躲避敵人盤查,堅決完成黨的任務,毅然捨身跳車,被飛馳的車輪軋斷一腿,隨後被路警救到彰德(今河南安陽)。
民國時代的彰德火車站
剛到醫院,他還能說話,如果違反紀律,找人給邯鄲或附近黨組織的關係傳遞資訊,還是能有救的。但李尊榮想到,身上還帶有黨的檔案,怕洩露機密,更怕連累其他同志,於是始終不發一言,忍著劇痛,趁機把檔案撕碎嚼爛吞吃,後因傷勢嚴重,流血過多,犧牲於安陽鐵路醫院,年僅23歲。
李尊榮烈士是師範生,在當年也是高學歷人才,畢業後要當小學老師,有份體面穩定的工作,作為小知識分子,他不知道穿三件套西裝瀟灑嗎?不知道西餐咖啡有情調嗎?不知道買張票坐火車安全嗎?
他當然知道,但是如果他那樣做了,他還是革命者嗎?我們今天還能有無數像李尊榮這樣的烈士敢於奉獻犧牲換來的幸福生活嗎?
李尊榮烈士犧牲後,特委一位同志借了10元錢將忠骸運回邯鄲,埋葬在鐵路西側一個土崗上。全國解放後,人民政府多次尋找李尊榮烈士的遺骨,但終未如願。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裡的李尊榮烈士紀念碑
1964年的清明節,邯鄲地委在邯鄲市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為李尊榮烈士樹立了一塊紀念碑,碑文中評價他:
“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任勞任怨,成績卓著;對同志熱情關懷,體貼備至,具有高度的階級感情;對敵人則沉著善斷,剛毅果敢。尊榮同志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而貢獻了自己的青春。他的艱苦奮鬥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資訊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