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中後期,大清在中原地區統治漸趨穩定,邊疆諸患也獲得平息,調解滿漢關係變得尤為重要,因此,此時期許多漢家女子開始在後宮出現,她們不但獲得康熙的寵愛,還不斷生兒育女,以前文所講到的順懿密妃與純裕勤妃為主要代表,今天筆者要講的是康熙晚年寵愛的妃嬪之一:熙嬪。
來自民間的漢家女
關於熙嬪的來歷,官方記載非常簡單,稱其為陳氏,陳玉卿之女,生於康熙二十九年三月,也就是說,熙嬪比康熙小36歲。
從這個記載來看,熙嬪的父親陳玉卿沒有任何官位、爵位,很明顯是一個民籍漢人,也就是說,熙嬪是不在旗的漢女,這個身份是沒有資格參加選秀的。那麼,熙嬪又是如何進宮的呢?
有一種說法,稱熙嬪陳氏出生在一個家庭殷實的家庭,父親陳玉卿是飽學之士,受家庭環境的薰陶,陳氏從小就閱讀四書五經,接受系統的文化教育,與一般家庭的女孩明顯不同,因此,陳氏成長為一個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可謂遠近聞名。
據說,有一次陳氏與父親陳玉卿參加宴會,恰好參加這次宴會的也有大清國的皇帝康熙,康熙在宴會上,一眼便看中了這位年輕貌美的女子,便有將陳氏帶回宮的想法。誰知,陳氏已經被許配給了某位貝勒為側福晉,但無奈陳氏畢竟是皇帝看中的女人,於是,陳玉卿便將女兒的婚事給退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關於陳氏入宮的傳說而已,我們也只能聽聽罷了,真實性並不高,試想,以陳氏的出身,怎麼會有機會與大清皇帝一同出席宴會呢?而且,陳氏的身份也沒有資格嫁給王公貝勒。
那麼,陳氏到底是如何進宮的呢?可能性有兩種。
第一,陳氏是康熙南巡時帶回宮的漢女。當然,康熙南巡做的都是巡視河防之類的正事,但也不妨礙有些官員,為了討好皇帝,將有姿色的女子獻給皇上,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第二,陳氏是江南官員進獻給朝廷的童女。康雍乾時期,江南官員有向朝廷進獻童男童女的慣例,經過培訓,合格者,或是為太監,或是為宮女,當然,這些宮女存在被皇帝寵幸的可能。
康熙後宮的庶妃
康熙五十年正月十一日,21歲的陳氏為康熙生下第三十一位皇子,序齒為皇二十一子,取名為胤禧。雖然生下皇子,但由於陳氏出身太低,她沒有獲得冊封資格,仍然只是一名庶妃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胤禧出生的這一年,雍親王胤禛(雍正帝)身邊的侍妾鈕祜祿氏,為其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元壽,後改名為弘曆,這位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
在此後的十年裡,雖然陳氏正值青春之際,但無奈康熙已步入老年,精力有限,陳氏再也沒能為康熙生下兒女,終其一生,也只生下皇子胤禧,但這對陳氏來說,已經非常知足了。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剛繼位的雍正帝頒佈諭旨:“現在有曾生兄弟之母未經受封者,俱應封為貴人。”很明顯,陳氏是符合尊封條件的,因此,她被雍正尊封為皇考倩貴人。
乾隆元年十二月,陳氏被乾隆尊封為皇祖熙嬪,不過,此時陳氏已經疾病纏身,在獲得尊封的月底病重,被從寧壽宮移到了北海五龍亭後的一組宮殿建築,幾天後的正月初二,熙嬪陳氏病逝,享年48歲。
也就是說,熙嬪並不是死在宮中,她最後一個春節也是在宮外度過的。
熙嬪冊文:
“柔嘉垂範,昭贊化於坤元;淑慎流芳,溯鍾祥於壼德。式稽成典,用煥新章。皇祖貴人陳氏,夙著令儀,茂宣懿則。椒塗翊治,克彰貞順之聲;紫禁凝徽,允被肅雝之教。衍總盟之善慶,訓本慈闈;膺景福於天庥,光貽彤管。聿加顯號,茂著芳規。謹以金冊尊為皇祖熙嬪。慶洽蘭宮,燦芝函而有耀;恩輝朱邸,娛萱景以方長。謹言。”
本朝宗藩第一
熙嬪的兒子胤禧出生之時,正值康熙諸位皇子為儲位爭奪激烈之際,胤礽雖然被複立為太子,但很快故態復萌,甚至是變本加厲,無奈康熙只好再次將其廢黜,圈禁於鹹安宮,胤礽的政治生涯結束。
胤禧年幼,自然沒有機會參與奪嫡,而且,以他母親的出身,是沒有資格與那幾個相抗衡的。不過,這也無形中,給胤禧加了一把保護傘,使他置身於奪嫡鬥爭之外,不用受到牽連。
據說,胤禧從小就淡泊名利,無心政治,專心研究筆墨丹青的文人雅事,尤其是他的山水畫,“筆致超逸,畫風清淡”,被稱為“本朝宗藩第一”。當然,胤禧在作詩方面也有一定建樹,乾隆列其詩“國朝詩別裁之首,以代錢謙益者。”
胤禧10歲那一年便隨康熙出巡,連續兩年,此後雍正帝繼位,待這個年幼的弟弟也還不錯,將其封為多羅貝勒,23歲那一年,胤禧開始與兄長果親王胤禮辦理鑲紅旗滿洲都統事務,並於兩年後被任命為正黃旗漢軍都統。
雍正十三年十月,乾隆下旨:“幼好讀書,識見明晰,辦理旗物亦屬妥協,朕意欲封為郡王。”。隨後,胤禧被封為多羅慎郡王,母親陳氏也跟著沾了光,被封為皇祖熙嬪。
乾隆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胤禧病逝,享年48歲,與其母親熙嬪壽數相同,被葬於淶水縣洛平村。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胤禧兩個兒子早逝,無人傳承香火,乾隆便將第六子永瑢過繼給皇叔胤禧為嗣孫,這樣來看,乾隆待這位與自己年齡相同的叔叔還是非常不錯的。
子辰說:
熙嬪陳氏是康熙晚年生有皇子的漢妃代表之一,雖然其出身漢家,卻有幸進入紫禁城,被康熙寵幸,並生下大清皇子,母子二人皆受到兩代皇帝的恩待,可謂是皆大歡喜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朝後妃傳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