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粟裕大將來到東北療養和休息,期間他視察了哈軍工,在和學生們的溝通交流中,粟裕問學員一個問題:“誰能告訴我,為什麼我們的軍隊叫解放軍,而不是國防軍?”
粟裕的問題提出來之後,學員們議論紛紛,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有的學員站起來說是保留革命傳統,有的說是習慣稱呼。但是粟裕聽後只是笑笑,不置可否。突然,一個叫劉勝利的學員站起來說:“因為臺灣還沒有解放!”粟裕聽了很高興,對他說:“你已經可以提前畢業了。”
受命主持攻臺作戰
1949年5月27日,經過三晝夜的激戰,三野大軍終於攻克了國民黨軍在上海的防線。除了湯恩伯率領五萬人從海上撤退外,其餘的15萬國民黨軍全部被殲滅。拿下上海之後,解放軍各路大軍繼續向南方各省挺進,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橫掃國民黨軍隊。
上海還在激戰的時候,粟裕就已經把三野的下一步作戰目標設定為解放東南沿海各島嶼和臺灣島,並致電毛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動提出要提前進入福建,隨後葉飛的三野第十兵團立刻進入入閩準備,比之前毛主席所規劃的時間足足早了一年。
當然,毛主席也沒有忘記解放臺灣這個重任,1949年6月14日,毛主席第一次提出攻臺作戰的要求,要求粟裕和第三野戰軍儘快擔負起責任來。毛主席還詢問粟裕是否能在短時間內奪取臺灣,有何方法分化臺灣內部的國民黨軍,能否和臺灣島內的勢力裡應外合,共同攻取臺灣,不久後,粟裕就被正式任命為攻臺委員會主任。
粟裕深知這場戰爭的戰略意義,解放臺灣的戰役將會比以往的任何一場戰役規模都要大,複雜程度更高。所以粟裕最開始並沒有接受這項任命,他建議由林彪,或者是劉伯承等名將來指揮這場戰役,不過毛主席沒有同意。
1950年6月上旬,粟裕到北京參加七屆三中全會,會議期間再次請求中央軍委或者是劉伯承,林彪來指揮,他本人作為華東地區的軍事負責人,將會全力協助該戰役的組織指揮。粟裕還認為,攻臺戰役不僅對中國將會有很大的影響,對太平洋地區的形勢還有東南亞地區,東亞地區的形勢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這個影響太大了。
對於粟裕在解放戰爭期間的表現,毛主席心裡很清楚,他很清楚粟裕的軍事才能,他認為粟裕是攻臺戰役指揮的最佳人選,所以他還是堅持粟裕擔任攻臺戰役總指揮,負責攻臺戰役的戰役指揮和籌備工作。
集中精力進行攻臺準備
對於攻臺戰役的準備工作,粟裕始終不敢怠慢,1949年7月,當時很多地方還沒有解放,粟裕只能把擔任上海衛戍任務的宋時輪第九兵團調了出來,開到郊區,進行渡海登島作戰的訓練,之後粟裕又把23軍抽調出來,23軍和第九兵團的三個軍作為攻臺的第一梯隊力量,以另外四個軍作為梯隊,共八個軍攻打臺灣。
1949年秋,當時國民黨軍在臺灣的兵力其實並不多,只有十幾萬的殘兵敗將。除此之外,地下黨在臺灣的負責人蔡孝乾還表示可以在戰時配合粟裕的行動,國民黨國防部次長吳石中將透過秘密渠道將國民黨在臺灣的兵力部署情況全部交給了粟裕。
不過臺灣的形勢很快發生了變化,1949年12月,蔣介石率領剩下的國民黨殘餘勢力退到了臺灣。他很快認識到了臺灣防禦的薄弱性,立刻花重金從日本招募了兩萬名僱傭軍,並從東南沿海地區抓壯丁,還在臺灣內部進行總動員,蔣介石還讓孫立人負責部隊的整訓和士兵的訓練工作,使得島內的國民黨軍不論是從質量還是從數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當時島內還發生了一件很惡劣的事件,蔣介石退到臺灣島後,十分重視情報工作,他讓自己的長子蔣經國親自負責情報系統。1950年1月,臺灣地下黨負責人蔡孝乾被捕,隨機叛變,致使數千地下黨被捕,連潛伏在國民黨高層的吳石中將也慘遭殺害。
針對島內發生的變化,粟裕認為八個軍已經不足以解放臺灣了,粟裕之後又下令三野除剿匪和擔任地方警戒的部隊外,其餘12個主力軍共50萬人全部參加攻臺訓練,第一梯隊在九兵團四個軍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個24軍,第10兵團和24軍,25軍作為第二梯隊的作戰力量。
海空軍的準備工作
攻臺戰役的核心其實並不在陸軍,解放軍陸軍天下無敵,國民黨軍的陸軍自然不是對手,但是海軍和空軍的力量則相對弱小很多。沒有足夠的空軍戰機進行掩護,沒有足夠的海軍艦艇運輸登陸部隊,那麼陸軍再強也沒有用。
粟裕深知技術的重要性,所以對此向廣大官兵強調,在渡海登島作戰中,用數量代替質量不能解決問題,要以科學的計算,實行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為此,粟裕還多次召集團以上幹部和參謀人員,學習陸海空聯合作戰,並邀請蘇軍軍事顧問講課,自己也經常抽空為官兵們講解渡海登島作戰需要注意的細節。
當時為了保障攻臺戰役的準備工作,中央也做出了巨大努力,當時中央決定拿出60億至70億斤糧食作為攻臺經費(佔全國糧食產量的十分之一),另以3億美元作軍事借款來購置裝備。
解放軍第一支的海軍部隊是華東海軍,這支部隊是粟裕一手建立起來的,其中的海防縱隊更是創建於抗戰時期的蘇中。渡江戰役期間,國民黨海防第二艦隊司令林遵率部起義,粟裕十分高興,馬上將這支部隊充實到華東海軍。粟裕為了加強海軍幹部的配備,調34軍政委趙啟明擔任海司副政委,10兵團參謀長陳慶先擔任海司參謀長,還從野戰軍的12個軍各選調一名師級幹部,兩名團級幹部到海軍工作,使華東海軍達到了8000人的規模。
粟裕對空軍的建設也十分熱衷,粟裕多次向毛主席建議,要加強華東地區空軍的規模,最後和空軍司令部協調,決定先在華東軍區建立五個空軍師,之後再建立四個空軍師。
到1950年4月,海軍總人數已有3.8萬人,各種艦艇有92艘,艦炮有309門,海岸炮有122門。空軍已有113架飛機,1278臺航空發動機,4萬餘噸各種航空物資,2267名航空技術人員。雖然海軍艦艇和空軍戰機的數量都很少,但是蘇聯方面已經答應對中國進行大規模的援助。
除此之外,當時粟裕還成立了一支空降兵部隊,下轄狙擊、坦克、迫擊炮、戰防炮等7個營,及高射機槍、工兵、運輸、通訊、偵察、警衛、汽車等7個連隊,1個教導隊,合計5000餘人。
遺憾終身
1950年4月25日,粟裕和海軍司令蕭勁光商議,決定先拿國民黨軍重兵防守的舟山群島練兵,作為攻臺戰役的預演。當時粟裕還調24軍,25軍,32軍入閩,接替葉飛第十兵團的剿匪,修築道路任務。他決定親自指揮葉飛第十兵團的三個軍,向金門發起進攻,以報當年的一箭之仇。
但是在海南島戰役發起之後,蔣介石立刻把舟山群島的12萬軍隊撤回了臺灣本島,以加強本島的防禦力量,使粟裕的計劃落空。海南島戰役中,我軍也沒有全殲海南島守軍,薛嶽見勢不妙,把海南島的七萬國民黨軍也撤退到了臺灣島上。
舟山群島和海南島的十幾萬部隊撤退到臺灣島後,使得臺灣島的部隊猛增,粟裕不得不再次謹慎起來。1950年6月23日,為保持兵力優勢,取得獲勝的絕對把握,粟裕向毛主席建議從其他野戰軍抽調四個軍作為第二梯隊或者作為預備隊。毛主席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調動四野的13兵團擔任全軍的戰略預備隊,並以一野的19兵團作為隨時能調動的機動力量。
就在粟裕進行攻臺戰役準備的關鍵時刻,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了。6月26日,駐日美軍派飛機轟炸朝鮮人民軍,干涉朝鮮內政。6月27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駐臺灣高雄,基隆港,巡弋在臺灣海峽,阻止解放軍解放臺灣。
為了保衛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東北的安全,我國不得不暫時擱置解放臺灣的戰役,這也成為了粟裕一生的遺憾。但是粟裕一生都沒有放棄解放臺灣的戰役準備,在粟裕的書房中,一直都掛著一幅臺灣的地圖,據粟裕的兒子粟戎生說,粟裕經常盯著臺灣地圖出神,望圖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