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朝鮮有一座邊界橋,當年35萬志願軍就是從這座橋上開赴朝鮮,和朝鮮人民軍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這座橋承擔了運輸軍用物資,支援前線的重任!當時美國對這座橋狂轟濫炸,也只是炸燬了這座橋的靠近朝鮮的一半。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不可一世的美軍只敢轟炸接近朝鮮的一半?中國志願軍又是如何守護這條大動脈的呢?
邊界橋
在1894年,甲午戰爭失敗,朝鮮成為了清政府的殖民地,我們都知道日本在1904年成功透過日俄戰爭奪取了俄國在東北的權益,日本想從鴨綠江上架設大橋,讓兩個殖民地互相關聯。於是在1909年5月,日本人在朝鮮新義州一帶開始了基礎施工,他們邊施工邊與清政府交涉,想方設法讓中方同意搭建橋樑。
1910年4月,朝鮮一邊的工程已經完成了一半了,這時候腐敗的清政府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誘下,也不得不同意了在中方這邊建橋。1910年5月份,在如今的丹東市進行施工,一直到1911年10月這座大橋完成並且開始通車。邊界橋是總計有兩座橋,首先開通的這個是第一座橋,名為下橋,而後在1937年4月,日本為了抓緊侵華,在這座橋的上游不足百米處又建成了第二座大橋,這座橋就是現在的“中朝友誼大橋”,也叫上橋,這座橋和第一座橋並稱為“姐妹橋”,在1943年3月份投入使用。
時間來到了1950年6月25日,朝鮮爆發了內戰,美國為了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決定出兵侵略朝鮮,戰火迅速燒到了鴨綠江邊,中國邊境的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我國不得已發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響亮口號,彭德懷將軍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鴨綠江,我們都知道,這座大橋是我國向朝鮮輸送物資和軍隊的重要支柱,這座大橋在運輸過程中有著交通大動脈的戰略地位,所以美軍一直想破壞掉這座橋。
美軍已經發現了這座大橋的重要地位,於是派各種轟炸機進行連番轟炸,當時在志願軍剛剛入朝時,我軍就把聯合國軍打得潰不成軍,讓聯合國軍潰逃到了清川江附近,這時候聯合國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坐不住了,他為了切斷志願軍的物資補給和後勤能力,他命令遠東空軍炸燬這座鴨綠江大橋,以期望讓志願軍不在具有任何參戰能力。可惜麥克阿瑟想多了,作為中國和朝鮮的兩座界橋,鴨綠江大橋還有一半是屬於中國的,想要完全炸斷這座橋,那也得考慮一下中國的立場,而當時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中早就有一道禁令,那就是禁止再轟炸中國邊境五英里以內的所有目標,沒有任何辦法,在商議了許久之後,美軍參謀長只能說,麥克阿瑟將軍,你們只能命令遠東空軍轟炸這座邊界橋的靠近朝鮮的一側,對於另一側則不能轟炸,此話一出,所有美國空軍譁然,這道禁令也在以後成為了所有美國空軍的笑料,誰家炸大橋只炸一半的?可是也沒有什麼辦法,畢竟當時為了不讓中國介入朝鮮戰場,也不能惹中國,只能出此下策。可是,為什麼美國一邊畏懼中國介入朝鮮戰場,一邊又公然在我國邊境挑釁,多次轟炸鴨綠江大橋呢?
朝鮮戰爭
原來,美軍早在1950年的八月份,就對鴨綠江大橋進行過一次掃射,他們就是為了讓我們畏懼美軍的實力,讓我們打消支援朝鮮的想法,美國可能以為,只要對我們進行一番恐嚇,我們就再也不會介入朝鮮戰爭了,可是戰火都已經燒到了家門口,我們豈有做事不管的道理?所以令美軍根本無法理解的是,志願軍不僅沒有被嚇到,反而在之後以超高的戰鬥力擊敗了他們,迫使他們在停戰協議書上簽字,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暫且不提。美國人發現,即使他們在朝鮮戰場上投入的兵力,物資,武器和醫療都遠遠超過了志願軍,但是志願軍的戰鬥力已經非常的強,他們大多都是從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中摸爬滾打出來的部隊,實力已經不容小看,所以美軍仍然打不過。那麼,美軍會想出什麼辦法呢?
在我國古代行軍打仗中,就有不少戰役,是透過切斷運輸補給線而達到作戰勝利的,比如長平之戰,秦軍將趙軍包圍在長平,達到了最小傷亡,否則如果與這股部隊硬碰硬,實力不相上下。在這之前,白起和魏冉就曾再一次外出中無意間燒掉了楚軍的糧草,導致楚軍攻打秦國的作戰直接胎死腹中,不戰自退。美軍也想到了這一點,於是乎美軍開始在我軍最薄弱的運輸物資方面開始下手,使得志願軍不能再有效的攻擊聯合國軍。之後我軍開始進入朝鮮戰場,美軍在得知這一訊息後,便開始了行動。
於是在1950年11月8日,美軍首次派出了百餘架B-29型轟炸機,開始對朝鮮一側的邊界橋開始狂轟濫炸,從十一月八日到十一月二十一日,美軍共出動了轟炸機600多次,除了轟炸這座邊界橋之外,美軍甚至想到了轟炸公路,於是乎美軍順帶轟炸朝鮮北部的交通要道,同樣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其目的就是為了快速斷絕我軍的運輸物資的要道,讓我軍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美軍這次會得逞嗎?
事實上,炸公路這件事沒有得逞,在上文提到的1950年11月8日,美軍開始向鴨綠江大橋投放炸彈,可是在他們剛剛投放炸彈的一瞬間,就被我軍的東北邊防高炮第17團察覺,我們立刻做出了反擊,僅僅第一次交火,高炮第17團就擊毀了敵軍的四架飛機,美軍可謂損失比較慘重,但是在這次轟炸中,鴨綠江大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而上橋橋面更是燃起了熊熊火焰,這樣下去這座大橋遲早都會被美軍炸爛,這時候,我國丹東鐵路局的100多名維修工人,冒著美軍的重重炮火,在橋面上維修和補充炸燬的橋面,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在重重炮火中穿梭,而美軍還在對這座鴨綠江大橋進行著轟炸,維修工人們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在美軍的飛機到來時迅速隱蔽起來,等到美軍的飛機剛一飛走立刻出來緊急修補橋面,美軍一看,我炸完你修補,之前的轟炸根本無濟於事,於是乎在11月14日這一天,美軍再次派出B-29轟炸機編隊和F-84戰鬥機編隊,再一次對鴨綠江大橋的上下橋進行狂轟濫炸,企圖一次性徹底癱瘓上下橋。
可惜這次美軍沒有想到的是,美軍飛機剛在鴨綠江上露面,沿江各個山頭的高炮17團和空軍就已經發現了他們,於是乎他們聯合朝鮮人民軍對美軍飛機發動了猛烈進攻, 高射炮和空軍的炮彈齊發,火力網已經十分密集,就算美軍是開飛機的好手,他們也無濟於事,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飛機被擊中某一部位,然後機毀人亡。在這次激烈的戰鬥中,防空部隊和空軍部隊主要是對美軍的飛機進行了猛烈的攻擊,而這次高炮第17團還有另外的任務,那就是對搶修鴨綠江大橋的鐵道兵和工程師進行掩護,確保兩座橋的運輸物資的列車能夠正常執行,還好,維修鐵路的工程師和鐵道兵們沒有讓17團失望,上橋的橋墩被炸燬,於是乎工程部的工人和鐵道兵們便使用沙袋頂替了橋墩,用枕木臨時搭建了橋垛,頂住受損位置而移動的橋樑,再由我們的工程師和鐵道兵們緊急對橋面進行大幅度修復,甚至在有的時候,為了能以最高最快的速度修好我們的橋樑,鐵道兵們直接用原木代替橋墩,他們直接在上面鋪上了鋼軌,當火車從這裡經過的時候,鐵道兵們就站在水裡在下面加固橋墩,為了保護這座大橋不會坍塌,我們的鐵道兵和工程師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中有一次,我軍總共組織了鐵路工人和部隊總共一千六百餘人,對大橋緊急搶修了四天四夜,才讓這座大橋通上車,在敵人不要命似的攻擊下,這座大橋幾乎是炸完就修,白天炸完晚上修,在十分艱難的情況下,完成運輸的任務。
這次空襲結束後,鴨綠江上橋一側的鐵路軌道直接被炸燬,甚至橋樑已經移位,但好在我們的軍隊和工程師們團結一致,最後修復了上橋的鐵軌,可是鴨綠江下橋已經被攔腰炸斷,靠近朝鮮方的一側的大橋橋面直接落入水中,只剩下了幾個橋墩還在,從此這座下橋成為了一座斷橋,至今都未修復。
開闢新通道
而後,直到了1950年底,美軍轟炸這座大橋的次數已經逐漸減少,但是他們還是不死心,仍然一直企圖炸燬這座大橋,可每次都被我國的鐵路局工人們緊急搶修回來,最後守住了這座象徵著我軍鋼鐵意志般的運輸橋,雖然美軍這些轟炸從未得逞,但是我們也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許多志願軍戰士、工人和工程師都在保護這座大橋的過程中不幸陣亡,其中最為英勇的,應該就是這位臨江貨車司機徐國臣。
當時美軍的飛機向我軍停在江邊裝滿大量作戰物資裝備的汽車掃射時,徐國臣在槍林彈雨中冒死衝進了駕駛室,在四個指頭都被槍打掉的情況下,忍著劇痛將列車開進了安全的山洞中,保護了機車,也保護了戰爭前線最需要的軍用物資和裝備,在1951年,徐國臣受到了毛主席的特殊接見,他被評為抗美援朝特等的功臣,這位捨身救列車的榜樣一出現,極大地鼓舞了志願軍將士們保家衛國的決心,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戰役由於鐵路的不堪使用,讓我軍的彈藥和補給中斷,導致了我軍對敵人的打擊力度下降,直接導致了美陸軍1師在長津湖地區逃脫;在第二次戰役中,我軍在行軍途中直接斷糧,後勤無法保障,當時已經是冬天,棉衣都來不及補給,直接造成了大量非戰鬥減員;在第三次戰役,因為鐵路線被美軍炸斷了一段時間,物資中斷的志願軍,也不得不更改最終的作戰計劃。可以說物資影響了戰鬥的方方面面,在朝鮮戰場,我們因為物資不夠,吃了太多的虧,而在1951年之後,我軍突然急轉彎,物資可以及時的供應到所有人手中,每個人都穿上了嶄新的棉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1951年1月,鴨綠江上面已經是白雪皚皚,江面已經凍住,而此時,宛若一條長龍一般的志願軍隊伍徒步通過了架在冰凌上面的簡易浮橋,進入了朝鮮,這座橋便是抗美援朝戰役中最為著名的馬市浮橋,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除了可以走鴨綠江大橋的上下橋之外,還可以透過人力建造出無數個浮橋,志願軍戰士們用數以百計的木船用繩子相連停在鴨綠江上,之後在木船上鋪上厚厚的木板,以便於志願軍戰士們在江面上行走。為了不讓敵軍發現,他們也是選擇晚上在敵人都不在的時候透過浮橋,浮橋也是傍晚臨時搭建,然後在早上立刻拆除,正是由於浮橋的搭建,使得我們運輸前線的物資更加方便,僅僅1951年5月的一個月,運往前線的物資就比1月份增加了245%,而在九月末,所有志願軍將士們都在冬天之前換上了新冬裝,前線的糧食和彈藥也得到了極大地補充,戰士終於不用在為吃穿發愁,更能更好的抗擊美軍,為抗美援朝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這場戰爭中,這座我們看得見的鴨綠江大橋和我們早已看不見的數以千計的浮橋都對這場偉大的戰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戰爭結束後,鴨綠江的上橋則被整修了一番繼續投入了使用,而鴨綠江下橋則在2006年被列為丹東市市級保護文物,2010年遲浩田上將為它題寫橋名“鴨綠江斷橋”,意在保留歷史的原貌,以此來懷念那些慷慨赴朝的那些志願軍將士們。
關於這座斷橋,各位觀眾還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