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孫明源
一九五九,天下大饉。
在三年困難時期到來時,中國核工業基地裡的工人也受困於食品短缺。就在這時,他們揚起了生產自救的大旗。
出身農村的人都知道,開墾荒地是一項需要付出艱辛勞動、面臨眾多風險的工作。在多沙而缺水的中國西部,挑戰更是巨大。
在生存危機面前,中國核工業人拿出了絕處逢生的勇氣,憑藉頑強的毅力,把工廠周邊變成了自己的“南泥灣”。
一張張老照片記錄下了那段歲月。
在二〇二廠工作的於憲德老人,在1958年畢業之後,從故鄉東北來到內蒙古,成了二〇二廠的第一代建設者。然而沒過多久,饑荒這隻古老的幽靈就向新生的工廠洶洶撲來。
於憲德回憶,為了充飢,大家只能吃豬毛菜、灰菜、糖菜渣,喝醬油湯,不少人得了浮腫病。廠裡為給科技人員增加些營養,防止浮腫病,特意給每個科技人員每天多發一碗豆漿。此外,身患浮腫病的同志每天還可領到8至10粒黃豆或黑豆充飢。
在繁重的科研生產任務面前,這點補給可謂杯水車薪,工作人員的健康乃至生命都在遭受威脅。
為了自救,二〇二廠決定開荒種地,發動全廠幹部職工在廠區周圍的荒野上墾荒種地,其中南門外的一塊地進行春翻種土豆。
1959年,工廠的土豆終於豐收。當年的10月1日,為了慶祝國慶10週年,二〇二廠進行了全廠“大會餐”,所有主副食全部由土豆組成,桌子上有十幾種土豆做成的菜餚。
於憲德說,這頓“土豆宴”讓二〇二人記了一輩子。
和戈壁裡的二〇二廠一樣,青海湖邊的二二一廠也找到了自救的法子。在這裡,“蛋白質加餐”填補了“澱粉救急”的單調——二二一職工組建了自己的捕魚隊,保證職工每週可以吃到一次魚肉。
1961年,大學生王青珩來到二二一廠工作。他回憶說,廠裡建設了農、牧、漁業三個專業隊,分別種蠶豆、油菜,下河捕魚,職工們自己也到河邊開一塊小荒地,種上土豆、青菜。青海省政府還撥來了40000多頭牲口,建了國營牧場。
那時候,捕魚隊會撈到黃魚,黃魚的內臟有毒,不能吃,有的孕婦就把內臟放在盆子裡,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曬出點魚油來沾著饅頭吃。
二十多年後,王青珩當上了二二一廠的廠長,開荒自救的事情對他來說依然歷歷在目。
夾在內蒙古和青海之間的甘肅省,有一座地勢奇險的城市,叫做嘉峪關。今天,四〇四廠的職工們住在這裡。但是在2006年前,他們一直住在一百多公里外的荒地裡,那裡是四〇四廠的原廠址。
1975年出生的毛姐(化名)在華北某市開著一家糕點店。四歲的時候,她曾被父母送到四〇四廠生活過一段時間,那裡是她外祖父母生活的地方。
和其他核工業人一樣,包括毛姐外祖父母在內的四〇四廠的老一輩人也在三年困難時期發起了開荒自救,並且留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每次看到關於四〇四廠的老照片,毛姐都有想哭的衝動。她總想到自己的親人是如何走過那段艱難的歲月的。
“我努力想要從每一張老照片中找到過去的影子。”毛姐說。
編輯:黃磊
稽核: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