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奇
圖為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紅色信物”——鑄有“邊區鹽場堡鹽廠”的秤砣。
“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樣東西關乎國計、維繫民生。早在1934年,陝甘寧邊區便建立了第一個紅色鹽廠——鹽場堡鹽廠,鹽成為了當地百姓重要的生活資料來源。此後,為完成中央下達的撈鹽生產任務,八路軍和百姓一同擴建鹽廠,共修築鹽田1094畝,不僅滿足了內部供給,還成為邊區財政的重要來源,突破了國民黨對邊區的經濟封鎖。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成了邊區軍民的集結號,軍民齊動員,老少進鹽田。“秤砣兜裡墜、抱著桿秤睡”,這是當年鹽廠司秤員嘴裡的順口溜,曾經幾十個司秤員此起彼伏喊秤的場面甚是壯觀。而食鹽交易中曾使用的秤砣,則見證了邊區軍民“有鹽同鹹,無鹽同淡”的艱苦歲月。為獲得更多的急需物資,食鹽必須外銷。由於當時全國計量單位制不統一,邊區群眾使用舊制秤,即1斤等於16兩,約600克,而西安等地商人使用市斤秤,即1市斤10兩,等於500克。交易過程中,有人藉助度量衡弄虛作假、剋扣舞弊,嚴重影響邊區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和食鹽外銷的經濟收益。
一杆秤,稱出了公道,也安定了民心。1942年4月,定邊縣鹽場堡村口的一張佈告前圍滿了百姓,這是關於統一邊區度量衡的佈告。為了食鹽買賣公平,規定1斤16兩,1斤重合500克,標準秤為邊區木杆秤。邊區黨組織和政府統一度量衡,就是要杜絕“大秤進小秤出”情況的發生。從此,百姓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1937年至1945年,邊區食鹽產額共計達200多萬馱。除自身內部消費外,外銷達180餘萬馱,約十萬噸,可摺合小米156.7萬多石。食鹽外銷換回了大量邊區所需的物資,有力支援了邊區財政和抗日戰爭。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毫一釐系民生。正如歌曲《江山》唱道:“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產黨生命的源泉。”正面鑄有“邊區鹽場堡鹽廠”七個大字、斑駁鏽跡的秤砣,折射的是中國共產黨心繫民生的初心使命。新中國成立後,定邊鹽場堡長期負擔著陝甘寧晉等地的食鹽和工業鹽供應,其稅利貢獻曾佔定邊地方財政收入的70%以上,成為地方建設的排頭兵,有力保障了人民的生產生活。經過70餘載不懈奮鬥,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產鹽大國,鬥米斤鹽、食鹽短缺早已成為歷史。接續奮鬥,探索創新。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