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一部分在解放戰爭中被俘的國軍中級、下級軍官被集中到黑龍江省革志監獄(黑龍江省第一監獄前身)進行思想教育、勞動改造。
革志監獄有一份獄辦油印小報《勞動報》,主要內容是在押人員在勞動、學習中的改造心得和思想體會。
小報的編輯全由表現較好的被俘國軍軍官擔任。這其中有一名在淮海戰役中被俘的國軍第12兵團軍需上尉老鹿。老鹿個性高冷,平日裡沉默寡言喜歡一人獨處,從不與人多來少去,性格極度孤僻。
1975年3月19日,國家第7次、也是最後一次特赦戰犯,對全部在押戰爭罪犯實行特赦釋放,並給予公民權。因此,國軍少將級以上被俘人員於這次特赦中全部獲得釋放。
一直於功德林中對思想改造持牴觸情緒的原國軍第12兵團司令官黃維中將,也於這一天得到特赦。
而被俘國軍校、尉級軍官因為軍銜低、職務小,而未被列入在押戰犯名單,所以大部分人員仍處於思想教育、勞動改造之中,未能獲得釋放。
從這天起,老鹿一反常態,終日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惶惶不安,異乎尋常地關心特赦的訊息,甚至多次向監獄管教幹部打聽情況,為此還受到過批評。
到了1975年10月29日,國家再次出臺新政策,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中央統戰部聯合釋出《關於寬大釋放在押的原國民黨縣團以上黨政軍特人員的實施方案》正式實施,各地開始緊鑼密鼓的再次核實在押國軍被俘人員的級別。
按國家三部門聯合釋出的通告,只要被俘前的職務是縣、團級以上人員就能在這次實施的方案中獲得釋放。因此,革志監獄中的一些前國軍中校、上校們欣喜若狂,個個歡呼雀躍!
而此時,身為第12兵團“上尉”軍需官的老鹿再也忍不住了,憋了近30年的心結,他終於向監獄一五一十的坦白了——
此老鹿根本不是彼老鹿,“上尉軍需官老鹿”這個身份是他被俘時用已經戰死的、真正的老鹿的名字冒名頂替的!
這一冒名頂替一頂就快30年!他真正的身份是國軍第12兵團兵團部軍需處處長李紹亭少將。
偷雞不成蝕把米,李紹亭被俘時由於頂替了死人的身份,軍銜一下子從少將變為上尉,由此失去了被俘國軍高階將領的身份和待遇。
李紹亭不僅錯失了從1959年12月4日到1975年3月19日總共7次特赦,差一點還沒趕上“釋放縣團級被俘人員”的未班車,因為他冒名頂替的只是一名上尉。
幸運的是,李紹亭向監獄坦白的材料幾經曲折、百轉千回最終獲得了證實。1978年10月,已在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工作的、原國軍第12兵團司令官黃維,親自為李紹亭寫下了證明書,證明了李紹亭的身份。
不久,李紹亭終於離開了革志監獄,真正獲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