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淮海戰役來到了尾聲,華野解放軍已經將杜聿明等人圍困在了陳官莊,在倉惶中,杜聿明帶著副官、衛士等十人,一路向北,逃往安徽。
當他們走到四縱十一師後方醫院駐地附近時,由於這一行人出手闊綽想要換掉軍裝,,被一個農民給發現了異常,農民報告給部隊,十一師衛生處派人將他們給俘虜了。
經過一番無用的折騰,杜聿明露出了破綻,被我軍俘虜了。
杜聿明是國民黨的老牌將領,是蔣介石的心腹愛將,抗戰時期,杜聿明曾參與指揮了崑崙關戰役,重創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解放戰爭時期,杜聿明深受蔣介石的信任,任命他歷任東北保安司令,徐州“剿總”副總司令等。
杜聿明被俘虜後非常高傲,他對許多前來探望他的我軍高階將領非常不領情,不願和他們說話,不久的一天,曾是毛主席的高階參謀,時任華野四縱政委的郭化若來了。
杜聿明對於郭化若,還是比較有耳聞的,他是黃埔一期畢業的,而郭化若則是四期畢業的,從輩分上來說,郭化若還是他的師弟,而讓杜聿明感到羞愧的是,郭化若傑出的軍事指揮能力,因為郭化若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孫子兵法之初步研究》。
郭化若是福建福州人,1925年,21歲的他考入了黃埔軍校,成為了第四期的學生,東征期間,郭化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革命事業。
1926年初,蔣介石發動“中山艦”事件,打擊共產黨員,郭化若氣憤至極,當時由於郭化若在軍校內的優異表現,蔣介石曾次邀請他去擔任自己的軍事參謀,郭化若都拒絕了。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郭化若被黨組織安排前往蘇聯學習,直到1929年,回到了國內,他被派到了紅四軍,朱德對郭化若的到來非常高興,將他任命為第2縱隊參謀,在漳平戰鬥時,郭化若得知城內兵力比探察到的多,因而改變作戰方式,用炮火的威力,打掉了敵人在城內的指揮所。
我軍取得大勝,由此一戰,郭化若也升任為第二縱隊參謀長,紅四軍七大時,毛主席落選前委書記,離開了紅四軍,在紅四軍的八大上,由於毛主席的離開,部隊內產生了許多問題,大家討論不休,郭化若就聯合彭德懷,給毛主席寫信,請他回來主持工作。
1929年11月,毛主席回到了紅四軍,擔任前委書記,朱德將郭化若介紹給毛主席,毛主席緊緊握著他的手說:“你就是給我寫信的郭化若?信寫的不錯哇,我們紅四軍又多了一位秀才。”
此後,毛主席對郭化若屢屢重任,郭化若由此歷任紅4軍軍部參謀處處長,紅一方面軍代參謀長等職,他成為了毛主席在軍事指揮上的得力助手,因而,也有人稱他為毛主席的高階參謀。
王明的“左傾”思想佔據了蘇區領導地位後,郭化若被冷淡,直到1935年紅軍到達陝北,毛主席當時已經掌握了紅軍的實際權力,在毛主席的關懷下,他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訓練處長,紅軍教導師參謀長等職。
抗戰時期,郭化若擔任軍委一局局長,軍委一局是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的作戰局,下設作戰、情報、機要、管理4個科。郭化若出任此一要職,由此可見毛主席對他的倚重。
1939年初,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開辦參謀訓練隊,毛主席要郭化若親自去教習“戰略學”課程,他說:“郭化若授得不亞於我。”
8月,在毛主席的囑咐下,郭化若深入研究中國古代《孫子兵法》併為此寫下了《孫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一文,這篇文章毛主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隨後,文章被全文刊登在《八路軍軍政雜誌》上。
這篇文章對國民黨將領的影響也很大,曾有人問周恩來:“寫《孫子》文章的郭化若何許人也?和郭沫若是不是兄弟?”
周恩來說:“他是共產黨毛澤東同志的軍事高參。他和郭沫若先生沒有親戚關係,但他在中國軍事理論界的地位應該和郭沫若先生在革命文學上的地位相當。”
從此,研究《孫子兵法》就成為了郭化若後半生的目標,1957年,《新編今譯孫子兵法》隆重出版,毛主席得知後非常高興,他說:“古有《孫子》,今有郭子。”
解放戰爭時期,郭化若離開了延安,前往華野部隊擔任職務,他歷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副司令員,第四縱隊政委,第九兵團政委等職。
在淮海戰役時,就是郭化若所在的部隊,抓住了杜聿明,杜聿明剛開始非常高傲,後來郭化若來看他,得知郭化若就是10年前寫下《孫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一文的人,高傲的杜聿明低下了頭,因為他對於這篇文章的觀點和內容,也是推崇的很。
郭化若先後參與了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上海解放後,郭化若擔任淞滬警備司令部政委,他為穩定建國初期的上海,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1955年授銜時,郭化若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三枚一級勳章,同年,他被任命為南京軍區第一副司令員,這個職務,他一直幹到1969年。
1982年,郭化若離休,即便是離休了,他依然是對軍事科研充滿著極大的興趣,繼續發揮著自己的餘熱,先後領導編寫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新四軍抗日戰爭戰史》等著作。
他為中國的軍史研究開創了先河。
1995年,郭化若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享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