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賢者,政之本也”,語出《墨子·尚賢》,意思是說,尊重推崇賢才,任用品行高尚、能力突出的人,是治理好國家的根本。
尚賢政治傳統歷史悠久。墨子認為,為政者要打破講究血統關係的宗法觀念,從各個階層中選拔具有真才實學之人,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他肯定賢良之士是“國家之珍,社稷之佑”,認為“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透過有效監察和合理評判,對官員賞罰分明。《尚書·堯典》記載,帝堯提拔虞舜,“明明揚於側陋”,起用地位低微之人。《禮記·禮運》記載孔子論“大同”之世,“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得賢者昌,失賢者亡”,人才往往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孔子提出“為政在人”,治理國家關鍵在於賢才:有賢才推行仁政,則政治清明,社會安定;沒有賢才推行仁政,則政治昏暗,社會混亂。西漢賈誼用登山和下淵來比喻得賢與失賢的不同政治結果:“君子得賢而舉之,得賢而與之,譬其若登山乎!得不肖而舉之,得不肖而與之,譬其若下淵乎! ”能夠尊賢用賢的事業,如同登臨高山,蒸蒸日上;不能尊賢用賢的事業,如同墮入深淵,每況愈下。秦孝公用商鞅變法使秦走上強國之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而成就蜀漢大業,唐太宗依靠“房謀杜斷”、倚重敢於面折廷諍的魏徵而開創“貞觀之治”……這些事例雄辯地說明了人才與國家興亡、事業成敗之間的關係。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對於為政者來說,招賢納士至關重要。首先要愛才。周公曾告誡兒子伯禽說:“我乃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地位不可謂不重。然而,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有失於天下之賢人。”其思賢若渴、尊賢重賢的心情可見一斑。曹操《短歌行》中“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一句,是他對周公的致敬,更是對人才的表白。其次要善於辨才。中國曆來強調德才兼備。墨子提出三個具體標準:“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即德行高、口才好、學識廣博的人才可稱為賢者。還要善於選才。諸葛亮提出“七觀法”: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臨之以利而觀其廉,等等。總之,要對人才進行全面的考察瞭解。更要善於用才。北宋司馬光認為,“凡用人之道,採之慾博,辨之慾精,使之慾適,任之慾專。”提出要用人之長處,不求全責備,讓人各得其所、發揮特長;特別是對看準了的人一定要大膽使用。
千秋基業,人才為先。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古人的尚賢重賢的思想,對於當前我國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對今天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
【來源:佛山市紀委監委_媒體縱覽】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