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蘆。蘆是蘆葦,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擇水而生。蘆葦植株高大,莖葉似竹,光滑直立,稈高1至3米,夏秋開花,圓錐花序,頂生,疏散,長10至40釐米,稍下垂,為白綠色或褐色,花期為每年的8月至12月。
以蘆為姓,在水一方。
一
蘆姓之人 奉齊桓公為始祖
秋日,看蘆葦,“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有位伊人,在水一方”這樣唯美無比的句子,總是會在心中流淌。
大片的蘆葦鬱郁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了霜,心中的摯愛和思念啊,在水的那一方。真佩服古人的智慧和眼光,蘆葦堅韌、柔美與低調,最適合表達持之以恆的理想和綿長深厚的情感。
蘆葦,就總是安靜而堅定地美著。有時,她好似空氣,不被感覺到存在,卻無時無刻地被需要。她不管出現在何種場合、擁有何種身份,都非常相宜。作為主角,她是在水一方的伊人;作為背景,她的蒼芒大氣、飄逸昂然,早已鋪滿人們的心田。她性味甘、寒,無毒,可食可用,可醫可藥。嫩根和嫩芽清甜爽口;根能治胃熱煩悶、噎噦不止;莖、葉能治霍亂嘔逆、肺癰煩熱、癰疽金瘡;花能治鼻衄(nǜ)血崩、上吐下瀉等。作為優質大型水澤植物,蘆葦以巨大的生命力和廣泛的適應性、抗逆性,保土固堤,淨化水質,為鳥類提供庇護,為淺水魚蝦提供棲息地,是輕型建築材料和農業用具,還是造紙、造棉、造絲、織蓆、編簾等的材料。
精緻的模樣,豐富的內涵,蘆葦彷彿人們心中的神。那詩中“伊人”,不論是指代美人,還是代表心中念想,都是以何等出挑的風姿,隱在漫漫無邊的蘆葦之中啊。讀蘆葦,可以讀出遼遠風致,也可以讀出望眼欲穿。
所以,以蘆為姓,當然也是既美且強,她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桓公。齊桓公為春秋五霸之首,姜姓,呂氏,名小白。他是齊僖公的兒子、齊襄公的弟弟。當年,齊襄公混亂無道。小白的輔佐者鮑叔牙預感齊國將發生大亂,就保護小白逃到莒國。公元前686年,齊國公候、齊襄公的堂兄弟公孫無知殺齊襄公,自立為君,次年被人所殺,國政混亂之時,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登上國君位,成為齊桓公。
齊桓公是鍾情於蘆葦的。他逃難的莒國蘆葦眾多,他常去蘆葦邊,對葦當歌。那對在水一方的執著追求及追求路上的艱難險阻,令他感慨良多,“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理想的翅膀,無論強風如何吹襲,都不會折斷。
齊桓公也善用蘆葦,白嫩清甜的蘆根和蘆芽是他喜歡吃的,生吃或清炒;滑爽俊秀的蘆葉和蘆花是他喜歡用的,葉編席簾,花序做掃帚,花絮填充枕頭等。總之,他吃蘆根、枕蘆花、睡蘆蓆,偶爾有個胃熱煩悶、肺氣不舒,他就把蘆根、蘆葉巧妙地煎煮一番,一下子就又神清氣爽了。
特別是在奪取君位那場異常激烈的鬥爭中,蘆葦以完美的意象,給予齊桓公很大的安慰和鼓舞。當時,鮑叔牙侍奉小白去莒國時,管仲侍奉齊襄公的另一個兄弟公子糾去了魯國。魯國聽聞齊國無君時,也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想讓公子糾成為齊國君主,並派管仲另帶軍隊遏阻莒國到齊國的路。管仲暗中射了小白一箭,小白倒地裝死,躲在帳篷車裡日夜兼程往齊國趕。夜半時分,驚魂未定的小白透過車窗縫往外看,就是這一眼,令小白好像被注射了一劑強心針。原來,車正經過一片寬闊的蘆葦叢,那一枝枝蘆葦正坦然逍遙,立在天地間,似明珠將暗夜點亮。小白的心終於迴歸平靜。
登上君位後,齊桓公聽從鮑叔牙的建議,把管仲從魯國接到齊國,與管仲談論霸王之術。在談論過程中,齊桓公被管仲的思想和才華折服,終於不計前嫌,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奮發圖強,不斷擴充國家實力,經過九合諸侯,樹立盟主威信,首開春秋時代大國爭霸的局面。
齊桓公於公元前685年到前643年在位,共42年。他的後裔,也許是明白他對蘆葦的喜愛,有以蘆蒲為姓的,後改單姓蘆。蘆姓尊齊桓公為得姓始祖。
二
蘆盧同源 兩姓祖上是一家
說蘆姓,自然讓人想起同音的盧姓。事實上,這兩個姓有著極為特殊的關係。盧姓的得姓始祖是高傒,而齊桓公是高傒堂侄,因此,蘆姓與盧姓同源同宗。
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呂尚八世孫齊文公呂赤,有個兒子被封在高邑(約為今山東禹城),世襲“高子”爵位,名字叫“高”,人稱“公子高”。呂高的孫子名叫呂傒,字仲,號祖望。呂傒也是齊國的貴族,還被周天子賜封為齊國上卿(正卿),相當於宰相,可以世襲。呂傒執掌軍政大權,屢建豐功,被齊桓公賜“以王父(即祖父)名為氏”,並封之於盧邑(約在今山東長清偏西南),呂傒因而叫做高傒,其子孫均以其封地盧邑為姓,是為盧氏。史籍《元和姓纂》也有相同記載。
盧姓人也和蘆姓人一樣,都將蘆葦視為守護神。而高傒和齊桓公的關係,也不僅僅是叔侄、從小相好那麼簡單。如果沒有高傒,齊桓公是難以繼位的,因為齊襄公諸兒(齊襄公,姜姓,呂氏,名諸兒)是齊僖公長子,公子糾是次子,小白是第三子,按長幼排,大哥死後,理應是二哥繼位,輪不到小白。當初,齊國混亂無主時,高傒第一時間秘密通知小白回國,小白裝死矇騙了魯軍,很快就和前來接應的高傒會合,先入齊都,被高傒等重臣迅速擁立為君主。而管仲以為小白被射死,派人飛報魯國,魯國護送公子糾的隊伍便放鬆了心情,放慢了速度,六天才到達齊國邊境,且一到邊境,就被高傒毫不客氣地給攔了回去。憤怒的魯莊公和公子糾不甘心失敗,組織大軍向齊國殺來,高傒繼續挺身而出,力主迎戰,並親自指揮作戰,在乾時(約為今山東臨沂沂水)將魯國大軍打得潰不成軍,還從側翼迂迴,截斷魯軍歸路,使近萬魯軍成為甕中之鱉,迫使魯莊公妥協,滿足了齊桓公提出的所有條件,包括處死公子糾、交出管仲等。
對於齊桓公,高傒就像蘆葦堅定地立在水邊一樣,給予著強有力的支援。他也是齊桓公富民強國、稱霸諸侯的宏圖大業中任用的一批最重要的人才之一。《史記·齊太公世家》載:“桓公即得管仲,與鮑叔牙、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漁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
齊桓公終生感激高傒。蘆姓盧姓,也非常敬重高傒。
三
融合通用 草頭虎頭古難分
蘆盧兩姓,不僅同源,還在2000多年的傳承中,有過通用、並用、甚至融為一體的歷史。就連很多蘆姓或盧姓,都說不清自己的姓氏到底應該寫成哪個字,是“草”字頭的“蘆”,還是“虎”字頭的“盧”?
蘆姓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中約第115位,在幾千個姓氏中算是“排名靠前”了。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1%,不算少了。然而,古代文獻中卻無蘆姓名人記載,現今能查到的也只有明代金吾後衛前所千戶蘆才興和清朝乾隆年間進士蘆蔭文。這與蘆姓起源時間較早、人口較多的特徵不符。而反觀盧姓,自得姓以來,名人眾多。其中,既有具備政治才能的,如助劉邦奪得天下的盧綰(楚漢戰爭中,官至太尉,助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被封為燕王)、惟一稱過帝的盧芳(地方割據首領,曾被匈奴單于立為帝,公元40年投降東漢,被封為代王)等;也有具備文學才能的,如“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宋代詩人盧祖皋、元代文學家盧摯等。雖說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約第42位、位於蘆姓之前,但從姓氏發展規律來看,兩個姓氏的歷代名人相差不至於如此懸殊。
唯一能說得通的解釋是,古代不少蘆姓改姓了盧姓,當代又有很多盧姓寫成了蘆姓。
歷史上,蘆姓除了是齊桓公的後裔,還有一支出自北魏時期的鮮卑族莫蘆氏。莫蘆氏南遷後,改為單姓“草”字頭“蘆”。此後,一部分融合到齊桓公後裔的“蘆”姓中;另有一部分則又將“草”字頭“蘆”改為“虎”字頭“盧”,融合到高傒後裔的“盧”姓中。
古代漢語裡,“盧”與“蘆”是同義詞,“盧”“蘆”“瀘”可通用。例如,四川省有個蘆山縣,最早約於公元前316年建縣,秦惠文王時期以盧山、瀘山、蘆山等交替為縣名。《辭海》(1979年版)對“蘆山縣”的解釋為:“隋置盧山縣,元改瀘山縣,明改蘆山縣”;對“蘆溝橋”的解釋是:“蘆溝橋,一稱盧溝橋。”清政府與比利時於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簽訂《蘆(溝橋)漢(口)鐵路借款合同》,即寫的蘆溝橋。乾隆皇帝有題詞為“盧溝曉月”的石碑,至今仍矗立在蘆溝橋頭,也說明“盧”與“蘆”在清代仍然通用。
1949年以前,中國使用繁體字,人們在書寫姓氏時,往往圖簡便省事,把繁體虎字頭的“盧”簡寫成“蘆”。後來,中國實行文字改革,推行簡化漢字,“盧”簡化成“盧”,但一些人仍習慣用草頭“蘆”,久之成自然,許多“盧”姓便衍變成了“蘆”姓。甚至,出現了同一族或同一家兩個盧(蘆)姓的情況。
蘆姓和盧姓的這種關係,也好像《詩經·蒹葭》中蒹和葭。這本來是兩種植物,蒹指沒長穗的荻,葭指初生的蘆葦。蘆葦和荻都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蘆葦是蘆葦屬,荻是荻屬,荻沒有蘆葦高大,但兩者長相十分相似,又生於水邊,習性、用途也相似,因此人們習慣於將她們並稱為“蘆葦”,《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中也說蒹是沒有長穗的蘆葦。西漢學者毛萇的《詩疏》把蘆、葦、葭作了這樣的解釋和區分:“葦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蘆,長成曰葦。葦者,偉大也。蘆者,色盧黑也。葭者,嘉美也。”
所以,當蒹與葭這高低有致的植物相伴在水雲間,飄搖舒展的時候,我們就遙望在水一方吧。蘆姓和盧姓,分得清還是分不清,又有什麼關係呢?
(責編:沈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