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坦尚尼亞小說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獲得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該位作家此前並未出現在各類媒體、平臺的預測名單中,國內可查閱到其作品的書籍更是稀少。然而冷門的獲獎者並未難倒知乎,在諾貝爾文學獎公佈當晚,大量網友湧入知乎,在「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坦尚尼亞小說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他是誰?他的風格和代表作是怎樣的?」這一問題下尋求解答。
知乎答主“男爵兔”透過圖文介紹了作家的創作生平,解析了作家的創作特點;知乎答主“明瓏”看過作家的長篇作品,由此分享了自己的閱讀感受;知乎答主“宗城”則分析了作家能夠獲獎的原因,並梳理了那些錯過諾獎的文學大家……
據知乎顯示,“男爵兔”是北京大學亞非語言文學碩士,他表示“懟到我專業命門的一次頒獎”。尤其重點講解了有關作者背後的國家、民族、地域的歷史。他寫道:“桑給巴爾島歷史上長期由阿拉伯人(確切說是阿曼人)佔領,是環印度洋貿易圈上重要的一站,也是斯瓦希里這種混合型海洋文明的主要發源地。1890年,桑給巴爾成為英國的保護國,並持續了70餘年之久。根據英國殖民者的語言政策,從20世紀20年代後期開始,斯瓦希里語成為整個英屬東非殖民地,包括坦噶尼喀、桑給巴爾、肯亞、烏干達在內的所有非洲人學校的基礎階段教學語言。英語從四年級開始教授,從中學階段開始,英語取代斯瓦希里語作為教學語言,斯瓦希里語只是一門必修課,在高等教育階段,斯瓦希里語則徹底消失。這就不難理解為啥古爾納用英文創作了,因為他學的真的是正宗英式英語。”
對於此次諾貝爾文學獎的結果,許多網友也為自己心儀的作者未能獲獎表示遺憾,或許知乎答主“宗城”的回答能夠解開一部分人的疑惑。他在回答中寫道:“文學沒有‘最優寫作者’一說,托爾斯泰和普魯斯特分不出高下,文學評判做的是透過嚴肅討論,甄別出更有創造力和潛在經典意義的作家。昆德拉誕生中譯本之前,他在國內讀者眼中也是小眾。所以對於一個文學獎來講,更為重要的是現實意義在於為真正具有創造力,卻還不被熟知的作家,開啟通往遙遠土地的大門。因此,諾獎頒給作品優質但小眾的作家,比頒給米蘭·昆德拉、阿特伍德、村上春樹更有意義。昆德拉等人,都是具有國際影響力、作品暢銷、並不缺乏譯本和讀者的作家,他們不需要靠諾獎來證明自己,也不需要透過諾獎被世人所知,與遙遠國度的陌生讀者相遇。換言之,昆德拉得不得諾獎,你都知道他,但更多作家,如果沒有諾獎,他們就很難被看見,他們的代表作也將遲遲不會被引入國內。”
不少知乎網友在評論中回應說“這是知乎文章應該有的樣子”“看完解說我打算去讀他的小說了”。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各類諾貝爾獎項的公佈,知乎近期舉辦的「2021諾貝爾獎巡禮」線上專題活動,正在同步邀請醫學、物理、化學、文學、經濟等各領域的知乎答主,進行諾獎預測、科普與解讀,此次諾貝爾文學獎的精彩解讀正是其中一環。此前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均有知乎答主提前預測成功,相關獎項公佈後,更有專家從通俗角度講解硬核科研成果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聯,提供具有獲得感的優質回答,全面滿足大眾對科技、人文的好奇心。
截至發稿前,知乎「2021諾貝爾獎巡禮」專題頁面已有將近兩千萬瀏覽。
編輯/韓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