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遙遠的閩南小鎮,有一座潦草而斑駁的四層石板老房。房前的小路上,曾有一個九十多歲的小腳阿太,蹣跚而倔強地走著;房子大門口,有時會坐著一位斜癱了半邊身子的父親,倚著柺杖抽菸;從房子走出去不遠,便是一個小店加油站,瘦小枯乾的母親正費力地搬動笨重的油桶;還有一個被喚作黑狗達的小鎮少年,在房前屋後穿梭……
如果你讀過《皮囊》,那你馬上會認出,這正是蔡崇達筆下呈現的那幅遙遠時空中的畫面;如果你沒讀過,請一定別錯過這本書,來看一看這幅畫面,聽一聽這老房子裡喧鬧的哭喊,隱忍的堅持,不屈的倔強,還有無言的愛。
“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這一顆心的羈旅”
皮囊是什麼?皮囊不過是一盞燈籠。
燈籠有火方明,而皮囊,需要由心從內部照亮。
書中那位九十多歲的阿太最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說出“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這樣富有哲理的話。然而心是輕盈的,皮囊卻太過沉重,所以人的一生總是不得不負重銜苦而行。
《皮囊》裡一共十四個故事,每一個都是苦的。每一種苦看似各不相同,背後卻是糾纏所有現代人的共通命題——親人的生老病死,夢想與現實的背道而馳,回不去的故鄉和到不了的遠方。
“理解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舉”
蔡崇達說,用文字的方法可以抵達一個人。
在讀這本《皮囊》的時候,我們看到他透過細細描摹,把每一個人帶到我們面前——
冰冷無情的阿太,看著女兒去世一聲沒哭,切斷了一根手指卻一臉事不關己,把年幼的兒子扔進海里學游泳,差點溺死也不以為然;
懦弱又暴躁的父親,在公職被開除後毫無擔當地把重擔丟給母親,身體癱瘓後又變得刻薄易怒,動輒對身邊的人揮杖打罵;
固執而虛榮的母親,將家裡所有的錢一次又一次投入到蓋房建屋,展示給街坊鄰里,讓原本就拮据的家庭長久地在困頓中掙扎……
這是我們看到的,也是少年曾經看到和經歷的。他心中有過不解、抱怨甚至惱怒。然而當他重新冷靜地梳理記憶中這些往事,耐著心把他們訴諸筆端,他理解了。
他理解了阿太的“狠”其實是“捨得”,理解了父親的倔強和不甘,也理解了母親為了讓父親創造的這個“家”屹立不倒的執念。他們所做的一切,沒有半分自私和險惡的用心,反而恰恰是出於愛。
每個人都會對家人有過不認同,不理解,而當你學會愛他,才能在迷宮中找到他的愛。理解,是這愛與愛相見的指南針。
“我們都是既失去家又無法到達遠方的人”
“世上的路被詩人寫的山高水深
世上的人被追問想過怎樣一生”
——張磊《尋》
張美麗,阿小,文展,厚朴,在《皮囊》的故事裡,他們都在瘋狂找尋自己的人生,然而他們邁開腳步出發了,向前卻摸不著風向,回首又看不清歸途。
作者講著這些人的種種,看著他們和生活較真,和世俗角力,有的堅持到最後,有的半路妥協,有的黯然隕滅。面對成長中的經歷和見聞,面對一切坎坷與波瀾,在疼痛中消化。之後終於開始剖開自己的“皮囊”,審視自己的內心,回答自己終究要回答的問題。
“我希望自己懂得處理、欣賞各種欲求,各種人性的醜陋與美妙,找到和它們相處最好的方式。”
相逢又道別,歸帆復離岸。
一副皮囊的一生便是如此,看見世界,看懂世界,最終學會和世界相處。
《皮囊》是一本散文,讀的時候能真切感受到這些文字是作者“從自己的骨頭裡摳出來的”。十四個真情實感的故事,個個誠摯而樸拙,就像一桌素菜,明明食材用的都是蘿蔔白菜豆腐,卻烹出了一桌令人回味無窮的餮宴。
所以很多人說讀《皮囊》會哭,雖然它述說的是一個遙遠的時間、遙遠的地點、陌生人家的往事,卻總讓我們在某些情境裡如此地感同身受,與我們心底某些細小卻難以言說的情緒不謀而合。以皮囊之名,省內心之痛。分明讀著書裡的故事,卻在無聲無息中剖白自己,不知不覺點亮了自己皮囊裡的某一處微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