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水電綜合體專案,也是綜合效益最顯著的水利樞紐。
三峽大壩的建設目的不僅是發電以推動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還是為了減少煤炭的使用,最重要的是保護數百萬中國人民免受致命洪水的侵襲。
三峽工程自從提出以來,就始終伴隨著巨大的爭議。部分專家和學者認為建設如此大規模的大壩很容易引發山體滑坡,改變周邊的地質結構,而且可能會破壞水迴圈。然而這些危害暫時只是可能,但是三峽大壩建成以來帶來的成果和利益卻是事實。
三峽大壩的功能與作用
- 電力貢獻
三峽大壩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三峽水電站共擁有34臺發電機組,其中32臺主發電機,每臺容量70萬千瓦;兩臺電站發電機,每臺容量5萬千瓦,總裝機容量高達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多達1000億度。
光靠短短十幾年的水利發電,就創造了三千多億的利潤。三峽水電站的投入使用大幅度減少了我國煤炭的使用量,為我國環境保護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 旅遊經濟
三峽大壩的建成也成為了我國一道壯麗的風景線,在2007年成為了我國第一批國家5A級景區。三峽大壩旅遊景區在2014年9月對中國遊客免費開放,遊客使用實名預約制參觀遊覽。
雖然門票免費,收益不如以往,但是卻迎來了大量遊客,極大地促進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
- 防洪調洪
三峽大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高185米,防洪庫容量為221.5億立方米。大壩憑藉著堅硬的混凝土結構,可以承受巨大的壓力。
當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來臨時,它可以削減洪峰流量達27000-33000立方米每秒,可以抵禦百年難得一遇的洪澇。每當發生洪澇災害時,三峽大壩都能夠有效地攔截住洪峰,而且還能夠在洪峰退去以後洩洪。
- 改善航運
在三峽大壩還沒有建設之前,長江上中游航道水勢落差較大。所以當時的貨船大多是下行運貨,滿載的貨船無法向上遊航行,若要前往上游就只能裝載少量貨物或者直接不裝,一年大概只有1300萬噸貨運量。
而在大壩建成後,長江水流速度減慢,水勢逐漸平緩,上行貨船漸漸與下行貨船持平。同時,航道變寬,可以供貨船雙向行駛,大大降低了長江上中游發生事故的機率。
萬噸級的貨船在枯水季節可以從上海直達重慶港。豐水季節時萬噸級的輪船也能夠在武漢、重慶兩地航行,現如今一年貨運量可達1.4億噸。
- 蓄水抗旱
三峽大壩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庫,總庫容量為393億立方米,是中國淡水資源儲備地。
自三峽大壩建成以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旱澇災害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豐水季節時能夠蓄水儲備水資源,下游大旱時,大壩加大排水量緩解乾旱。
三峽大壩除了以上這些功能以外,對長江周邊水質、陸生及水生生態的改善也起著積極重要的作用。總的來說,三峽大壩的建成造福了數百萬的中國百姓,所帶來的利益也遠遠大於弊端。
三峽大壩的質量如何?
三峽大壩建成十多年來,給中國創造了巨大收益。與此同時,許多人對它的工程質量與壽命問題產生了擔憂,他們認為三峽大壩主要是依靠壩體本身的重量去抵抗長江上游水的壓力,建設材料大部分用的是混凝土。
人們擔心長時間在水中浸泡會受到腐蝕和損傷。那麼三峽大壩的質量到底如何呢?
三峽大壩的建設者們為了大壩能夠達到最高質量,採用了最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加上高效能的外加劑得出了混凝土最合適的比例,使得混凝土的綜合質量達到最高水平。
同時採用先進的混凝土澆築方案,利用國外最先進的澆築裝置塔帶機澆築大壩,提高了大壩的質量。最重要的是採用了混凝土溫控防裂技術,透過控制混凝土的溫度來提高混凝土的質量。
然而,在大壩驗收時,人們卻發現在大壩表面出現了很多小小的裂縫。很多人都感到疑惑,擔心這些裂縫會影響大壩的壽命。
事實上,三峽大壩上的裂縫是在澆築混凝土的過程中產生的,澆築時內部的高溫與表面的溫度溫差過大,才導致了裂縫的產生。現如今的大壩都存在這種裂縫,專家指出這並不會影響大壩的安全和使用壽命。
什麼原因可能會導致大壩無法使用?
既然大壩表面的裂縫不會危及大壩的安全,那麼什麼原因可能會影響大壩的正常使用呢?實際上,設計缺陷、遭遇強烈地震或者遭遇轟炸都有可能導致大壩坍塌,從而無法使用。
其一,混凝土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大壩的質量。例如,寮國東南部一座大壩在2018年7月23日晚發生了坍塌事故。
調查發現,事故發生的原因是該大壩的副壩存在高滲透性,極易被腐蝕,當水庫水位上升時,對大壩的穩定性造成了傷害,從而導致大壩坍塌。
其二,大量泥沙淤積會導致大壩無法使用。我們都知道,河流流經水庫都會有泥沙沉積,假如泥沙經過很長的時間將水庫填滿了,那麼大壩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作用。
不過這種情況可能需要上百年時間才有可能出現,而在那之前,大壩或許早就因為別的原因被廢棄了。
其三,建築老化產生很大的威脅。混凝土的沙石淨度、配方比例等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使用壽命。混凝土的配方一直在更新,現代混凝土技術已經逐漸趨於成熟,強度和壽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早期的混凝土質量並不高,老化問題嚴重。混凝土一旦開裂,內部的鋼筋就會因為氧化而斷裂,大壩的強度就會迅速降低,很容易發生坍塌。
三峽大壩還能“撐”多久?
現代常見的混凝土使用期限是50-70年,三峽大壩因為長期浸泡在水中,汛期時還要承受長江洪峰的猛烈衝擊,所以建設者們使用了最先進的混凝土材料和配比。
雖然三峽大壩建築比普遍混凝土建築的強度高,但是專家指出像三峽大壩這樣的1級蓄水建築物的使用壽命是150年。從三峽大壩建成到現在才過去了15年,只是壽命的十分之一而已。
雖然三峽大壩壽命還很長,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依舊會出現老化現象,那當出現老化現象後又該怎麼辦呢?
我們拿都江堰水利工程為例,它大約建成於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間,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留存至今仍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之所以能夠歷經兩千多年依然儲存完好還能發揮作用,正是因為兩千年來人們定期的維護和修繕。
同樣,我們只要定期對三峽大壩進行修繕和加固,也一樣能夠延長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提高它的安全性和牢固性。甚至有人認為,只要定期對三峽大壩進行修繕和加固,它的使用壽命甚至有可能多達五百年。
拆除三峽大壩會產生什麼影響?
雖然我國對三峽大壩一直做足了保護措施,但是所有生命、物體都有壽命結束的一天。假如三峽大壩壽命結束的這一天到來了,會對我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首先就是電力問題。三峽大壩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水電站,平均每年為我國提供了1000億度電,十幾年來僅靠發電就為我國創造了三千多億的利潤。
如果沒有三峽大壩,那我們一直以來依靠三峽大壩供電的江蘇、上海、廣東等長江中下游十個省市又應該依靠什麼來大量供電呢?
難道要和十幾年前一樣,依靠煤炭來發電嗎?然而,燃燒煤炭不僅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而且我國的煤炭資源也難以負擔起長江中下游數十個省市的電量供應。
其次,拆除三峽大壩可能會導致我國長江航道航運事業倒退回十幾年前。我國長江航道航運事業的繁榮發展離不開三峽大壩。因為三峽大壩的建成使長江水流速度減緩,上中游河流落差變小,航道變寬。
這些條件大大促進了長江上中下游周邊城市的貿易往來。若是拆除三峽大壩,長江上中游河流的落差勢必增大,水流變得湍急,貨船就容易發生事故,我國的航運事業也會受到打擊。
再次,拆除三峽大壩會導致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大旱時無法及時調水調和。三峽大壩作為我國大型水庫之一,最大可以容納393億立方米的水資源。
當我國長江中下游周邊地區出現大旱情況時,三峽大壩只需加大排水量,就可以有效緩解大旱。如果拆除三峽大壩,地區發生大旱,我國現在或許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但是會對長江流域的農業灌溉造成很大影響。
最後,拆除三峽大壩可能會發生洪澇災害,造成山體滑坡。我國三峽大壩建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發生大型洪澇災害,調控洪水。
長江是我國水量最大的河流,每當汛期來臨,加上連降暴雨,就極易引發洪水。不僅如此,拆除三峽大壩之後,水位下降,浸泡了長時間的山體還有可能出現滑坡。
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大型洪澇災害就發生在1998年,這次的洪水是百年來最嚴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受災範圍大到幾乎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都受到了影響,江西、湖南、湖北這幾個省受災最為嚴重。
據資料記載,當時的受災面積多達3.18億畝,受災人口高達2.23億,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造成經濟損失1660億元。可見,一場洪水造成的傷害和損失是無比巨大的。
也正是這次特大洪水的發生更加堅定了國家修建三峽大壩的決心。如今,三峽大壩也不負眾望給我國帶來了極大的成效和收益。如若將三峽大壩拆除,那發生洪澇災害時,又有什麼能夠替長江中下游的百姓攔截住洪峰,抵擋住洪水猛烈的侵襲呢?
由此可見,拆除三峽大壩對我國經濟、民生、生態環境等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小結
三峽大壩建成以來為我國創造了巨大的利益,它甚至還關係著人們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事實上,三峽大壩遠沒有人們想的那麼脆弱,而且隨著我國用電量的增長,它也變得更加重要。
三峽大壩的使用期限至少還有百年,而在此期間,它也將一直造福人民,捍衛我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