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消羅綺寒雲合,地歇笙歌野草秋。畢竟君王歸未得,空餘煙外夕陽愁。”這首《銅雀臺》出自於果毅親王愛新覺羅·允禮之手,詩中能夠看到他細膩的情感抒發,對深宮女人那種淡淡的憂愁描寫得入木三分,不由得讓人把他與《甄嬛傳》中那個多情的果郡王允禮聯絡在一起。
《甄嬛傳》中有很多的劇情演繹與歷史吻合,所以觀眾們對允禮的印象就有了先入為主的感覺。但劇情是劇情、歷史是歷史,歷史上的果郡王可沒有死得那麼悽慘,反而是風光大葬。到了現代,河北發現果郡王允禮陵墓,考古學家出來後,便永久關閉了地宮,這是為什麼呢?
聰明持重無心爭位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由於執政期間做出過一系列的英明舉措而被人稱之為“千古一帝”。如果說他一生有辦得比較糊塗的事情,那就是沒有擺弄明白他的那些個兒子,“九子奪嫡”就是最好的見證,最後以胤禛勝出而告終,而與其爭位的兄弟都慘遭清算。
允禮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個子,母親本來是宮中一位普通的宮女,結果得到康熙的寵幸而生下了他,沒有強勢的孃家靠山,但允禮卻有一顆聰明的頭腦,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一點《甄嬛傳》中倒是有些寫實,也或許因為如此電視劇才增加了幾分可信度吧。
允禮的聰明得到康熙的喜愛,從小就帶他四處巡幸,但允禮卻沒有像其他那些兄弟恃寵而驕,反而更加的豁達適體,時刻擺正自己的位置,聰明持重又無心爭位,每天縱情于山水之間,因此他成為了“九子奪嫡”中難得保全下來並能夠善終的康熙子嗣之一。
雍正王朝深得重用
雍正在“九子奪嫡”中勝出後體現出了站隊正確的重要性,當年與他奪嫡的兄弟們不是被貶就是被圈禁,而允禮因沒有參與奪嫡,並且堅定地站在了雍正的立場上而得到了信任,雍正一登基便下旨“封十七阿哥允禮為多羅果郡王”,同時讓他兼任兩個旗的都統事務。
雍正是出了名的多疑皇帝,手下能夠值得他信任的人並不多,很多朝臣都如同他使用的棋子一樣步步為營,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地位安危,或者是皇權面臨挑戰時,他都會不遺餘力地剷除異己,當年“四爺黨”中效力的年羹堯、隆科多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別人擔心自己隨時會被雍正皇帝“炒魷魚”時,而允禮的仕途卻是蒸蒸日上,1728年允禮晉為和碩果親王,並且正黃旗蒙古都統、鑲紅旗滿洲都統、鑲藍旗漢軍都統和鑲藍旗蒙古都統四職由他一人兼任,雍正王朝期間,足見雍正對其的信任與重用程度。
顧命之臣遽爾病逝
1735年雍正皇帝駕崩,臨終前立下了遺囑:38歲的允禮與莊親王允祿、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人為顧命大臣,輔佐乾隆皇帝朝堂政事,而乾隆對允禮這個長輩也表現出了極高的敬重之情,“行輩甚尊,豈可常行拜禮於朕前乎”,免去了在便殿召見允禮叔叔時的叩拜之禮。
允禮這個年齡正應該是壯年時期,以他的才學與資歷大有可為之勢,結果卻天妒英才,在乾隆繼位第三年的時候,允禮因病離世,享年41歲。允禮的突然病逝給乾隆造成了很大的悲痛,一連串的祭祀與諡號的喪葬禮儀足見乾隆的重視,甚至允禮沒有子嗣,乾隆把自己的一個弟弟過繼給允禮做兒子。
史料記載:“允禮遽爾病逝,果親王爵位懸虛,乾隆命王公大臣會議,何人可承襲,翌日莊親王允祿等共推六阿哥弘曕,承繼事遂定”。至於允禮的陵墓,乾隆曾派大阿哥永璜前往穿孝,足見允禮這位皇叔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其葬禮也必然是風光大葬。
陵墓被盜永久關閉
清皇陵在清朝滅亡之前一直得到很好的保護,甚至派駐守陵軍隊以保證皇陵的完好無損。但是在清朝滅亡後清皇陵便成為了軍閥與盜墓者垂涎欲滴的發財“聖地”,就連慈禧老佛爺剛剛下葬沒幾天,她棺槨就被翻了個底朝天,那個時期靠盜墓發家的人也不在少數,很遺憾,允禮的陵墓也未能倖免。
以允禮當時的身份地位陪葬品必然非常豐厚,規格也是按照和碩親王的待遇下葬。因此,在盜墓橫行的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允禮的陵墓便被盜墓賊盯上,之後便被洗劫一空,等考古學家在69年後再次發現允禮於河北的陵墓時,看到的只是滿地零碎的屍骨。
而地宮之內早就遭到了盜墓者的破壞,棺槨的蓋子隨便扔在地上,裡面已經空無一物,唯一能證明當年陪葬之奢華的物品,就是棺槨上華美精緻的圖案。考古學家一想到那些被盜的文物就感到心痛,如果允禮陵墓不被盜,完全還可以找尋出一些有關他曾經的歷史資料,而不像如今這樣的稀少。
由於當年盜墓賊是用炸藥破壞地宮而進行偷盜的,因此地宮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防水性與密封性,逐漸滲入的地下水會隨時使地宮引起崩塌,考古學家經過商討後決定永久關閉了地宮,否則多年以後允禮的陵墓連最後的地宮都會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
小結
果郡王允禮多才、無子嗣,而後又被乾隆過繼一弟承襲其王位,《甄嬛傳》中很巧妙地利用了這幾點真實的歷史資料而使劇情顯得更加的逼真,只是歷史中真實的果親王雖情感細膩卻是個安守本分之人,得已善終完全是憑藉自己的為人處世能力而享此殊榮。
只可惜他的陵墓被盜而使歷史資料缺失,不過在那個時期,陵墓被盜已成了常態,就連康熙、乾隆皇帝的陵墓都無一倖免,細想那些珍貴的文物流失在民間,只能讓人喟然長嘆了。
參考資料:《銅雀臺》《清史稿》《清高宗實錄》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