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為“一條”原創,未經允許不得刪改、盜用至任何平臺,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85後青年藝術家張心一,
被有些媒體稱為:“中國的扁平大師”;
當然被“大師”完全是一個誤會,
她喜歡從美術史、大眾影像中獲取靈感,
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弗裡達·卡羅……
一個個經典的形象,
都被她轉變為超扁平風格的畫作。
張心一創作時會考慮作品的傳播路徑,
她曾經用Emoji表情,
創作了一組表情包版“山海經異獸”,
還將中老年表情包的形象提取出來,
成為網路爆款,引起爭議,
不少人評論:“醜哭了”、“這也是能算是一個藝術家嗎?”
對於這些質疑,張心一卻並不介意。
不工作時的張心一,
形容自己是一個極度社恐的人,
她喜歡看綜藝、看直播,也喜歡冷靜地觀察世界,
常坐在熱鬧的咖啡館角落,
觀察周邊人們的一舉一動。
張心一說:“許多藝術家的創作通常源於自身經歷,
我卻更喜歡總結大眾關注的是什麼;
藝術對我來說是挑戰和冒險,
堅持自己的風格,好的作品總會有觀眾。”
自述 張心一
編輯 陳稻稻 責編 鄧凱蕾
1987年出生的張心一,大學的時候就來到了北京生活。她本科先是在戲劇學院念舞臺美術專業,畢業之後,做了兩三年的廣告、設計,之後又去中央美術學院唸了研究生與博士,師從大藝術家徐冰。
作為85後,她從小就受到動畫、廣告、大眾流行文化的影響。初中剛有電腦的時候,大家還在熱衷於用它來QQ聊天或者打遊戲時,張心一已經開始思考,應該怎麼用電腦畫畫。
平時,張心一喜歡穿著高飽和度的衣服來展現自己的生命力,而她的畫作也跟本人如出一轍,都擁有非常鮮亮的飽和度。
但張心一卻說:“我的作品看似鮮豔,卻有一種誘惑,吸引人不斷去注意,會在眼前形成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扁平化後的美術史,提示出人們對經典知識的態度,我想讓大眾重新瞭解它。”
以下是張心一的自述:
把《蒙娜麗莎》變成Hello Kitty的樣子
我的父母並不是藝術工作者,但小的時候,我們家的每個房間都擺放了很多與美術史相關的裝飾品,比如說《蒙娜麗莎》的瓷盤,從掛曆中剪下來的畢加索、安格爾、羅塞蒂的畫作。雖然我並不知道這些藝術品背後的故事,但或許是這樣的環境對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小就拿起畫筆開始畫畫。
我真正開始根據美術史來創作,是源於我對“Icon”這個詞的好奇。“Icon”這個詞,最早在中世紀代表了教堂的宗教、聖像繪畫。現在,它又代表電腦、手機中使用的圖示,這個詞的雙關性代表它似乎是一個可以連線歷史與當下的詞彙。
大概在2014年左右,當時手機介面風格由擬物變為扁平,這似乎預示著一種網際網路審美風格的轉變。我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在網路中,圖片的質量越小,傳播速度越快,生命力就越強。
正巧我當時在一本書中瞭解到了Hello Kitty的歷史,她出生在英國卻風靡日本,最後成為全球女孩為之瘋狂的可愛形象。雖然只有兩隻眼睛和鼻子,沒有嘴巴,但卻給人很酷的感覺。這讓我馬上聯想到在美術史經典繪畫中最受歡迎的女性形象—蒙娜麗莎。
她神秘面部的表情與Hello Kitty如出一轍,並暗含著巨大的影象能量。於是,我的第一個作品就是解構蒙娜麗莎,並且起名了一個名字叫“Hello, Mona!”
“不斷被自媒體轉載後,我變成了扁平’大師’”
創作“美術史”這個系列的時候,我會先在搜尋引擎中進行搜尋,看看哪些世界名畫的點選量最多,或者傳播率最廣,相當於是把選擇權交給了大眾。
因為每個人對於美術史的認識可能都不太一樣,但透過這個方式,能夠綜合大部分人對美術史的熟悉與認知程度。
搜尋結果最多的,毫無懸念是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創作的《蒙娜麗莎》,它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與追求。
其次,則是法國寫實與印象派畫家愛德華·馬奈於1863年創作的《草地上的午餐》。其實這幅作品也是挪用了萊蒙特的《帕里斯的審判》的形象,但在馬奈的筆下,一位赤身的女子與兩個衣冠楚楚的男子,一起在草地上午餐。這在當時也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作品,如此戲劇性的場景,即使現在看到這幅畫,還能感受到它的挑戰與前衛性。
除此之外,還有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領導人民》、安格爾的《大宮女》、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馬奈的《奧林匹亞》,這些作品在影象的繁衍程序中,不斷被消費並生成新的影象。
在選定好適合的作品之後,我會在iPad上勾勒出大體輪廓,找出每個人物之間的關係、幾何結構、以及影象本身的形式美感。
之後進行重新上色。改變原作給人帶來的感受,生成一張有陌生感的全新影象。這種陌生感對我來說是寶貴的,有點像人們面對經典知識的一種態度,似曾相識,卻無法匹配原來的情景。
在嘗試了多種配色方案之後,我將確定的影象效果重新匯入電腦,做大量的幾何輔助線,透過不斷地幾何圓形切角,達到不能再簡化但又具有識別性的符號圖形,一個icon就生成了。
“挪用”是當代藝術創作的慣常手法,這種扁平化創作方式,指涉的是影象消費以及大眾對於古老的認知方式。我們總是很粗略、很線條性地對經典進行解讀。但它背後的故事,弱微的細節,總是一眼掠過。腦海中已經形成不了什麼清晰的影像了。
我所要表達的,正是這些細節被忽視、被抹殺的遺憾。比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最吸引我的不僅是珍珠上微弱的光,畫中女孩目之所及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場域,讓現場的觀眾可以瞬間安靜下來。
因為我創作了很多美術史中的形象,甚至在網上搜圖時,會看到自己的作品夾雜在其中。更有趣的是,由於我早期的一套作品命名為《扁平的大師》,我的名字也總與“大師”同時出現。不知何時,在不斷被自媒體加工、轉載之後,我居然就變成了那個 “扁平大師”,令人啼笑皆非。
30 MONTAIGNE 經典系列 白色亞麻和棉質平紋針織混紡“J‘ADIOR 8”圖案 T恤
恰當又自然的表情包,代表了年輕人的世界觀
我對影象是非常敏感的,當下什麼樣的影象最流行,每天使用的頻率最高?一個答案呼之欲出:表情包。最初研究表情包是因為碩士論文的選題,Emoji的符號性,文字性,它是否會成為一種全球通用的語言,它會不會成為新的“巴別塔”這些問題都吸引我深入研究。
比如社交軟體中的“鬥圖大戰”,大家會紛紛拿出自己的存貨、寶藏圖、王炸圖,在這過程中會感覺到驚喜、幽默,也是一種放鬆。
前兩年流行一種很有趣的表情包風格,我們把它戲稱為“中老年”表情包,其中最經典、最廣為傳播的是乾杯的那個形象,圖中的女士優雅的端起酒杯的儀式感與現實的插科打諢相互牴牾,產生了幽默和荒誕意味。這張圖可能拍攝於二十年前,後被人漸漸遺忘,但是卻在今天重獲新生。
《山海經》把零星的世界知識拼湊起來,形成一幅地圖,這是古老民族認識世界的方法。尤其是山海經異獸圖中的形象,或許是曾經真實存在的生物,但很多是符號拼貼而成,承載著對廣闊世界的想象。
這就好像現代人用emoji對話,不喜歡用確切的文字,而用影象作為語言表達,來創造更大的想象空間。我想這與山海經中得符號化模式有很多相似之處,或者說是年輕激進者為之狂歡的新的世界觀。於是,emoji又變成了一個過去與現在的連線點。
這組作品做完之後,我很難將它歸類,它更像是一種圖示,提示我們也許從更多的角度來看emoji這個事情。於是我先將它釋出到了網上。先是被設計、藝術類的公眾號轉載。
之後,民生類、地方性的報紙也開始轉載起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轉載,質疑也多了起來,有不少人看到這組作品之後評論道:”這也是作品嗎?想表達什麼?“、“這作品太醜,醜哭了!”、“現在當藝術家的門檻也太低了!”
其實,我在釋出這組作品之前,已經想到了這樣的可能性。因為“Emoji”與“山海經”兩個大Ip的詞在一起,就有足夠的吸引人讓想點選。但看到這些爭議,似乎達到了我想要的效果。我想知道什麼樣的影象是能夠被大眾接受的,背後有怎樣的規律。
30 MONTAIGNE 經典系列 黑色羊絨混紡搭配背面標誌 連帽針織衫
黑色小花薄洋紗 中長百褶裙
均為迪奧高階成衣
除了做emoji拼貼這樣的創作方式,我還想到利用表情包的“替身”功能做一個“微信劇場”。疫情之下,每個人都在等待疫情結束的那一天,然而希望遲遲不來,就像是在等待戈多。於是,我創作了一場發生在手機中的《等待戈多》。
在原劇中的兩個主人公,弗拉迪米爾和埃斯特拉貢,簡稱為GG與DD。他們的扮演者是兩個表情包形象,蘑菇頭與熊貓頭,同樣也是我使用搜索引擎得到的結果。我沒有故意設計表情包中的內容,而是選擇我能找到的“野生”表情包,以獲得得最大程度的共情。
蘑菇頭與熊貓頭一人一句的拋梗,囈語、吐槽,這種無效的對話與《等待戈多》的原文一般荒誕,最終結果歸於虛無。這個展覽的題目“等待戈多巴胺”特別符合當下的情緒,一邊胡言亂語地吁嘆這個世界的壞,又瘋狂製造多巴胺來美化這個世界的好。
這次展覽裡面,我還做了一些陶罐。起初是我想表達手機如同狂舞的蛇一樣誘惑我們進入一個“罐子”,後來又發現新石器時代的馬家窯彩陶上的紋樣和圖騰十分精美,在全世界還沒有聯通起來的時候,那些象徵著生殖崇拜的蛙形紋便已一種國際通用的符號了,就像是顏文字,一個簡單的:),即能讓不同文化背景、語言的人們理解。
我去甘肅找到復原彩陶技術的師傅,與他合作完成這一系列作品,傳統圖騰混雜了顏文字和網路縮寫,比如yyds,我都畫在了罐體上。
怪誕女孩的人間觀察
如果說有一種創作方式是藝術家通用的,我想那應該就是觀察。小時候特別喜歡看各種各樣的電視廣告、雜誌、海報。我習慣於先去接受大量的資訊,再處理,找共性。
不工作的時候,我喜歡去人多繁華的地方,去咖啡館。假裝自己在工作,其實在偷偷觀察別人在聊些什麼?大家在傳播、關注什麼?而且在那種地方感官會被放大,會被各種各樣的影象、聲音、資訊所刺激,思維會特別活躍。
我的性格其實有一點極端,當要去分享一個東西或者跟朋友在一起,我常常語速很快,滔滔不絕,甚至有時候思維跟不上語速,表現出一種非常開朗、活潑的人格。
但實際上我又極度社恐,可以做到呆在工作室幾天不出門。所以,我會把工作室佈置的舒服一點,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我喜歡的、有情感連線的東西。
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曾說過:“未來大家都有15分鐘的成名時間。”這句話來形容當下這個時代再貼切不過。自媒體發展起來以後,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發到網上。如果作品受歡迎,它會自發生長流通下去,網紅不斷更新迭代。
我不認為藝術是有很高的理解門檻,或者說是藝術家的自娛自樂。如果我的作品可以給更多的人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啟發,那就已經很快樂了。
部分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鳴謝:迪奧DIOR
本文章為“一條”原創,未經允許不得刪改、盜用至任何平臺,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