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王中軍在北京出生。他自小便展露出了對藝術的喜愛,應徵入伍後,依舊從事設計、攝影的工作。89年啟程赴美留學時,攻讀的也是傳媒專業。
1994年,學成歸國的王中軍,和27歲的弟弟王中磊,創立了華誼兄弟廣告公司。那時候的兄弟倆不會想到,華誼兄弟的風光會如此短暫。借網友的話說就是:“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樓塌了。”
眼看它起高樓
從1994年起,初出茅廬的華誼兄弟就投資了《沒完沒了》《鬼子來了》《我的1919》等多部電影,浩浩蕩蕩進軍影視圈。
七年後,華誼兄弟有限公司成立,旗下同時還擁有七個子公司。
在此期間,華誼也慢慢和馮小剛、成龍、徐克等導演建立了穩定的合作,創造了多個票房奇蹟。
並多次獲國內外電影大獎,先後推出了百餘部口碑佳作,如《手機》《風聲》《唐山大地震》等。
2010年,華誼趁熱打鐵,入股掌趣成為第二大股東。過了兩年,上市的掌趣帶來了高額回報,肯定了華誼的投資。
2013年,華誼合併銀漢科技,藉助華誼的資源優勢,助力新手游上市推廣,使其成為華誼的聚寶盆。
2016年,華誼兄弟又入股英雄互娛。至此,徹底打通遊戲行業鏈。
在打造遊戲鏈的同時,華誼又在積極開拓粉絲經濟市場。與企鵝合作推出的偶粉互動產品“星影聯盟”,是當時首個移動網際網路產品載體。
按理說,當時的華誼已經掌握了後來網路時代的財富密碼。只要後續能夠輸出有質量的網際網路產品,那麼必定能有它的一席之地。
然而命運弄人,雖然當時掌握了完整的遊戲鏈,但華誼後來的網路版圖發展卻反而沒落了,毫無水花。其實如果在網際網路初露鋒芒的時候,華誼及時改變路線,也許現在還能一戰。
眼看它宴賓客
千禧年前後,華誼可以說是風光無限,財源滾滾。王中軍更是三次以億元為單位的價格,拍下《鄒菊與罌粟花》《盤髮髻女子坐像》《局事帖》,可見當時的華誼兄弟財力有多麼驚人。
拍賣會現場
之後李冰冰將華誼推給王京花,當時內娛最強經紀公司的崛起也由此開始。華誼設立了藝人經濟部,由王京花擔任負責人,相繼簽下了李冰冰、范冰冰、黃曉明、楊紫瓊等人。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幾年后王京花帶著胡軍、夏雨、楊紫瓊等一批藝人離開華誼。又過了幾年,當初未走的藝人也相繼離開華誼,自立門戶。自此,華誼失去所有當紅藝人,再無新鮮流量注入。
藝人接二連三地離去,又無新人簽約,導致華誼很快就失去了部分市場。
據傳,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華誼內部的不妥安排,沒有將戲約給自家公司的藝人。日積月累的矛盾,造成了藝人接二連三地離去。這無疑也是後來壓倒華誼的稻草之一。
眼看它樓塌了
華誼如曇花一現,短暫的巔峰後,這座高樓開始崩塌。也許是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當下,資訊更新換代的加快,導致大家的觀念也在加速變更。
2021年,成立27年的華誼兄弟,像風燭殘年的老人一般,岌岌可危。曾經華麗的華誼大樓,如今空空蕩蕩,不復往昔的熱鬧。
在演藝圈這個資本縱橫的圈子裡,多個明星相繼被爆出醜聞,一夜之間聲名全無。一件件超出大眾認知的事件,如炸彈一般炸開。不管是明星還是背後的資本,都不能獨善其身,這或許也預示了華誼兄弟的衰落。
《手機2》拉開了華誼衰落的帷幕,演繹了一個企業由盛轉衰的過程。
和華誼簽了對賭協議的馮小剛,陸續推出《我不是潘金蓮》《芳華》《只有芸知道》,然而現實是,《我不是潘金蓮》的票房不足5億,被同年的《我不是藥神》吊打。《只有芸知道》票房不足2億,《手機2》也被抵制、主演因涉稅問題涼涼,恐上映無望。
票房折戟後,馮小剛感慨“英雄老矣”,但也許除了英雄老矣,還有被名利場染色的赤子初心。
還有和“我在他鄉”同期上線的《北轍南轅》,口碑也不盡如人意。從男性視角出發下的《北轍南轅》,被嘲男性所理解下的女性友誼過於偏狹、脫離現實、汙名化。
《北轍南轅》的失敗,意味著將華誼衝出泥潭的希望又少了一分。如今網劇市場以年輕人為主要受眾,不管是騰訊還是阿里,都有幾個當紅明星站臺,去抓年輕人的胃口,然而華誼卻在這塊白白錯過了。
“我在他鄉”為什麼能成功?是因為這部劇真正立足於女性立場。它雖然有瑕疵,但整體上是立得住的,能讓看劇追劇的年輕人感同身受,就是所謂的共鳴感。
我們是喬夕辰、是許言、是晶晶、是南嘉,代入她們,我們也渴望遇到簡總;我們也曾錯過愛但不適合的沈子暢;我們也頂著家庭的壓力,負債累累。我們感到共鳴了,我們為她們流淚了,這劇就成功了。
而《北轍南轅》顯然缺少了共鳴感、立意虛浮。劇中表現的是衣食無憂的主角,無法代表大眾。她們生活在雲端,其中一個大手一揮,就能買下首都市中心的店面,這是大部分普通人無法做到的。
時不我待,本就困難的華誼兄弟,又遭到了疫情的打擊,全球影視行業進入寒冬。
《八佰》好不容易歷經波折定檔,華誼不遺餘力地宣傳,把它看作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狠狠地砸下真金白銀。最後終是不負眾望,斬獲全球票房第一。但對於已鉅額虧損的華誼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而後續根據手遊IP“陰陽師”改編的電影《侍神令》,春節檔票房不足3億。不僅未得到手遊玩家的認可,也未獲得年輕人的追捧。
且有同IP改編的《晴雅集》珠玉在前,哪怕《侍神令》有陳坤周迅坐鎮,也難救票房頹勢。
兩部由陰陽師改編的電影,在表現方式上,《晴雅集》就已經征服了一大批女性觀眾。電影中隨便抓一個都是帥哥美女,還有貼合的服化道。
後半段鄧倫、汪鐸的近身肉搏,無疑都在刺激著女性群體的消費。小四縱然負面新聞纏身,但他的審美是無可置疑的。
《晴雅集》劇照
小四懂年輕觀眾,並能牢牢地抓住年輕人的痛點,而這恰恰是華誼所欠缺的。
並不是年輕人看不懂有深度的劇情,而是在當下這個時代環境裡,深度要換成年輕的方式去表達,忌諱空有內涵的內容。
比如我們更喜歡同齡人給自己科普、介紹,卻容易厭煩長輩的嘮叨,是同樣的道理。
電影也是,我們更容易去接受,在這個時代下的表現方式。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靈活有趣的,而不是刻板一成不變的。
就拿前段時間的《覺醒年代》來說,也沒有流量明星,卻還能火得一塌糊塗。這是為什麼呢?一是劇情給力,二是劇中的演員傳達出來的理念,和行動表現方式,更靈活可愛。即便是成年人,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也會像小朋友一樣憤憤不平,橫眉豎眼。
時間的車輪還在滾滾前行,華誼兄弟被捲入漩渦之中,不知能否成功脫身。
看華誼兄弟一路走來,卻是屢屢錯過。雖然握住了網際網路先機,卻沒有持續輸出內容穩定業務,以至於在後期網際網路噴井時期,份額被崛起的阿里、騰訊擠壓殆盡。
沒有網際網路盈利板塊,在當今網路當道的時代下,華誼走得更是艱難。加之失去了“頂樑柱”,讓經濟部也漸漸敗落。曾經合作過的明星自立門戶,幹得也風生水起。雖然不及曾經的華誼帝國,卻也不至於蒙塵。
一個商業帝國的傾倒,不是一息一瞬的事情,是由無數個小事情組成的,一點一點地腐蝕根基。
不管是藝人流失,還是網際網路紅利,華誼明明佔據先機,卻因為許多被忽略的細節,導致如今華誼大廈的倒塌。
資本就是個名利場,風光時殷勤獻媚,當你沒有了利用價值,就是人走茶涼,沒有人還會為你停留。人都是功利的,娛樂圈更如是,明星後面牽扯著資本,資本抱團成圈,幹著黑白勾當。
王中磊與王中軍
大廈將傾,必有先兆。身在局中,往往最看不清局勢。華誼若是無法熬過,就只能接受從大眾視線中退場的命運。
也許有一日,松美術館也會蒙塵,靜立在首都的一處,紀念著它曾經的主人留下的時代痕跡。
相關推薦:
竇唯:王菲倒追的男人,為何2006年點燃汽車,說自己的婚姻是陰謀
“搖滾巨匠”鄭鈞:讓前妻等待了18年沒回頭,為何轉頭娶了劉芸?
離開湖南衛視後,老公王嶽倫拍電影又不賺錢,李湘為何還那麼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