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有1個月了,每次出門,她總喜歡念自己看到的字,有時念出的字讓我都有些詫異。
因為這些字,我沒有教過,她都是透過自主閱讀獲得的。
01
她上幼兒園大班時,我開始思考怎麼教她認字。當時,不少和她同齡的孩子已經有了相當可觀的識字量,而她是一片空白。
直接對著識字卡去讀去寫?還是生活中看到什麼字,就隨手教她認?這樣看起來簡單快速,但女兒不屬於記憶力特別好的孩子,從以前的經歷看來,這種教法,她過不了幾天就把認的字全忘了。
就像我從不認為寫作是單一的文字訓練,而應該是從觀察到思考再到表達的綜合思維訓練。對於認字,我也不認為它只是單一的視覺記憶訓練,而是集觸覺、聽覺等多感官在內的綜合訓練,同樣,也是一種思維訓練。
所以,我先理了一個教她識字的順序路線圖:
照片→甲骨文→字型變化過程→字的意思→字的製作→字的觸控→字的故事→字的運用
比如要學習認“星”。
1.我先出示星星的照片,一起回憶在湖南老家看星星的情形。
2.出示甲骨文的影象。嘗試找到真實星星跟字形相似的地方。
3.字型變化
4.字的意思
夜晚天空中有光亮的小星體。
你在爸爸眼中,也是一顆小星星,能發光,帶來快樂和希望,所以你也是爸爸的小星星。
這麼看,星也可以用來指人,一些有特殊能力的人。
5.字的製作
先出示列印好的字。感受方塊字的魅力,認識筆畫順序。
再用熱熔膠槍打上膠
接著撒上沙,一件可以儲存下來的小小藝術品就做好了。
6.字的觸控
摸一摸自己做好的字。
觸控是孩子的天性,可以調動觸覺來強化視覺,更好地感知這個字。
7.字的故事
星星之火的成語故事。當然是全部改成孩子能聽懂的話語講出來。
(明朝時期,宰相張居正起用名將戚繼光練兵對付倭寇的侵略,起用潘季馴治理黃河水災。少數民族地區發生小規模叛亂,他認為是貪官與無賴所為,而起義軍的力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下令懲治貪官悍將,迅速平息了叛亂。)
8.字的運用
一邊觸控星,一邊用“星”來組詞、造句,說一段話。
02
這樣訓練了大概50多個基礎字之後,又在大班下學期教會了她拼音。
到了暑假,直接給了她兩套書,注音版的《法布林昆蟲記》和《一起讀童詩》。
她一直喜歡大自然的花鳥蟲魚,每次到了野外,總喜歡拉著我一起看各種小蟲子。《昆蟲記》剛買回來時,她還不會拼音,所以都是我讀給她聽。這成了她每天最期待的一件事。
學會了拼音,她就不用等著我每天讀幾頁了,自己想什麼時候看都可以,想看多少頁都可以。
至於《一起讀童詩》,可以訓練孩子的語言美,學會欣賞什麼是好的語言,才能寫出好的文字。
藉助拼音讀書的過程中,因為加入了對情節的理解,她對字的認識更深,識字量一下就增加了。
對於一些稍難的字,我會用拆分的方式來教她。
比如昆蟲記有一章講節腹泥蜂,“蜂”這個字,左邊是“蟲”,代表它是一種昆蟲;右邊其實是“逢”,代表讀音。“蜂”本來的字是“蠭”,後來簡化成“蜂”。
別小看這一點點講解,這是幫助孩子建立對漢字的認知邏輯。這樣的規律一點點掌握後,後續認字就不再是每個死記硬背下來,而是透過字形去判斷字意。
我為什麼偏好用閱讀來教孩子認字?
市面上有各種型別的生字卡,有些卡片背面也會帶上圖片、句子或者字型的變化。但它首先展示出來的,還是一個孤零零的簡體字,孩子記住這個字後,再來看和它有關的文字知識,用來增強這種記憶。
看起來,這樣認字也有對字的運用,但卡片上的句子長度有限,這種運用缺乏一種具體的場景,無法調動起孩子更深的理解能力。所以,這種認字模式,說到底,拼的還是孩子的機械記憶力。
但我覺得,這樣認字,並無助於孩子深層次語文能力的發展。因為孩子上小學後,識字量的高低對語文成績的影響其實微乎其微,重要的還是理解、思考和表達能力。所以,我更願意在認字的同時,讓孩子的這些能力得到綜合訓練。
閱讀,就是最好的認字方式,因為真正的認字就應該是學會漢字在具體場景下的綜合運用。
一是建立了句子和故事的概念。孩子知道了字不是孤獨的,而是像磁鐵一樣緊緊連在一起共同表達一個意思。這樣後續進入寫作的引導,就會輕鬆很多。
二是便於理解字意。具體場景中有對字的靈活運用,孩子透過對上下文的理解,能更好地理解這個字的意思,甚至還可以靈活地模仿著造句、說話。
三是學習過程更有趣。不是死板地記某個字,而是讀懂了一個故事。有哪個孩子會拒絕故事呢?
事實上,女兒目前的理解能力,確實達到了我的預期。她可能一段話中只認得一半的字,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對這段話關鍵意思的理解。這實在是比識字量更讓我覺得驚喜的事情。
簡單的一個認字訓練,讓我更加堅定地認為,閱讀是學習語文的基礎,也是最好的語文學習方式。
剛好有這樣一個契機,湖北省外文書店楚才塾讀書會邀請我作為領讀人,帶著孩子們一起讀書。
所以,很多家長一直期待的丁丁老師面授讀書活動,即將開始。
繪本啟蒙閱讀 (1年級~3年級)
國際大獎小說閱讀(3年級~4年級)
名家作品閱讀·沈從文(4年級~7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