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不見了,她有屬於她所想要的生活,但她的生活終究不是我們國人所喜歡的。
柴靜不見了是有原因的,拋開其他的方面我們不聊,我們一起來聊聊這一位昔日才女的書法吧。
既然能稱她是才女,不光是她有學識,而且她還受人喜歡。但這些年她消失了,才女的形容詞也越來越少,而回看她昔日的一些筆跡,還是感覺有一些東西可以聊一聊。
細看柴靜的書法,充滿才情才氣,但要論一個結果和比較,柴靜的書法和才女徐靜蕾得很相似,但也有一些極大的差別,這一些差別在哪呢?其實從她們各自的書法之中可以找出來。
首先看柴靜的作品,平時她也很少留下所謂的毛筆字作品,但她留下來的硬筆字就可以看出她當初已經劍走偏鋒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柴靜的字透露著一種內勁,而且這種內勁給人一種不服輸的倔強感。這是好事情,站在書法的角度來講稱其為個性,與眾不同。
但如果這一種內勁過頭了的話,那就不是好事情,也正是所謂的走火入魔了。
仔細看她的字,端莊大氣之中還有一些筆法之間的飄逸感,而且灑脫的個性都可以看出來。但讓人害怕的就是她的字裡有野心,而且膽子足夠的大,完全沒有“服輸”的那一種秀勁。
所謂的服輸就是給人一種享受感覺,能夠讓人看到了她的筆跡之後會心生美感。但柴靜的字卻不是這樣子,明顯給人的節奏感非常強,而且目的性也是極強的,似乎永遠有寫不完的內勁。
這一種內勁控制力卻又不足,所以看柴靜的筆跡,充滿著才氣卻又令人害怕。
同樣看徐靜蕾的書法作品,幾乎她們所走的路線一模一樣,而且筆法也是有內勁的存在。但徐靜蕾的字裡隱藏著一種委婉,多了一份理解與包容在其中。不與人爭,富有美感,個性大膽突顯的同時,也給人第一視覺的衝擊力。
正所謂見字如見人,柴靜和徐靜蕾的字真的沒有辦法比。不少網友一定會想起關於柴靜採訪院士丁仲禮當年的影片吧。而結合她的筆跡,就能清楚地明白柴靜的字為什麼是劍走偏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