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楓涇
2002年3月,吉林衛視策劃了一檔名為《回家》的文化紀實節目,跟隨丁聰、鬱風、余光中、馮驥才等一批德高望重的文化名人還鄉的腳步,記錄他們“回家”的歷程,鉤沉前輩的人生往事。那是86歲的漫畫家丁聰(1916-2009)生平第二次來到他的祖籍所在地——楓涇。
根據丁聰父親丁悚(1891-1969)留下的文字記載,丁氏在清初葉遷徙至楓涇虹橋,至乾隆嘉慶時期家聲日盛,曾為當地望族。太平天國時期盜賊蠭起,丁家祖居“虹東草堂”成了廢墟,到丁悚這一輩,僅存瓦房三間。1907年,丁悚離開故鄉,赴上海當學徒,後來成為民國著名畫家、文化活動家——1926年成立的中國第一個漫畫社團“漫畫會”,牌子就掛在丁悚家(今黃陂南路847弄9號)。丁聰則自幼受父親和父親的畫家朋友影響喜愛畫畫,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以“小丁”為筆名創作發表漫畫,很快聲名鵲起。
丁悚對丁家老宅的描述
16歲時,丁聰曾隨父親來楓涇尋找舊故,但一無所獲。由於歷史原因,後來的幾十年間他再也沒有去過那裡,“文革”期間父親丁悚去世,他也未能回鄉。整整70年後,丁聰才再度踏上楓涇的土地。那一次,他和夫人沈峻一路問詢、多方打聽,終於尋到楓涇公墓裡父母親的墓地祭拜。
2003年,也就是《回家》播出後第二年,時任楓涇古鎮旅遊區總經理的丁四雲給住在北京的丁聰寄去幾封信,表達要建“丁聰漫畫陳列館”的強烈願望。據丁聰之子丁小一回憶,母親沈峻當年接連收到幾封來自楓涇真摯誠懇的信件,聽聞家鄉開發旅遊,丁聰表示願意支援。丁聰漫畫陳列館後來成為楓涇鎮最早的三個旅遊景點之一。
2003年9月21日,丁聰回楓涇參加“丁聰漫畫陳列館”對外開放儀式。他在儀式上說:“我一到楓涇,弄堂裡面已經擠滿了人,啊呀,這個熱情呀,那個感情,那個表情,好像一個老沒見過的,一個楓涇人回家了。”此後丁聰一直對人說:“我是一個楓涇人。” 從那以後,丁聰連續幾年每年回楓涇,直至他去世共回鄉八次。他和夫人沈峻身後都落葬於此。
小丁書屋
漫畫陳列館建成後,丁四雲建議丁聰將北京家中的書搬一部分到楓涇。
丁聰自己講述“小丁書屋”的緣起時說:“我一生除了畫畫外,最大的嗜好就是買書,我是買的多,看的少,原因是工作一直很忙,沒有時間看書,看見喜歡的買回來翻一翻,放在書櫃裡就放心了。我準備老了退休了再慢慢享用,但誰曾想到今年已經88歲,仍抽不出多少時間看書,而書卻越來越多,弄得家裡連走路都困難,也常為此鬧出不少家庭矛盾。我已近90歲,唯一的財產就是書,將來怎麼辦也不知道。現在的四居室已堆得滿滿的,桌上、地上、走廊上,只要有空隙的地方全被佔滿了。陌生的朋友來,看見那個亂勁還以為我搬家呢!正在此時,楓涇老家的人看到這種情景,主動提出要為我蓋個小書屋,讓我搬一部分書到楓涇去,這就是為什麼有‘小丁書屋’的由來。”
小丁書屋
根據《丁聰年譜》的記載,丁聰、沈峻夫婦,黃苗子、鬱風夫婦,人民日報記者李輝等和丁四雲在館內聊天時,丁四雲對丁聰說:“你北京的家裡,滿屋子是書,我幫你建個書屋,不用的書搬到楓涇來吧。”——這就是丁聰口中“老家的人”。沈峻聽了馬上介面:“好呀,你馬上建,我們騰個空間好再添新書。”旁邊的黃苗子隨聲說:“就叫‘小丁書屋’吧。”鬱風也打趣說:“小丁,你能否在小丁書屋旁邊再建兩間,我們家的書也讓你收藏吧。”談笑間就議定了在漫畫館東北側空地上建造“小丁書屋”。
《丁聰年譜》,朱鴻楨編著,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年4月
《丁聰:畫卷就這樣展開》,李輝著,大象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2004年9月28日,“小丁書屋”對外開放,書屋中有丁聰的3000多本藏書。丁聰在“小丁書屋”的開放儀式上說:“我的家終於能寬敞點兒了。”
“小丁書屋”中,手冢治虫給丁聰的贈書
漫畫大賽
2004年,與“小丁書屋”的封頂儀式同步進行的還有一項賽事——“楓涇古鎮杯”旅遊拾趣全國漫畫徵文大獎賽,這一比賽後來更名為“丁聰杯”全國漫畫大獎賽。
當年的徵文啟事這樣寫道:“旅遊已成為時尚,成為人們度假休閒的重要內容。走走,看看,人在旅途,人走進風景,走進變化無窮的生活場景。人與事,景與物,百般情趣,盡在眼中。又到春節長假時。更多的人將走在回家探親或者外出旅遊的行程。為此,我們特舉行一次與旅遊有關的漫畫徵文,歡迎廣大漫畫家和漫畫業餘作者參加。或幽默,或諷刺,或紀實,或幻想,把旅遊帶給我們生活的諸般感受和印象生動地表現出來。上海市楓涇鎮是著名漫畫家丁聰先生的故里,新開設的丁聰漫畫陳列館把楓涇古鎮與漫畫更為緊密地聯絡起來了。”
這次比賽的評委包括漫畫家丁聰、華君武、王復羊、徐鵬飛,以及人民日報社總編輯張研農,人民日報社文藝部主任郭運德,副主任王必勝、蔣元明。一等獎獲得者是漫畫家黃永玉,獲獎作品為《黃永玉德國旅行手冊》,另有漫畫家方成、徐進、夏清泉等獲獎。4月25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全國漫畫界的風雲人物悉數到場。
獲獎作品《黃永玉德國旅行手冊》
獲獎作品《三顧茅廬新解》
2019年丁聰逝世十週年之際,“丁聰美術館(丁聰祖居)”正式開館,同年舉辦了第二屆“丁聰杯”全國漫畫大獎賽。丁聰美術館(丁聰祖居)包含丁聰生平館、丁悚生平館、文創空間、丁聰作品展廳、小丁畫室、丁聰及友人展廳、臨展區域等展館。這一年,“小丁書屋”也搬遷到了丁聰美術館(丁聰祖居)。
“丁聰美術館”五字由丁聰生前好友、著名畫家戴敦邦先生題寫
第三屆“丁聰杯”全國漫畫大獎賽則於2021年2月底拉開徵稿帷幕,至5月截稿時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上至90歲高齡耄耋老者下至4歲兒童的1700多幅作品,最終有36幅作品脫穎而出,獲得獎項。本屆比賽在成人組之外特設學生組,旨在激發更多年輕人對漫畫的熱情,傳承漫畫精神。丁聰之子丁小一表示,這一比賽今後將每兩年一次定期舉辦下去。
2021年6月28日,第三屆“丁聰杯”全國漫畫大獎賽頒獎儀式在丁聰美術館(丁聰祖居)舉行。圖為丁聰之子丁小一為特邀參展漫畫家頒發收藏證書。
九十大壽
2005年10月22日,丁聰第八次、也是生前最後一次回到楓涇,在“小丁書屋”舉行了九十大壽慶典。
根據楓涇當地習俗,九十大壽在虛歲時舉辦壽宴,丁聰應邀回到楓涇,黃苗子、鬱風、韓美林、邵燕祥、李輝夫婦等丁聰好友也齊聚一堂。因為丁聰和鬱風同齡,經沈峻提議,兩人一起在楓涇過九十大壽。慶典安排在“小丁書屋”內,高朋滿座,氣氛熱烈。
黃苗子在慶典上說:“今天我剛進門時,看到我老伴的照片和丁聰的照片放在一起,我有點吃醋。”他指慶典的會標上有丁聰和鬱風的照片。大家鬨堂大笑。沈峻隨即說:“我們剛才在外面,看到慶典上的照片,好多觀眾都以為他們是一對。”又引起一陣大笑。黃苗子風趣地接著說:“不過現在我弄明白了,也放心了。”這就是丁聰夫婦和黃苗子夫婦間的友情之深,逗趣之樂。(《丁聰年譜》,朱鴻楨編著,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年4月)
2005年丁聰、鬱風九十大壽
2005年,丁聰祖孫三代在楓涇
2009年5月26日,丁聰在北京因病逝世,夫人沈峻親自在楓涇為他設計了墓地。2016年7月8日,丁聰北京家中所有的遺物全部搬遷到楓涇,部分在丁聰美術館(丁聰祖居)展示。丁聰的9000多本藏書也在此前後全部搬到楓涇,和“小丁書屋”中原有的藏書匯合。這其中有他自己出版的書籍,有朋友送的簽名書,更多的是他買來的書,共計12000多冊書籍陳列於此。
丁悚書札
值得一提的是,丁聰美術館(丁聰祖居)中還儲存有丁聰之父丁悚的藏書與信札。丁悚是中國“現代漫畫”的“先驅”。他12歲從楓涇去上海老北門昌泰當鋪當學徒,業餘在傳教士辦的土山灣畫室、周湘圖畫學校學習美術。1912年鄔始光與劉海粟等創辦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中國現代美術由此發軔,丁悚擔任該校第一任教務長兼教員。丁悚於1916-1918年先後出版《上海時裝圖詠》、《古今百美圖詠》(與邱壽年合作)、《丁悚百美圖》、《丁悚百美圖外集》,共約350幅,描畫“新女性”與現代生活、都市時尚,1926年12月與張光宇、黃文農、葉淺予、魯少飛等發起成立“漫畫會”,斐聲藝壇,交遊廣闊。
丁悚生平館中的書櫃
丁悚生平館中的書籍
在這廣闊的交遊中,丁悚與周璇有一段“伯樂”佳話。據陳定山的《春申續聞》的描述,丁悚力薦當時還不出名的“鄉下女孩”周璇去試音觀音戲,然後一舉成名。可見丁悚善於助人也善於識人。所謂“觀音戲”,應該是當時時興戲曲的一種表現樣式,多為反串名伶的角色,故需要女聲配音。後來,在1935年9月,丁悚還在《歌星畫報》上發表了一篇論唱歌的人要“咬音正確”的文章,特別提到周璇和姚莉,說她們雖然不是北方人,但發音“合乎標準”方面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丁悚和周璇之間還有很多往來,包括丁悚時常介紹電臺播音合作專案給周璇;以及周璇和丈夫嚴華的訂婚儀式也是在丁悚的太夫人壽辰當天舉辦的。
周璇寫給丁悚的信,陳列於丁悚生平館
周璇寫給丁悚的信,陳列於丁悚生平館
1940年代丁聰與周璇在香港
1954年,丁悚被聘為華東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美協上海分會會員;1956年被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1967年,丁悚家中曾遭浩劫,繪畫作品及收藏名貴字畫蕩然無存,這些逃過一劫保留至今的藏書和信札因此更顯珍貴。
(感謝丁小一先生、沈婧菀女士、李輝先生為本文提供歷史資料。)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