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軍發生了許多大事,除了舉行盛況空前的授銜儀式外,還進行了戰略區域調整,由建國初期的六大軍區改為十二大軍區。第二年為了鞏固東南海防,中央又增設福州軍區,至此形成了十三大軍區體制。
這十三大軍區的名稱很好記,基本都是以所在地區的大城市命名,比如南京軍區、濟南軍區等,至於首任軍區首長,則大部分是開國上將。此後歲月流逝,十三大軍區體制也經歷了幾次變化,1967年開始,內蒙古軍區和西藏軍區相繼降為省級軍區;1985年大裁軍,又有四大軍區被撤銷。
也就是說,到了1985年,原先的十三大軍區已經縮減成七大軍區了。那麼被撤銷的四大軍區,分別是哪四個呢?最後一任司令員又哪裡去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烏魯木齊軍區
烏魯木齊軍區也叫新疆軍區,原先隸屬於西北軍區,1955年晉升為大軍區級。可惜的是,三十三年過後,烏魯木齊軍區卻被合併至蘭州軍區,時任司令員是肖全夫。
在眾多開國將帥當中,肖全夫或許不是很有名氣,但卻絕對是很年輕的一位,他12歲參加兒童團,歷經鄂豫皖蘇區鬥爭、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39歲被授予少將軍銜,是我軍名噪一時的青年才俊。建國後,肖全夫擔任46軍軍長,率部入朝參戰。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與美帝侵略者交過手,他還跟蘇聯打過仗。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中蘇交惡,雙方在珍寶島爆發戰鬥,時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肖全夫指揮了這場震驚中外的大戰。到了1980年,組織上任命肖全夫為濟南軍區司令員,可還沒上任,西北邊疆卻不太平了。
上級考慮再三,決定派一位軍事素質過硬的將領前去鎮守,身經百戰的肖全夫被選中,改任烏魯木齊軍區司令員。在這個崗位上,肖全夫一干就是5年。烏魯木齊軍區被撤銷後,肖老將軍已經年近七旬了,他沒有再擔任職務,而是在北京開始離休生活。
武漢軍區
武漢軍區原來隸屬於中南軍區,首任司令員是開國上將陳再道,1985年軍區撤銷的時候,時任司令員同樣很有名氣,他就是周世忠。
周世忠出生於1918年,當年參加紅軍才十歲出頭,是有名的“紅小鬼”。革命年代,周世忠隨紅二十五軍北上長征,擔任交通隊通訊班班長,他作戰英勇,曾經親手擊斃敵軍團長,為吳煥先同志報仇。此後,周世忠又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後成為了軍參謀長。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他被授予少將軍銜,雖說級別不是很高,但他還很年輕,前途一片光明。
1959年以後,周世忠來到福州軍區工作,相繼出任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到了1982年,他正式成為了武漢軍區司令員。但僅過了三年,武漢軍區便被撤銷,周世忠響應幹部年輕化號召,把舞臺讓給年輕人,自己開始離休生活。晚年的周世忠還進入中顧委,繼續發揮著餘熱。
福州軍區
相比其他軍區,福州軍區成立時間要晚一年,它瀕臨臺海,戰略地位重要,只不過1985年還是被撤銷了,時任司令員是江擁輝。
江擁輝出生於1917年,他是中央紅軍走出來的驍將,曾在三十八軍大放異彩。眾所周知,在朝鮮戰場上,三十八軍所向披靡,打出了“萬歲軍”的稱號,軍長是家喻戶曉的梁興初,而副軍長、代軍長正是江擁輝。從朝鮮回國後,江擁輝成為了三十八軍軍長,後來長期在瀋陽軍區任職,當過副參謀長、副司令員等職務。
1983年,江擁輝改任福州軍區司令員,後來軍區被撤銷時,不少幹部和戰士想不通,有情緒,局面一度十分緊張。江擁輝跟大家耐心講解,積極勸導,最後軍區撤銷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站完最後一班崗,江擁輝也不再擔任職務,開始了離休生活。
昆明軍區
1985年裁軍時,昆明軍區比較特殊,當時還擔負對越作戰的任務,本來計劃保留,撤銷成都軍區。但組織上考慮再三,還是互換了一下,昆明軍區併入成都軍區,時任司令員名叫張銍秀。
張銍秀也是中央紅軍走出來的將領,革命年代還親歷過皖南事變,當時他指揮一個團的兵力四處衝殺,九死一生,最終突圍成功,是少數幾位倖存的高階將領。建國後,張銍秀還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楊得志回京養病期間,他實際指揮了西線作戰。因為作戰有功,1980年張銍秀被任命為昆明軍區司令員,此後又參加了兩山輪戰。
1985年昆明軍區撤銷後,張銍秀不願再擔任其他職務,他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安度晚年。2009年,張銍秀在北京病逝,終年95歲,也算是高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