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的簡稱,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三野人才輩出,野將如雲,著名的許世友,陳毅等都是其中優秀人才。
當然今天為我們提到是另一位老牌軍長——宋時輪。宋時輪早先便加入了紅軍,後來在解放戰爭中表現出色,戰功卓著,率領軍隊創造一個又一個神話,殲敵無數。然而這樣一位名將卻在一次重要會議上公然頂撞上司,激怒中央,甚至被做撤職處理。
那麼粟裕為何沒有執行命令呢?他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會議上公然頂撞粟裕
1947年,解放戰爭進入了戰略進攻階段,解放戰爭中,1947年是一個分水嶺,國民黨軍在經歷全面進攻失敗後,轉而對解放區採取重點進攻,進攻方向為陝北和山東。
華東野戰軍1947年才正式成立。1947年以前這支隊伍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華中野戰軍,由粟裕領導,另一部分是陳毅負責的山東野戰軍。這兩支部隊合併前是獨立的隊伍,分別負責華中,山東地區。自解放戰爭以來,山東蘇北、蘇中等地是可以直接威脅國名黨統治中心的區域,敵人力量雄厚,面臨著數倍於其他地方的軍事壓力。
因此,兩軍合併是必然趨勢。合併之後,兩軍的的融合是不是迫在眉睫急需解決的問題。
陳毅是華東野戰軍的司令員,而粟裕是副司令員,卻負責著濟南戰役的軍事總指揮。毛主席親自下達指令“由在陳毅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制定,戰役指揮交由粟裕負責。”
這樣的將帥組合與搭配在整個中國作戰史上都是罕見的,但正是這樣一支看似奇怪的隊伍是後來卻履立奇功,令敵人聞風喪膽。當然,那自然是後話了。
粟裕雖然資歷不高,但是紮根於中國大地,作戰經驗豐富,擁有出色軍事指揮能力,而陳毅是有名的“儒將”,所以二人相處融洽。但是並非人人都服氣粟裕的指揮地位,山東野戰軍的一眾老將心還是有怨言的,宋時輪便是其一。宋時輪出身在山東野戰軍中,他在原先的隊伍中地位很高,備受尊重。
因此,在兩支野戰軍隊伍合併後,因此,宋時輪等山東野戰軍老將在對於粟裕等華中野戰軍並不信服,甚至產生矛盾。但是粟裕卻是十分愛惜人才,他相當欣賞宋時輪的軍事作戰能力。在一次公開會議上,粟裕部署了野戰軍的工作,分配各個部隊作戰任務。
但是卻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當粟裕分配給宋時輪的部隊任務時,宋時輪卻沉默不語,良久竟然說“分配給我的彈藥不足,如果彈藥不足,十縱肯定堅持不下去,我不幹了,我要回家休假!”場面一度尷尬,大家紛紛去勸阻他。
沒想到,宋時輪做出了更驚人的舉動,他將手中的茶缸用力一摔,便憤然離去,後來還寫了一份辭職申請。臨陣當逃兵是部隊的大忌,更何況是老將帶頭。指揮部立即將宋時輪的撂挑子表現上報給中央,毛主席聽後勃然大怒,下令立即撤職宋時輪的職務,嚴重處分,聽候發落。
有苦難言說不出
宋時輪“臨陣脫逃”是故意為之還是另有隱情呢?
這件事情的起因還要從1947年的梁山阻擊戰說起,1947年,華東野戰軍為了配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決定挺進中原,其中三、八、十縱隊組成一個兵團,由華野參謀長陳士渠指揮,向魯南發動攻勢。
八月一日,宋時輪接到命令,由他率領的十縱軍隊去將敵軍的的第五軍和整編84軍吸引到梁山以北地區並死死拖住,以保證劉鄧大軍南下時的側翼安全。陳士渠:“整個防禦區期間,你的屁股只能向北,不能向南。”這個任務聽起來十分簡單,但是實際上執行難度十分大,因為敵我力量是十分懸殊的。
宋時輪的十縱隊要吸引的是邱清泉部整編的第五師和吳化文的整編第八十四師,第五師是蔣介石的五大王牌軍隊之一,而整編84軍在蔣軍中也是屬於中上水平的。而且,第五師說是一個師,但這個師中卻足足有三萬人。更何況軍中用的還全是美國武器,裝備精良,彈藥充足。
十縱此時也消耗不少,彈藥不足,人員減少。在無險可守的平原水窪地帶打了硬碰硬的阻擊戰後,十縱只能迎頭抵抗,但是十縱也不是一支軟弱的隊伍,也是能打硬仗的。十縱在梁山地區採取運動防禦手段,與蔣軍周旋了整整八個晝夜,死死地拖住了敵軍。阻擊作戰是打得不錯,但是接下來卻遭到了意外。
八月十日,邱清泉想要南下,而這個時候北上的只有整編84軍,這個起碼要比第五師好打的多,更何況八個晝夜後彈藥不足,如果能夠反撲的化對於十縱來說將是個極大的機遇。於是常年打阻擊的十縱便想著可以吃回肉了,但是當時情況緊急,宋時輪來不及向中央彙報,違背了最初的防守命令。宋時輪下令向八十四師發起進攻,如果成功的話,十縱便可以喘氣休整一下了。
但是邱清泉也不是吃素的,很快他便發現了宋時輪的動機。於是他便下令八十四師和第五師夥同一起包抄過來,將十縱包圍住,企圖將十縱一網打盡。此刻的十縱實在是彈盡糧絕,無法對抗集中火力反撲過來的邱清泉的軍隊。在艱難抵抗中,十縱損失慘重。
為了避免腹部受敵的不得已情況下,宋時輪下令北渡黃河,利用較為有利的地勢繼續與敵軍周旋。這種行為無異於臨陣脫逃,給華野其他部隊也造成了損失。這種保守的防禦戰略保住了十縱部隊,但是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十縱還是遭遇了嚴重打擊,數千名戰士在此次戰爭中犧牲。
這次失利,引起了野戰軍首長陳毅、粟裕的高度警覺,甚至連遠在陝北的毛主席都被驚動了。毛主席嚴肅批評了宋時輪不遵守軍令,擅自行動的做法,並且對他要進行嚴肅處理,還親自追電劉、陳等人,說:“宋縱隊北渡,致受損失,是極大的錯誤。”
這次戰役讓宋時輪覺得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而且首長們的嚴肅處理讓他覺得有些不妥,畢竟勝敗乃軍家常事,更何況十縱的兄弟們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還拼死抵抗了那麼久,作為十縱隊的老將,十縱兄弟們損失慘重最難過的是他宋時輪才對。
因為這件事情,宋時輪心懷芥蒂,害怕又會出現上次的情況,於是有委屈又生氣的撂挑子不幹了,便出現開口的戲劇性的一幕。得知宋時輪發牢騷的原因後,粟裕隨即向總部建議,“宋時輪保留原職,如必須撤職,戰役結束後,再行調動。”毛主席則回電:“准予保留撤職處分,以觀後效。”
會後談話 禮賢下士
在接到西柏坡的電報後,粟裕卻並沒有立即處置宋時輪。相反,他禮賢下士,珍惜宋時輪的作戰能力,同時也考慮到臨陣換將對於作戰也不利。所以他十分耐心地做他的工作,勸導他端正思想,不能消極備戰,更不能動搖軍心。
宋時輪在會議後其實也十分後悔自己的莽撞,在接到中央的撤職處理後又暗自懊惱有苦說不出。宋時輪向粟裕抱怨自己的行為其實是對去年的“自動北渡”心懷異議,所以粟裕的一番話給了他足夠的臺階,減輕了他的心理負擔,於是他便重整心態,積極作戰。
事實證明,粟裕慧眼識珠,伯樂識馬。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宋時輪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作戰天賦。
戰功卓越虎將成
在大家眼中,宋時輪可能會擺架子亦或是性情莽撞。事實證明,粟裕的眼光的確不錯,宋時輪的軍事作戰能力很強,接下來的戰鬥就充分發揮了他的能力。
1948年9月下旬,濟南戰役打響。濟南市有70萬人口,也是國民黨軍隊的“金城湯池”。濟南市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北靠黃河,南臨泰山,地勢險要,難以攻克。是津浦、膠濟兩鐵路的交匯點,是連線華東、華北地區的樞紐。
蔣介石為了能夠牽制華東野戰軍的南下進攻,於是派出國民黨軍軍官王耀武來指揮作戰,並且準備了10萬重兵守備濟南,可想而知,這一場戰爭註定難打。
華東野戰軍派出了聶鳳智和宋時輪採取鉗形突擊的戰略,聶鳳智首先肅清了濟南東郊的敵軍。隨後,由宋時輪指揮的三縱和十縱兩支隊伍組成了攻城集團,首先便攻佔了濟南機場,切斷了敵人的空中物資支援。
經過一天的激烈戰鬥,殲滅了長清齊河守敵數千人,後迅速靠近濟南的西郊。王耀武一看形勢不對,立刻派來了19、57旅兩支軍隊,向宋時輪的軍隊進行反擊。
宋時輪的的軍隊巧妙地利用險要的地勢,憑藉多年游擊戰的經驗與敵人進行盤旋,逐個突破了攻克了窯頭、古城、簸箕山等地,並且封鎖了濟南的交通,扼住了敵人的命脈。19日晚,國民黨96軍軍長吳化文整編第84師戰場起義,宋時輪抓住這個時機發動進攻,並且佔領了商埠以西陣地,打亂了敵人的防禦,動搖了敵人堅守濟南的信心。
十縱隊和三縱隊在宋時輪的帶領下,勢如破竹,士氣高漲。為了能夠徹底殲滅濟南守軍,宋時輪決定對內城發起最後的進攻。在與敵人的激烈交火下,十縱終於佔領了城東南角,繼續深入敵人內部進攻。到了晚上21點,濟南的守敵被全線殲滅,濟南宣佈解放。
濟南戰役的勝利完全超出了蔣介石的預料。蔣介石親自乘坐飛機到濟南上空觀察後才敢確信濟南已經被攻克。濟南戰役是解放軍首次攻克十萬重兵據守的大城市的戰役,這次戰役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從此便拉開了人民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序幕,敵軍向南潰逃,戰爭勝利大局已定。
1949年4月,渡江戰役勝利,標誌著我國徹底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標誌著新民主主義的戰爭的勝利。在戰爭結束後,宋時輪主動寫檢討,深刻說明了原因,並且表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願意聽從中央處理,聽候發落。後來中央考慮到宋時輪在戰役中積極抗戰,戰功卓越,並且認錯態度誠懇,便保留原職。
粟裕將軍外表儒雅,性格文靜,頗有古代儒將之風,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粟裕是一位“羽扇綸巾”的儒將,但其實粟裕並非儒將,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相反,他驍勇善戰,運籌帷幄,被稱為一代戰神,是中國開國將軍十大將軍之首。
粟裕是常勝將軍,用兵如神。打過蘇中七戰七捷等著名戰役,十分擅長指揮大規模戰役。即使新中國成立後,在繁華的城市,他第一眼看便會說這座城池如何佔領,這個大樓該怎樣打,可以說天生就是為戰而生。
粟裕一生中六次負傷,去世後頭顱骨灰中還發現了三枚彈片,一生鞠躬盡瘁,將自己獻給黨與國家,去世後按照遺囑將骨灰灑向中國大地,陪伴他安眠的戰友。
其實像宋時輪這樣的將軍有很多,性格莽撞,有犟脾氣,嘴上不饒人,也會犯錯誤。但是在戰場上識大體,驍勇作戰,硝煙彈雨中絲毫不膽怯,對於國家始終都是忠心耿耿的,歸根到底,是一個可親可愛的人。
然而像粟裕這樣的大將軍則是更令人欽佩,軍事作戰能力一流,品行也是一絕。他不僅能夠對於像宋時輪這樣頂撞他的人寬宏大量,積極為他求情,還愛才惜才,為祖國做出了巨大貢獻。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多次出讓軍中主帥,甚至拒絕元帥軍銜。他的謙遜讓人欽佩,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