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天,在“阿拉伯之春”效應下,兩個阿拉伯國家——利比亞和敘利亞同時爆發了反對派示威,進而演變為武裝衝突即內戰。
兩國的局勢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反對派訴求一致,要求現任領導人下臺,進行民主變革。
反對派的行動得到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支援,西方國家都處心積慮推翻兩國現政權,還對兩國內戰以不同形式進行軍事幹涉。
處在風暴中心的兩個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和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他們都表示跟反對派勢不兩立,決不妥協,不放棄政權。
可是兩位領導人最後的結局卻大相徑庭:
利比亞政府軍節節敗退,領導人卡扎菲在其家鄉蘇爾特的一個廢棄下水管道中被捕,慘遭虐待後,被亂槍打死,慘不忍睹。
敘利亞領導人巴沙爾地位巋然不動,依舊是敘利亞的合法領導人,風光無限。
為什麼同樣的內部外部環境下,巴沙爾笑到最後,卡扎菲卻暴屍街頭?
兩人的命運之所以完全不同,是因為兩人面臨的國內、國際環境有所同,也有所不同。
國內政策不同、國內矛盾程度不同
巴沙爾和卡扎菲都為強勢領導人,但是兩人在本國實行的方針政策不同,國內矛盾程度不同。
確切地說,卡扎菲手段比較激烈,人民生活水準低,反對派對政府的敵意更大。
巴沙爾的政策相對溫和,民眾反對情緒沒有那麼激烈。
1969年,僅27歲的卡扎菲中尉在一批軍官的支援下,發動政變,一舉推翻了親西方的利比亞王國,奪取政權。
卡扎菲上臺後,讓自己所屬的卡達法部落和結盟部族領袖把持了軍政大權,無所顧忌地實施獨裁統治,對其他部落進行剝削和壓迫。
他還將石油企業國有化,壟斷了國家的石油資源,少數人支配了石油收入,大多數百姓,尤其是東部地區跟卡扎菲不一個部落的人,不能獲得利比亞石油收益。
而且卡扎菲非常重視軍隊建設,投入大量軍費購買武器、建設軍隊,支援國外激進組織。
在此情況下,利比亞多數人,尤其是卡扎菲打壓的東部地區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失業率達到13%。
確切地說,老百姓豈止是民不聊生,而是沒有活路了。
政治上,卡扎菲偏袒西部部落,在各方面對東部居民進行歧視和打壓。
對於反對的聲音,卡扎菲的態度是零容忍;對反對派人士,卡扎菲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對於發表反政府言論的人士,卡扎菲全部將他們投入監獄。
對於那些表達不同意見的團體:他以雷霆手段進行鎮壓。
他曾多次下令在包括班加西、的黎波里在內的數個城市,公開絞死那些走上街頭,進行示威遊行的學生和反對派成員。
更有甚者,1996年6月,卡扎菲的安全部隊在阿布薩利姆監獄,一次性屠殺了1270名政治犯。
不僅如此,卡扎菲還多次下令公開處決那些反對他的政治活動家,並且在電視臺的黃金時間向國民反覆播放處決過程的恐怖畫面。
卡扎菲的上述做法,加劇了國內矛盾,危機四伏,一旦爆發就難以調和。
巴沙爾的做法與之不同,他採用的是較為溫和的統治方法,國內矛盾相對緩和。
2010年巴沙爾執政後,原則上繼承了父親哈菲茲·阿薩德的內政、外交政策;但同時也大刀闊斧積極進行政治、經濟改革。
在政治上,巴沙爾主張釋放政治犯,放鬆對國民言論的控制,加大力度打擊貪腐行為。
他同時宣佈在敘利亞實行多黨制,允許該陣線的合法政黨出版發行它們自己的報紙。
不僅如此,他還禁止神化領導人,反對個人崇拜。
在經濟上,他推行第九個五年計劃,加大力度進行經濟改革,提出了"改革、發展和現代化"一攬子計劃,不遺餘力吸引外資,把改善民生當作政府的最高目標。
這些改革被譽為"大馬士革之春",不僅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好評,也贏得了中間階層的支援,調動了各合法政黨參與國家決策的積極性,加強了執政的阿拉伯復興黨與各合法政黨的相互信任與合作,促進了該國的政局穩定。
巴沙爾的政治、經濟改革有利有弊;不利的一面是反對派勢力漸漸壯大,成為引發內亂的導火索;但是一定程度上也獲得了中間民眾的支援,國內矛盾相對緩和。
外交政策不同,國際環境不同
由於兩人性格差異,外交政策也各不相同,國際生存空間也大不相同。
卡扎菲是個任性的領導人,外交政策咄咄逼人,對內強硬,對外同樣如此。
卡扎菲上臺後積極輸出革命,積極推行他的大利比亞計劃,希望跟突尼西亞、蘇丹、阿爾及利亞和埃及等國合併,讓鄰國對他保持高度警惕。
1972年12月22日,卡扎菲在一個突尼西亞群眾大會上講話,公開號召兩國合併。
卡扎菲還明火執仗支援國外暴力活動,毫不掩飾插手他國局勢,無所顧忌與東西方大國叫板,到處樹敵。
1993年,卡扎菲在執政24週年慶典上,當眾將英美法國旗踩在腳下。
1985年12月27日,以色列位於羅馬的航空售票處發生重大爆炸襲擊事件,同時間維也納國際機場遭受恐怖襲擊,19人死亡,120人受傷。
中情局指責利比亞策劃了這些襲擊,卡扎菲對襲擊表示祝賀。
1988年,發生了死亡270人的洛克比空難,背後策劃者就是利比亞人。
利比亞政府曾經向活躍在巴基斯坦境內的反什葉派的恐怖組織“西帕-薩哈巴”組織提供31.2萬美元的“捐款”。
1978年,利比亞還派出軍隊強勢介入坦尚尼亞和烏干達的戰爭,跟東方大國對著幹。
1993年,卡扎菲在執政24週年慶典上,當眾將英美法國旗踩在腳下。
2009年9月 ,卡扎菲在聯合國大會發言時稱“聯合國安理會是恐怖組織理事會”、“新型流感是某國放出的細菌武器”等等,
卡扎菲還將原定15分鐘的演講拖到一個多小時,很多國家代表團成員忍無可忍,紛紛拿起公文包離開會議現場。
這次會議上,卡扎菲還公然將聯合國憲章扔到臺下。
卡扎菲強硬的外交政策,讓利比亞孤立無援,沒有一個貼心朋友,以至於發生內亂的時候,西方大國落井下石,其他國家也袖手旁觀,不會採取實際行動幫他。
尤其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在表決不利於卡扎菲的決議時,沒有一個國家投否決票。
相比之下,巴沙爾在國際舞臺上就沒有那麼知名,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前,沒有幾個人知道他。
敘利亞和俄羅斯的關係自不必說,跟中國的關係也比較友好,至少是正常關係。
因此,在安理會對西方國家提出的不利於敘利亞政府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時,中國和俄羅斯果斷行使否決權,力挺巴薩爾。
中國堅決反對使用武力解決敘利亞問題,堅決反對強行推動“政權更迭”等違背《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做法。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卡扎菲的任性和無底線讓他失去朋友,在有難的時候,沒有人支援他,成為孤家寡人。
不僅如此,法國還直接出兵空襲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對卡扎菲落井下石。
與之相反,巴沙爾相對溫和的外交政策,讓他贏得了較為寬鬆的國際環境,因為中俄的雪中送炭,巴沙爾才渡過難關,政權巋然不動。
但是,中俄在安理會的支援,所起的作用也比較有限。
歸根結底,還是俄羅斯的出手;如果不是這樣,西方國家早就繞過安理會,終結了巴薩爾政權。
戰略位置不同,俄羅斯採取措施不同
1944年,卡扎菲時期的利比亞,跟蘇聯關係親密;蘇聯解體後,利比亞和俄羅斯關係也非常友好,俄羅斯在利比亞也有投資,也向利比亞出口武器。
但是利比亞是北非國家,在俄羅斯的地緣政治中沒有敘利亞重要,對俄羅斯無足輕重。
而且卡扎菲伊拉克戰爭之後,對西方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採取了討好西方的政策。
比如主動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向洛克比空難遇難賠償等。
卡扎菲的牆上草做派,讓俄羅斯跟他無法保持親密關係,無法在他需要的時候出手相助。
俄羅斯和利比亞沒有形成同盟,而敘利亞和俄羅斯則是事實上的戰略伙伴加同盟的關係。
敘利亞與前蘇聯40年代就建交,冷戰期間,敘利亞堅定不移奉行親蘇政策。
1980年,兩國簽訂“友好合作條約”,建立盟友關係。
1971年建立的塔爾圖斯港,是俄羅斯海軍在前蘇聯地區以外唯一的軍事基地,可以為在地中海執行任務的軍艦提供維修和加油服務。
蘇聯解體後,地中海分艦隊撤銷,但基地保留了下來。
(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巴薩爾感激涕零,已經宣佈將塔爾圖斯海港租借給俄羅斯,租期長達49年!)
正因如此,蘇聯解體後,敘俄關係非但沒有降溫,反而日益發展。
俄羅斯在重建敘經濟方面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並在2005減去了敘利亞約70%的債務。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敘利亞和伊朗關係密切,鞏固了和敘利亞的關係,就等於拉住伊朗。
和兩個中東大國發展關係,就能擴大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應對美國在中東的三大戰略盟友,沙特、土耳其、以色列對其構成巨大的威脅。
時間節點上,敘利亞比利比亞有利得多。
2014年,由於克里米亞問題和東烏克蘭問題,俄羅斯遭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和打壓而空前孤立,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
俄羅斯出兵敘利亞,還可以鍛鍊自己的部隊,對敘利亞軍售也能突飛猛進上一個新臺階。
所以俄羅斯一定要力挺敘利亞,加強自己的那裡的存在,削弱美國的在中東的影響,緩解俄羅斯的國際壓力。
因此,2015年9月,普京決定出兵敘利亞。
普京此舉對於四面楚歌的敘利亞巴薩爾政權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
俄羅斯出兵之後,美軍就不敢輕舉妄動,敘利亞政府軍就可以放手打擊反政府武裝,敘利亞局勢終於穩定下來,巴沙爾終於保住了總統寶座。
綜上所述,由於兩人性格不同,採取了不同的內外政策;再加上兩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導致兩人命運截然相反。出現不同結局,既有偶然也有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