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軍炮製所謂的柳條湖事件,隨後大舉突襲東北軍,九一八事變就此爆發。
當時東北軍的精銳部隊在關內,但在關外仍有大批駐軍留守,如若堅決抵抗不至於不堪一擊。但是在上層混亂的指揮下,留守的東北軍並未能統一抗擊日軍,而關外的東北軍精銳也沒能打回去。
現在有不少網友認為,東北軍是“一槍不放”就丟了東三省,這實際上是不正確的。因為當時總體上雖然有所謂的“不抵抗命令”,之後一部分東北軍撤回關內,還有一部分東北軍投靠日軍,但剩下的一部分東北軍卻仍在自發抗日。
包括在九一八事變爆發當日,就有一部分軍警人員開槍反擊。
比如在北大營的東北軍獨立第7旅620團就在團長王鐵漢的命令下,開槍還擊;瀋陽警察也在黃顯聲的率領下,奮起抗擊。
不過在日寇蓄謀已久的突襲下,如此小規模、區域性性的抗擊並未能阻止其侵略步伐。直到日偽軍向黑龍江進軍時,遭到了馬占山將軍所率部隊的痛擊,這才吃了比較大的虧。但是日軍當時可以從容地調集大量援軍,而馬占山卻孤立無援,最終江橋抗戰也只得歸於失敗。
由此我們也可看到,九一八事變之後,東北軍民即已奮起抗擊,中國人民的十四年抗日戰爭自此而始。
在日軍侵佔我國東北的過程中,中央軍無動於衷,關內的東北軍也沒能打回來。可關外的軍民卻並不屈服,以留守抵抗的原東北軍部隊為骨幹,大量義勇軍風起雲湧。
到1932年時,關外的東北義勇軍在高潮時曾有30到50萬人之眾,廣泛地抗擊著日本侵略者。
但是義勇軍人數雖多,可成分複雜,指揮系統更是比較混亂,關鍵主要還是單打獨鬥,缺乏關內的支援。因此在日軍的重兵進攻和分化瓦解之下受到了重創,到1933年時,東北義勇軍的抗戰已陷入低潮。
而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在東北的中國共產黨也在發動民眾抗擊日寇侵略。一開始我黨領導的武裝還是小股的游擊隊級別,後來逐步發展壯大,整合為東北人民革命軍。
1936年,以東北人民革命軍為基幹,納入仍在堅持抗戰的原東北義勇軍及其他抗日武裝,合編為了東北抗日聯軍。
1936年到1937年,東北抗聯先後發展到了11個軍,其中有的軍是我黨直接領導的武裝,有的則是接受領導的原義勇軍武裝,兵力最多時有約3萬人。
當然了,由於抗聯鬥爭的複雜性和部隊成分的複雜性,其中有的部隊為基幹隊,還有的則是接受領導的其他武裝。而且各軍的兵力在不同時期也是不一樣的,因此近年來也有文章分析稱,抗聯兵力數在巔峰時或許還不到3萬人。
大家可能納悶,怎麼編了11個軍,兵力最多時可能還不到3萬人呢?
這是由東北抗戰的實際情況決定的,大的番號可以起到壯大聲勢和迷惑敵人的目的。而實際上東北抗聯兵力最多的軍也只有6000人,兵力少者甚至只有數百人。
而日偽軍在東北的軍事力量卻是極其龐大的——以1937年為例,到年終時關東軍的建制部隊就有第1師團、第2師團、第4師團、第8師團、第12師團;獨立混成第1旅團;騎兵第1旅團、騎兵第3旅團、騎兵第4旅團;第1至第5獨立守備隊;琿春駐屯隊等部。
此外,偽滿系統的軍隊和警察還有約20萬人之眾;另外日本在東北的大量移民中,還儲備有相當數量的戰鬥人員。
上述日偽軍並不全與抗聯作戰,但其在我東北的侵略統治,本身就在壓縮著抗聯的生存空間。
當時日本與我國的全面戰爭已經開始,而且還要準備對蘇戰備,因此急於將抗聯武裝撲滅。因此,在東北的關東軍兵力逐年增加。
到1938年底,日軍關東軍師團數增加至8個;1939年底,日軍關東軍師團數增加至9個;1940年,日軍關東軍師團數增加至11個。
除了正規師團數的增加外,日軍還大量組建守備隊之類的武裝。所以面對數十萬日偽軍的圍追堵截,抗聯的作戰壓力是極其大的。
而且抗聯所面對的困難,還不止是現實存在的日偽軍。
我國東北地區地域面積廣大,有100多萬平方公里,當時有約3000萬人口。相對於關核心心區而言,可以說是地廣人稀。
抗日聯軍主要以山區密林為基地,以周邊動員的群眾為基礎,廣泛地進行活動,以打擊日偽軍。
當時日軍本身比較缺乏在密林中的作戰能力,尤其是冬季來臨後的嚴寒作戰往往給其造成嚴重的非戰鬥減員。
所以日軍為了隔絕群眾對抗聯的支援,施行嚴酷的“集團部落”制度。
這種制度顧名思義便是將零散的居民強迫遷移到集中區域,然後由日偽組織進行統一管理。凡是敢於反抗的民眾,日軍一律燒殺殆盡,從而使得在“集團部落”之外,不會再有房屋和食宿之所。
僅1937年至1938年2月,日偽在偽三江省的樺川縣南部地區便燒燬村屯120多個,毀掉民房24000餘間,殺害和凍、餓死民眾13000餘人。
東北的抗日武裝一開始就是居住在民眾村落之中的,然而在日寇實施“集團部落”後,經常是連續幾十裡、上百里都碰不到一個人。
而在這種“集團部落”中,往往都配有日偽武裝或距其據點很近,即便抗聯前來發動民眾也並不容易。
當時東北的自然環境是十分惡劣的,尤其在冬季,沒有禦寒衣物和食物的話,是絕難以生存的。
曾任楊靖宇將軍警衛員的黃生髮這麼回憶道:
雪地行軍,褲子總是溼的,被寒風一吹凍成冰甲,很難打彎,也不知道有多沉,邁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爛了。至於衣服全讓樹枝扯爛了,白天黑夜都掛著厚厚的霜,渾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涼的。
更難的是吃的,不要說是糧食啊,連草也找不到啊,枝枝葉葉被霜打枯了讓雪埋上。能吃的草根兒凍在土裡沒法找,只好吃那難以下嚥的樹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泛綠的嫩皮一片片削下來,放在嘴裡嚼啊、嚼啊,但就是嚥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壓力首先就是十分巨大的。
東北抗日聯軍在嚴酷的形勢下,以“密營”制度來解決東北林區中的生存問題。
所謂“密營”,即抗聯的秘密營地,通常設立在密林之中,有的也在山洞中。這些秘密營地記憶體儲有收集來的糧食、柴火、鹽巴、藥品、衣物,除了物資儲備外,“密營”也有一定的居住設施和防禦設施。
一般每支抗聯部隊均有多個“密營”,即便某個“密營”被摧毀了,依然還有下一個可供休整。甚至在有的“密營”還有簡單的兵工廠,以修理槍械、仿造槍械,並製造復裝子彈和炸彈。
“密營”制度使得抗聯能夠在極端惡劣的客觀環境下,依然具有比較強的持續作戰能力。
然而,面對抗聯的種種打擊,日偽軍不斷投入大的力量進行所謂的“討伐”。為了消滅抗聯部隊,日偽軍不惜代價和傷亡,採用所謂的“狗繩子戰術”,一旦發現抗聯蹤跡,就死追不放。同時為了困死抗聯,其在“集團部落”之外,還廣泛地燒山、投毒,窮盡各種方法來消滅抗日武裝。
在嚴酷條件下,抗聯出現了極其嚴重的減員,有些不堅定的分子還當了叛徒。
來自叛徒的背刺是十分嚴重的,在叛徒的引導下,抗聯的多處“密營”被摧毀,補給渠道斷絕。這些叛徒還十分熟悉抗聯部隊的作戰習慣和戰法,其往往充當先鋒,使得日偽軍能夠不斷消滅抗聯武裝。
到1940年時,抗聯已經從鼎盛時期的3萬餘人減員到了2000人左右。
1940年1月底,抗聯第一路軍總指揮楊靖宇將軍身旁只剩下了60餘人;到2月初,兵力又減少到了不到30人。
此時日偽軍在叛徒引導下緊追不放,幾天後楊靖宇將軍身旁僅剩6名戰士。楊靖宇下令黃生髮等4名負傷戰士順著路往回走,給陳政委送信,並告知自己這邊的狀況。分手前,楊靖宇說了這麼一句話:要堅定,機智,等著你們的好訊息。
此時,楊靖宇身旁僅剩兩名警衛員,而這兩名戰士也在2月18日壯烈犧牲。
2月22日,已經好幾天沒有吃一粒糧食的楊靖宇碰到了趙廷喜等四人,楊靖宇請求他們回村給自己帶點食物和棉鞋,還答應多給錢。
趙廷喜勸楊靖宇投降,楊靖宇說了這麼一句話:老鄉,如果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
結果這個趙廷喜下山後就把楊靖宇出賣了,大批日偽軍隨即而來。
2月23日,日偽軍已經圍住了楊靖宇,並再次勸降:你是怎樣抵抗也沒有用了,投降吧!
但是回答他們的只是楊靖宇手槍中的子彈(另有資料為楊靖宇回應道:不必多說,開槍吧)。
楊靖宇將軍犧牲後,日偽軍不僅割下了將軍的頭顱,還解剖了楊將軍的遺體,結果發現胃裡面一粒糧食也沒有,只有草根和棉絮,有的棉花明顯是剛剛吃進去的,一團一團還沒變樣。
如此艱難的作戰環境,在世界戰爭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抗聯僅剩的骨幹人員被迫撤入蘇聯,後來以其為基礎編為了著名的抗聯教導旅。
教導旅雖名義上暫由蘇聯遠東方面軍總部代管,但其內部仍保持東北抗聯的單獨編制體系,並堅持執行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路線和獨立作戰任務。除派遣小部隊重返東北活動外,主力在蘇軍的幫助下開展系統的軍事、政治整訓。
在1945年蘇軍出兵我國東北前,即有抗聯的精幹小隊先期回到國內,進行偵察和襲擾,以配合蘇軍主力作戰。
在極短時間內,日軍在東北的關東軍便土崩瓦解,抗聯教導旅歷經多年血戰的老戰士們終於看到了抗戰勝利的那天。而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在我國東北的土地上已經倒下了無數的烈士,烈士的鮮血已灑遍了大片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