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第一套音響是松下黑“磚頭”錄音機+上海產長風牌三喇叭臺式收音機,第一盤磁帶是李谷一“潔白的羽毛寄深情”。那個年代聽慣了高音喇叭裡放出來的刺耳的音樂,再聽大、中、小三喇叭的高階音響,心裡美!那個年代還分不清什麼解析力和平衡,講究的是大音量,恐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家添置了高檔電器。
後來家庭影院像雨後春筍一樣進入了老百姓的家庭,按耐不住心中的寂寞,一次逛商場的時候,購入某知名大牌影院一套(後來才知道是假洋鬼子),看片子那個爽啊,到處狂購D9的光碟。好景不長,LP強烈抗議,對我“好坐懶吃”提出了警告。沒辦法只能是家裡沒人的時候,過一下癮了,慢慢的越用越少,幾乎擱置了。。
開啟HIFi之路
最近一段時間孩子學鋼琴,尋思我應該弄套HIFI器材,原本我是喜歡聽音樂的,剛好連帶孩子都可以一起用,多聽聽莫扎特,孩子也聰明呢!之前搞影院是純被忽悠了,看電影雖然還行,但聽音樂實在無法入耳,看來上一套好的器材勢在必行了!經過幾番對比考察,期間也詢問了不少燒友,最終鎖定了歌劇二號+MS34C膽機系統。
閒聊我這套系統組建的理念
經過這麼多年的薰陶,咱也不是個菜鳥了,知道自己想要啥,啥好啥賴!當然在開始購買之前,還是逃離不了預算,在萬元左右不能超出太多了。我主要是聽人聲為主,家裡以前就備了很多男聲、女聲的CD,那孩子主要以聽鋼琴曲、古箏等古典民樂為主,培養藝術細菌嘛!可憐天下父母心,誰樂意自己的孩子以後像父輩這樣苦苦掙扎,累的半死掙不了幾個錢啊!好好培養孩子才是王道...
基於這個理念,選箱子的時候基本要求就是音樂性要好,人聲主要對中頻要求比較高,而古典音樂對三頻要求都比較高,說白了得要均衡一些,控制力好,定位也要好的。原本看中雨後初晴SHL5的,可都說這箱子低頻太薄了,不如歌劇二號低頻那麼厚實,推起來也不容易,後來想想還是入了定位和中低頻更出色的歌劇二號。
歌劇二號這個箱子給我的印象是同軸、密閉、古典!首先用的這個10寸同軸的單元,保證了聲音的定位和層次更為出色,而10寸的單元,這個中頻的密度和低頻的厚度都是可以保證的,而且又是密閉箱設計,對離牆距離等要求較低,而且低頻本身就快而乾淨,這樣又再變相減低了對房間的聲學處理要求。基本只要房間不要出現一半以上的裸露牆體,那這個房間基本不需要做任何聲學處理就能得到無明顯駐波的乾淨聲音。
另外一點說的這個古典就是他的外觀了,看上起復古典雅,雖然也是方形的箱體,但是在稜角的過度上卻比雨後初晴SHL5柔和,顏色也沒有SHL5那麼的冷豔,看著會更舒服一些。
選配功放
我本人是比較喜歡聽柔和,溫暖,陽光,醇和,透明的聲音,喜歡娓娓道來,清風拂面的那種感覺,毫無疑問,必然是膽機了,而且歌劇二號的阻抗是4,靈敏度是88dB,並不是難推的音箱。所以搭配功率並不是很大,但聲音柔美,中頻飽滿,音樂氛圍感更好的膽機無疑是更佳的選擇。
我選擇是BT-AUDIO MS-34C這款膽機他的高頻比較清麗,用的是KT88做功率放大管,泛音比較豐富,還有超線性和三極體兩種玩法,我的一般聽人聲的時候喜歡開三極體,聲音比較柔美,中頻飽滿,聽一些大型的古典和鼓類的音樂,喜歡用超線性的接法,聲音比較厚實,動態更好一些。
音源的搭配
配好歌劇二號和MS34C膽機之後,米就不多了,對音源就沒有那麼高的奢求了,在馬蘭士6006和ROTEL 630之間選擇,價位也差不多,相比630而言,6006的聲音更柔順,音域平衡感更好一些,所以我還是用了馬蘭士6006 CD機。
在CD+膽機+歌劇的三強整合下, 整個解析度,音場,平衡,音樂性,順滑,細膩度方面達到我的要求,覺得在此預算是兼顧音響性,音樂性,功能性最佳的搭配了。
效果試聽:
人聲部分—— 細膩,感情到位
我的這個配置,一大優勢就在於人聲的表現,特別是對女聲的表現是非常毒的,歌劇二號的聲音更加通透,但同時不缺乏該有的厚度和潤澤度,聽蔡琴的渡口,在MS34C的驅動下,聲音非常的自然,這個自然是在細膩度和寬鬆度上,聽到耳朵裡,極其舒服。聽降央卓瑪時的感受更是深刻,因為她的聲音原本就厚,如果系統的中頻也太厚,歌聲就顯得不夠靈動,如果系統不夠厚,又會聽到過多的降央卓瑪常有氣音或喉音,而變得有些做作。但我的這套系統對於人聲的詮釋極為恰當,夠誠摯,夠溫暖,又能恰當表現出歌唱者的技巧,感染力豐富,情感拿捏的很到位。
器樂部分
我的這套系統在樂器的表現上不僅有著健康飽滿的音像形體,泛音的光澤更是漂亮地延伸,高頻段帶著絲綢般的光澤,細膩、柔美又帶著絲絲甜潤的滋味。我聽老Philips的錄音, Michele Auclair演奏的《門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聽韋瓦第的協奏曲,細緻的絃樂與溫厚的銅管形成美麗的對比,此時歌劇二號發揮光輝、甜美的特質,還有豐厚中頻段的迷人魅力,史特拉汶斯基的【Ebony Concerto】時,歌劇二號所展現的木管音質、音色之美再度讓我驚訝,因為我聽到的是很豐潤、有水份的聲音,而非乾癟生澀的。一而再、再而三的中頻優異表現,讓我不得不對歌劇二號那個同軸單元點贊。
交響部分
在大編制的交響表現上,受箱體和空間的制約,我給這套系統是評分是及格水平線之上,算是及格的,在定位和層次方面我是比較滿意的,整個樂隊的形體和舞臺都還原的很好,但10寸單元到底是在低頻和氣勢上稍有不足,這如果是拿破崙的15寸同軸,或者是交響一號這樣的箱子,估計是地動山搖了。聽《基輔大門》的時候,其同軸單元細節處理能力到是讓我吃驚,每個樂器的位置感都很明確,低頻豐滿,彈性十足,只算欠缺了一些規模感,我想這就是歌劇二號和大箱子的差距吧!但就是這樣,也夠我聽的了。
平心而論,歌劇二號並不屬於強悍型別的箱子,而且我配的MS34膽機和馬蘭士cd也不是為了那種猛烈衝擊的效果,而是追求有秩序和層次感,細細的聆聽,娓娓的道來,聽起來感覺輕鬆無壓力,這才是我想要的。所以說這套系統對於現階段的我恰好合適,我覺得這就是燒友所說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