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觀眾覺得,電影《怒火重案》中,甄子丹飾演的張崇邦不畏權貴,堅持原則,剛正不阿,一身正氣,他是一個好警察。
警隊中正是因為有他這樣的人存在,正義的光輝才會永照人間。
可事實上,張崇邦真的像我們看上去的那樣鐵面無私,猶如閻羅在世嗎?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影片開頭一場飯局戲,富商陳永利的兒子醉酒打傷警察,案子剛好是邦主經手,因此陳永利特意組了一個飯局。
邦主的上司袁家寶打電話給邦主,要他無論如何都必須在行動之前見他一面,否則就取消這次行動。
可是當邦主趕到約定的地點時,才知道自己被上司耍了。
陳永利為給兒子說情,特意組了這麼一個飯局,並邀請了邦主所在分割槽的總指揮官戴Sir和投訴調查科的高階警司何Sir。
目的就是想透過這兩位重量級的客人向邦主施壓,讓他不要把襲警的報告交上去。
他們狠狠拍了一波邦主的馬屁,給他戴了一頂高帽子,接著戴Sir說道:張警官,我們知道你做到今天,是在爭一樣東西,機會。
起初,我和大家一樣,以為這個機會指的是抓捕王琨的機會。
但是後來一想,覺得這個機會應該指的是升職的機會。
先前周Sir說邦主這幾年幫他們破了很多大案,什麼一個人,兩發子彈,幹掉七個持槍匪徒。
按常理這樣一個能人,早就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了,怎麼四年的時間還是原地踏步?
四年前他是高階督察,四年之後他還是高階督察,所以上司袁家寶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在這件事情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升職的機會就有了。
可是邦主一副絕不同流合汙的樣子,把袁家寶劈頭蓋臉一頓痛斥,說袁家寶擺他上道,袁家寶只好搬出了他的妻子和孩子,讓邦主多為她們考慮。
緊接著鏡頭一轉,他們從衛生間出來,周Sir問袁家寶你說明白了嗎?袁家寶輕鬆地說道:說得清清楚楚,鏡頭給到戴Sir,戴Sir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
很顯然,所有人都認為袁家寶說服了邦主,接下來就應該是把酒言歡,一團和氣了。
可是沒想到下面發生的事情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邦主聽說安溪鐵觀音要60萬一斤,啪啪掏出200塊錢往桌子上一甩,然後起身走人。
注意,這個時候大家看袁家寶的表情,當他聽到這句話時,嘴裡的茶水還沒下肚就噴湧而出。
戴Sir很不高興地問邦主: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邦主回答道:當然了,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然後瀟灑離去,剩下一幫大佬面面相覷,一臉懵逼地坐在那。
當時看到這一幕情節時,覺得邦主不畏強權,一身正氣,有原則,有底線,有個性,又帥又颯,他是好樣的!
可是大家不覺得奇怪嗎?有什麼地方感覺不對嗎?
什麼地方奇怪,什麼地方感覺不對?那就是袁家寶當時的行為反應不符合正常邏輯。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代入到袁家寶的角色當中去,按照常理,如果在衛生間他沒有說服邦主,邦主不肯在這件事情上網開一面,那他會是什麼反應?
進了包廂,那他一定是面露難色,說話支支吾吾,大家一看他這個表情,就知道事情沒有辦妥,可是周Sir問他有沒有說明白的時候,袁家寶非常肯定:說的清清楚楚。
這就說明袁家寶其實已經在衛生間裡說服了邦主,不然他絕對不會信口開河,在上司面前打包票。
而且當邦主掏出200塊錢的時候,袁家寶是什麼反應,是措不及防的一口茶水噴出來,如果從一開始他就知道邦主不答應,還有心情喝茶,巴不得趁早結束這個飯局還差不多。
因此,可以斷定邦主是出爾反爾,在飯局上當場翻臉,絲毫不顧及上司和各位大佬的面子。
他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他真的大公無私,而是他權衡利弊後的慎重選擇。
因為戴Sir已經被廉政公署給盯上了,自己完全沒有必要去燒他的冷灶。
如果邦主真的大公無私,那他知道這場飯局的用意後,去了一趟衛生間就根本不會再回來。
他既然回來了,就說明他默許了這件事情。
很顯然,袁家寶被邦主狠狠擺了一道,要不是看在多年兄弟的份上,袁家寶估計想錘死他的心都有。
當然,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坑兄弟了,四年之前,他就用同樣的方式坑過阿敖。
四年前,大富豪霍兆堂被綁架,保安局長向警方施壓,要求開市之前必須救出霍兆堂。
案子交給邦主和阿敖兩個Team負責。
阿敖為了問出藏匿人質的地點,對疑犯可樂動用了私刑,結果鬧出了人命。
法庭上,阿敖他們在供詞中說道邦主當晚目睹了全過程,可樂是失足墜地而亡。
可是邦主卻在法庭上說自己沒有看見當晚整件事情發生的經過,而且確實看到他們在毆打疑犯,直接推翻了阿敖他們的供詞。
因此阿敖他們因誤殺罪名成立,被判4年監禁。
大家不覺得這裡面存在著很嚴重的邏輯混亂問題嗎?
阿敖失手打死可樂這事不假,但可樂咬傷公子同樣也是真的。
只要警方驗一下公子腰部的傷勢,就可以證明他們沒有說假話。
阿敖他們為什麼非要在供詞中謊稱可樂是失足墜地而亡,而不是襲警才導致的過失。
答案就在於缺乏更有力的佐證,沒有人證可以證明他們是無辜的。
就算是襲警,阿敖他們也是過失殺人,因為當晚的行動警方不會記錄在案,沒有法理去支撐他們行為的合法性。
唯一能夠說明他們無罪的,就是可樂是死於意外,與他人無關,而不是被毆打致死。
所以,必須要有一個人要承擔這個人證的角色,來證明他們是無罪的,而這個人就是邦主。
如果邦主事先沒有同意為阿敖開脫,我相信他絕不會在供詞中寫可樂是失足墜地而亡。
因為僅憑他和邦主之間的交情還不至於讓他賭上後半生的命運,更何況還有5位兄弟,他就更不可能把這件事情當兒戲。
如果不是百分之百確定邦主會幫他,他寧願把所有事情都自己一人扛下來。
因此,可以斷定邦主在法庭上出爾反爾,相當於直接推翻了阿敖他們的供詞,這才導致阿敖出獄後對他展開了瘋狂報復。
邦主說他之所以不給阿敖作偽證,是因為他是警察,有原則,有底線,他要維護這個世界的公平與正義。
可是當他知道是阿敖殺害了老姚之後,他是怎麼做的?
他要帶著人去抓阿敖,袁家寶不讓他去,說要把案子交給戴Sir,他不是照樣違抗上級命令。
老姚帶人去抓捕王琨,他不照樣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帶著人趕赴現場。
沒有行動任務,他不照樣獨闖毒窩,把毒販打得半死。
從本質上來說,邦主和阿敖其實是一類人,他們深知有時候為了破案,必須要採用一些特殊手段。
可是面對阿敖時,他卻給他套上了公平與正義的枷鎖。
影片中,邦主可以說是阿敖的師傅,可是阿敖在警隊晉升的速度要比邦主快很多。
就連邦主自己都說阿敖在警隊兄弟多,結婚的時候要多擺幾桌。
有那麼一刻,我在想是不是因為邦主的嫉妒心導致他最終走到了阿敖的對立面。
我一直堅定的認為邦主的所作所為,沒有他說的那樣純粹,他是有私心的。
其實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小心身邊這種充滿”正義“感的人。
因為他們習慣用高標準,大道理來要求他人,可是當他們自己遇到同樣的事情後,卻不能做到他們要求別人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