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吒上海灘的青幫大佬杜月笙,曾有這樣一個體會:人這輩子,三碗麵最難吃,人面、場面和情面。
人前明星,人後資本,把“三碗麵”都吃透的黃曉明,註定會比楊穎更“幸運”。
放眼當下的娛樂圈,有人能將這“三碗麵”做到八十分,已經實屬不易。而黃曉明的星路之所以能比楊穎強,恰恰是在這“三碗麵”上下足了功夫。
有此保駕護航,何愁前路有憂。
黃曉明可以說是娛樂圈中一個頗為“神奇”的存在。
陳坤和鄧超,是黃曉明在娛樂圈中直接對標的兩位“老對手”,他們都勝在穩定發揮,而且有能拿得出手的國民佳作,相較之下,黃曉明則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論演技,出道20年,他的演技忽高忽低,無處可論。好不容易攢下幾個風評不錯的角色後,他總能再接幾個油膩的霸道總裁“犒賞”自己,將先前積累的好評打回原形。
論顏值,出道之初也是意氣風發的玉面英俊小生,自從淪入霸道總裁的泥沼,在中年油膩的浸染下,顏值也是起伏不定。
事實上,黃曉明演技和顏值的低谷,很大程度上都源於這些年來他對“霸道總裁”的執念。被反噬、被差評,“霸總”人設一度讓黃曉明淪為娛樂圈中的笑柄。
殊不知在現實裡,“幸運”的黃曉明,是一位實打實的“霸道總裁”。
論賺錢能力,能跟他比的男星屈指可數。在2020年德塔文公佈的“藝人商業價值榜”裡,黃曉明憑藉《鬢邊不是海棠紅》翻盤,位居藝人榜第五位。
不過這樣的商業價值,還僅僅是基於演員的身份。其實,早在許多演員還在老老實實演戲,勤勤懇懇充當資本“工具人”時,黃曉明就已經未雨綢繆,上位成了風投人。
披荊斬棘的路上,黃曉明拿著原始股開工作室,成立投資基金。論投資眼光和魄力,黃曉明斬獲的成績在娛樂圈有目共睹。
與年少成名不同,黃曉明進入投資和資本市場的時間不算早。
早年憑藉《大漢天子》聲名鵲起的黃曉明,後來憑藉電影《風聲》中的大反派又驚豔了觀眾。2007年,黃曉明加入當時正如日中天的華誼兄弟,成為其旗下藝人。
演技、獎項、資本、人脈,方方面面都拿到“高配”的黃曉明,可以說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彼時的他,是同期男明星中最耀眼的那一個。
黃曉明躋身一線明星行列的時候,大量熱錢還沒有一窩蜂湧入娛樂圈,明星片酬還沒有達到動輒大幾千萬的瘋狂程度。
說到這,就不得不佩服黃曉明的眼光和魄力。就是在這個當口,華誼上市,抱緊大樹的黃曉明,實現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飛躍。
黃曉明不惜舉債,以三元每股的價格買了華誼公司180萬的原始股。而後又透過不斷加碼,將當初的180萬股增持到了360萬股。
這樣大膽舉動,放在當時的明星身上來說,不可謂是一件冒險行為。一是沒有先例,二是一下子拿出幾百萬,而股票前景還尤為可知,這背後所要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
然而到了2009年,隨著華誼股票上市,黃曉明手中的股票賬面價值超過三億,成了華誼兄弟最大的明星股東之一。
由此,黃曉明從明星邁進了資本的大門。
投資華誼的成功,讓黃曉明看到了投資圈的光明,也發現自己不能單單限於演員身份。
2010年,黃曉明與華誼解約,自立門戶當上了老闆。
此時的黃曉明也並未停止在投資領域的試探,只不過礙於實力有限,投資大多集中在他所熟知和擅長的電影領域,比如參與投資了他自己主演的《匹夫》和《中國合夥人》。
《中國合夥人》的大火,讓內娛明星投資人、黃曉明的前輩任泉看到了他在投資上的潛力。任泉拉著多年好友李冰冰和黃曉明,一起成立了後來在明星投資圈頗具影響力的StarVC。
正如電影折射進現實,StarVC的設立意味著現實版“中國合夥人”正式成立。
當年三人共同登上了《中國企業家》雜誌封面。如今回看封面“一個階層的生意與生活”的title,也成了黃曉明最真實的寫照。
在StarVC之後,任泉不僅將黃曉明帶進了投資的圈子,讓他在演員身份之外,又解鎖了一個“商人”身份,還幫他接觸到了更廣闊的人脈圈子。
當年黃曉明和楊穎的世紀婚禮,就可見一斑。
明星結婚,集齊半個娛樂圈的其他明星到場,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可回看教主的婚禮現場,各界大佬不在少數。
向華強一家三口到場祝賀。
王思聰不僅是座上賓,而且是伴郎之一。黃曉明的人情之深、人脈之廣,無不得益於他的跨界。
自2005年開始,黃曉明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的位置,就像坐火箭般飛昇。可以說,黃曉明一步步地從被資本捆綁的演員,變身成為資本本身。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投資圈也好,資本市場也罷,這些圈子,考驗的不僅僅是資金實力,還是人情世故。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黃曉明喜提“端水大師”稱號。其實,他的端水水平,早就練得爐火純青了,給姐姐們端水,小菜一碟罷了。
2015年,華誼兄弟開始走下坡路。但此時的黃曉明,早已靠著這麼多年積累起來的人脈網,混得風生水起。
基於敏銳的商業嗅覺,察覺到風向的黃曉明,轉身就投資了擅長製作主旋律電影的博納影業,成為與張涵予並列的博納第二大股東之一。
“左手博納,右手華誼”,雙手互搏的黃曉明成功邁入了主旋律電影的“戰場”。
《八佰》《烈火英雄》的成功出演,也將黃曉明從多年來因油膩霸總導致的事業低谷中,拉了起來。
馳騁資本市場的黃曉明,跟張曉婷共同創立了名嘉資本,還牽頭組建了“泰洋川禾”。
隨著商業版圖的不斷擴大,他個人實際控股公司一度達到72家,涉及教育、影視、零售、體育、金融等多個板塊。
對比之下,娛樂圈反倒更像是他的“副業”。演員身份於他而言,不過是一種光環,他真正的事業早就不在熒幕上了。
所以即便有一天黃曉明真的不再踏足演員行業,憑藉多年來佈局的資本版本,黃曉明的“星路”至少後顧無憂。
反觀靠著黃曉明走紅的楊穎,和黃曉明在一起後,楊穎也夫唱婦隨,轉身當起了老闆。一心想要進軍資本,可惜她沒有夫君黃曉明的能耐,沒能把“三碗麵”吃透。
開連鎖西餐廳BabyCafe,2018年就因經營不善,四家連鎖店統統倒閉;成立AB Capital基金,進軍高階茶飲市場,投資輕斷食果蔬汁品牌HeyJuice,奈何就算有明星效應加持,也沒能救回這個“拉胯”的品牌。
隨後楊穎又投資了美圖手機,挺著七個月大的孕肚,親自上陣站臺賺吆喝。
巧合的是在這之前,楊穎正是以懷孕為由,缺席了《孤芳不自賞》的實景拍攝,開啟了“摳圖演技”的先河。如今美圖手機早已銷聲匿跡,而楊穎也因為“摳圖”事件,名聲一落千丈。
愛情國度裡,黃曉明再卑微、楊穎再傲嬌,但回到現實,觀眾還是更買黃曉明的賬。不論是咖位、人脈和資源,楊穎和黃曉明始終都不在一個段位上。
黃曉明在遭遇低谷後,還能再攀高峰,而楊穎則要“邊緣”得多。作為演員,演技上的硬傷是一方面,資本遇上寒冬,又是另外一回事。
《紅樓夢》裡有一副著名的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從資本角度來看,黃曉明已經把場面、體面玩的手到擒來。迴歸到演員身份,雖說黃曉明的業務能力起伏不定,但是他的情面功夫,做的卻是數一數二。這些全都是他“幸運”的底色。
關於當年黃曉明和鄧超,到底誰才是華誼一哥的討論,直到今天都為人津津樂道。
黃曉明和鄧超,似乎冥冥之中就註定了會有一場不見硝煙的“鬥爭”。同樣演帝王戲成名,同屬華誼旗下,相似的英俊小生定位,事業幾乎同時起步。
從2005年開始,黃曉明和鄧超二人進入事業發展黃金期,先後簽約華誼被力捧。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人也暗戳戳地拉開了“華誼一哥”爭奪戰的序幕。
說到黃曉明和鄧超的華誼一哥之爭,就不得不提到華誼兄弟的掌舵人王中軍和王中磊。雖為兄弟,但在華誼無形中也形成了兩個派系。
時常以幕後大佬出現的王中軍,更為中意穩當的黃曉明,走到哪兒都願意帶上他。
而作為華誼兄弟的發言人,走在幕前的王中磊則更喜歡性格外向有活力的鄧超。
因為背後大Boss的不同,無形當中也註定了黃曉明和鄧超之間不會“風平浪靜”。勢均力敵的較量,比起強弱分明的對抗,要精彩得多。
2006年,馮小剛開始籌拍電影《集結號》,這期間的鄧超還只是一個電影圈的萌新,但是倚仗著華誼和王中磊的從中斡旋,鄧超順利拿到了電影男二的位置。
然而好巧不巧,《集結號》的宣傳期撞上了鄧超和孫儷剛剛曝光戀情。在電影的釋出會上,記者們對明星的八卦顯然要比電影感興趣得多。
於是便有了後面馮小剛因記者不斷詢問鄧超戀情黑臉離場,留下鄧超一臉尷尬應付記者的情景。
此事一出,鄧超得罪馮小剛的事實,算是板上釘釘。
反觀此時的黃曉明,卻憑藉電影《夜宴》和電視劇《新上海灘》,混得風生水起。
後來華誼斥巨資拍攝了電影《風聲》。作為該片監製的馮小剛,果斷啟用黃曉明。
也正是憑藉在此片中的反派一角,黃曉明一度擺脫了“爛演技”罵名,還獲得了百花獎和金雞獎的提名。
自此,優質資源幾乎呈現出向黃曉明一邊倒的態勢。到了《中國合夥人》的時候,鄧超和佟大為一起給黃曉明作配。
金雞頒獎現場,二度封帝的黃曉明說道:“感謝曾經懦弱的我,害怕過的我,不自信的我,幼稚的我,不聰明的我,但是現在我學會享受這一切了,導演們,請用我吧,做演員這個職業,我希望我是百年老店。”
有此感言,我們可以將其歸結為,黃曉明在經歷了一番波折後,心態的變化。但是如果出於人情世故,黃曉明以這種“卑微”的低姿態出現,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態度的確博好感,畢竟明星最忌諱的就是有架子、耍大牌。
對比之下,楊穎的那些“我值八千萬”“我如果順利,早就把各大獎項拿遍”的言論,顯然讓人難以信服。而在她落魄之時,這些更成了笑料。
沒有金剛鑽,何必強撐著去攬那瓷器活。而今楊穎面對的局面,何嘗不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點一滴堆砌起來的。
大家常說:人不能不把自己當回事,也不能太把自己當回事。黃曉明恰巧找到了平衡點,把體面、場面、情面做到均衡、留好後路,這是黃曉明的“幸運”。
暫不說,黃曉明以後的演員路子能不能走得順暢,至少和自己的老婆相比,他註定會更“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