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你最近有嗎?
面對反覆出現的疫情,擔心身邊的家人、朋友會受到感染。無力感讓自己呼吸不了,肩膀上總是好像多了幾斤石頭,心跳加快和出汗,甚至失眠;有時不能控制自己,會突然暴怒、無法控制情緒,肢體會不自主顫抖、全身緊繃、易緊張......出現這些症狀時,當心你的精神健康出現問題!
關注精神健康,警惕精神疾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不單是指身體強壯或沒有疾病,而是在體格、精神,甚至在社會活動方面,都處於良好安寧的狀態。短時間出現不安、焦慮和精神壓力再正常不過,但若長時間出現上述徵狀,我們便要多加留意。
精神健康疾病(以下簡稱精神病)比很多人瞭解的更為普遍,每一個人都有患上精神病的可能。據英國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職人口之中每六個人便有一個人患有精神病,即患上精神病就如患上哮喘病一樣普遍。此外,每二十位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中就有一位會患上老年痴呆症。世界衛生組織曾預期在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重症,僅次於冠心病。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面對更多的“病恥感”
許多人認為“精神病”就是指表現出混亂行為及胡言亂語等較為嚴重的精神狀態。正是由於持著這個刻板印象,所以很多人害怕去精神科就診會被貼上標籤。這種“標籤化”與成見對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來說,不但不公平,也帶來許多歧視與誤解。
由於患者和家屬均存在“病恥感”,擔心受人歧視,很多家屬不能正視現實,不能面對甚至不敢承認患者患病的事實。人們常抱著僥倖心理,找出各種原因和證據,否認、拖延或掩飾病情,甚至有的明知患有精神疾病,卻避重就輕,不及時就診治療,錯過了最佳診療機會,增加了治療難度,影響治療效果。
但在高壓現代社會,心理生病其實是件很正常的事。身體病了要去看醫生、心理病了當然也要,因此處理精神病,我們首先必須大方坦然地承認這就是一種病。
“精神”怎麼會生病呢?
當我們傷風、感冒了,會流鼻水、喉嚨痛、發燒,這樣我們就會很清楚知道自己生病了,需要看醫生。可是當心情低落且睡不好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有情緒上的困擾,但通常不會認為自己可能生病了(患上某種精神疾病)。畢竟沮喪是一種情緒,是正常生活經驗的一部分。那麼,如何才能判斷我們的精神健康出現問題了呢?
根據2014 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其中定義精神疾病為“一種症候群,病人在認知、情緒調控或行為上有顯著的障礙,且這些障礙反應了精神現象內在所本的心理、生物與發展過程的功能異常。精神疾病常常與社會、職業、或其它重要活動的失能與痛苦有關。但是要注意某些情況雖然也會顯著影響個人的認知、情緒或行為,但是並不屬於精神疾病的範疇。例如面對壓力或失落事件時的反應,如果屬於一般可預期的或社會文化上可接受的範圍,則不是精神疾病。對於在宗教、政治或性的層面上的社會偏差行為,以及發生在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衝突衝撞,除非可以用前述個人的精神功能異常來說明,否則不屬於精神疾病”。
簡單來說,精神疾病就是因心理、生理上異常而導致精神功能障礙。再簡單點說,就是因為我們的“腦”生病了。常見的精神病有抑鬱症、廣泛性焦慮症、精神分裂症、自閉症、社交恐懼症等。
通常情況下,精神疾病主要與遺傳物質、環境因素、神經發展或神經退化,以及與神經傳導物質功能發生問題等相關。一直以來,有很多關於精神病的錯誤猜想。例如,精神病都是假扮出來的、精神病人是咎由自取的、精神病反映懦弱的性格,或精神病是無法醫治的。事實上,精神病是由於腦部不同部位受損所造成的,而目前有各種治療方法可以幫助腦部復原。
遺憾的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瞭解精神健康問題,你或許會發現有人會對你的診斷產生誤解,甚至使用冒犯性的言語對待精神病。期望大家對精神病多一點認識,多一點關懷,少一點誤解,少一點偏見。讓我們共同關注精神健康,擁抱美好生活。
本文由廣東醫科大學螞蟻醫學傳播工作室主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葉馨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