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毛瑟C96是早期自動手槍的傑出代表,雖然採用該槍作為制式武器的國家並不多,但在商業銷售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很多軍人都自掏腰包購置毛瑟手槍作為防身武器,比如青年時代的丘吉爾就曾購買5支毛瑟C96!到20世紀初葉,毛瑟C96已經銷往世界各地,尤其在龐大的中國市場上為毛瑟公司賺取了極為可觀的利潤,這自然引起各路槍企的關注,特別是缺乏自研能力的中小型槍械製造商直接進行逆向仿製,推出各種品牌的山寨版毛瑟手槍,以蹭一波熱度,分一成紅利,而在毛瑟C96的各種仿版中以西班牙製造的最為出名。
■毛瑟C96堪稱一代傳奇經典,尤其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盒子炮”。
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區自古民風彪悍,長期存在以武力爭取獨立的傳統,因此軍火製造業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有很多民營兵工廠,其產品不僅滿足本地需求,還出口國外賺取外匯。這些西班牙民間槍企的產品基本是未經授權、私下仿冒的山寨貨,以廉價取勝,而且他們的商業嗅覺十分敏銳,什麼槍火爆他們就仿什麼,毛瑟C96的熱銷自然使它被巴斯克人盯上了。最早仿造毛瑟C96的巴斯克槍企是位於埃瓦爾鎮的波伊斯特加兄弟公司,於1925年完成設計並投產,最初以ETAI牌手槍的名義推出,後來借用了其他槍商的品牌,命名為“皇家”牌,成為西班牙仿版毛瑟手槍的主力品牌之一。
■波伊斯特加兄弟公司的生產車間,這家公司除了生產槍械外也製造腳踏車等生活用品。
■波氏公司早期仿造生產的ETAI牌仿毛瑟手槍,拍賣價格可達2500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波氏兄弟在仿製毛瑟C96時並非原封不動地直接照抄,而是根據自身定位和市場需求進行改進。原版毛瑟手槍以工藝複雜、價格高昂而出名,其內部零件透過精密咬合組合在一起,槍管和節套元件為一體加工成型,彈倉、槍身和握把同樣由一塊鋼坯銑切而成,對加工精度要求極高。波氏公司作為民間小廠在工藝水平上自然難比毛瑟,簡化工藝、降低成本就成為仿製工作的重心。皇家牌手槍對內部結構做了較大修改,零件透過銷釘固定在機匣上,槍身外露的平頭螺釘也成為有別於原版的重要特徵,此外,槍機橫截面改為圓形而非原版的方形,槍管和節套分別加工完成後再組合起來,加上西班牙勞動力成本低廉,因此皇家牌手槍的售價要比德國原版便宜不少。
■ETAI牌仿毛瑟手槍槍身右側的銘文,從槍身表面的壓痕可以看出做工相當粗糙。
■皇家牌仿毛瑟手槍的槍身銘文,注意其二大一小的螺釘和兩個插銷杆。
和毛瑟公司一樣,波氏公司的仿品主要銷往中國,正處在軍閥混戰時期的中國對毛瑟手槍及其仿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國內兵工廠也有仿製,因此競爭極為激烈。皇家牌手槍的品質不及毛瑟原版,價格相比中國本土仿品也沒有優勢,處於兩難困境,銷量並不理想。為了開啟銷路,波氏公司特意派人前往中國展開市場調查,收集客戶意見,當時中國軍隊比較缺乏單兵自動武器,對連發槍械十分渴求,希望獲得能夠連發射擊的毛瑟手槍。波氏公司迅速把握商機,於1926年推出連發型皇家牌手槍,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全自動射擊的毛瑟C96系列手槍,透過加裝快慢機可在半自動射擊和全自動射擊模式之間切換,毫不意外地贏得了中國客戶的青睞,大受歡迎,銷量相比半自動型號增加了20%。
■波氏公司在1926年推出的連射型皇家牌仿毛瑟手槍,注意槍身左側的快慢機選擇杆。
大喜過望的波氏公司趁熱打鐵,於1929年又設計完成了MM31型手槍,同樣可以選擇射擊模式,但結構上要比早期的皇家牌手槍複雜得多,與德國原版毛瑟相差無幾,槍機也恢復為原版的方形截面,此外還取消了外露的螺釘,使得槍身表面更為平滑,更接近於原版產品,相比皇家牌手槍,MM31型反而更符合山寨仿品的定義,不過其全自動射擊模式卻是當時德國原版所不具備的。MM31型手槍又細分為多個型號,主要區別是彈倉形式。早期的MM31型手槍沿用內建固定彈倉設計,彈容量為10發或20發。固定彈倉需要利用橋夾從上方壓彈入倉,操作不便,20發彈倉裝彈尤其麻煩,需要連壓兩個橋夾,而且20發彈倉的型號體積重量都更大,不便隱蔽攜帶。針對這個弊端,波氏公司推出了採用可拆卸彈匣的MM31型,使用10發或20發彈匣供彈,實戰效能更好。
■採用10發內建彈倉的MM31型仿毛瑟手槍。
■採用20發內建彈倉的MM31型仿毛瑟手槍及其搭配的大號木製槍盒。
■採用可拆卸彈匣的後期型MM31型手槍,有10發和20發兩種彈匣。
MM31型手槍進入中國後很快走俏熱銷,各路軍閥武裝紛紛訂購,著實讓波氏公司大賺了一筆。不過,全自動射擊雖然聽起來誘人,但在使用時暴露出火力持續性差、不易控制的問題,在全自動模式下毛瑟手槍的射速高達900發/分,就算20發彈匣也就1秒多一點就打光了。為此,另一家西班牙槍商於1934年推出可調射速的仿版毛瑟手槍,波氏公司立即跟進,也設計了帶有射速調節器的MM34型,採用氣壓調節裝置,三檔射速可選,最低射速控制在350發/分,改善了連射時的操縱手感,不過這個型號產量很少。在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前,約有10萬支西班牙仿版毛瑟流入中國,而皇家牌及MM31/34型約佔三成,其總產量約33000支,包括10000支MM31型。
■具有射速可調功能的MM34型手槍,注意握把左側的射速調節器和槍管散熱片,這種型號極為罕見。
MM31型手槍的MM字首是Model Military(軍用型)的縮寫,可是在中國銷售時卻被誤認為毛瑟造(Mauser Made),恰如當年德國委員會步槍頂著毛瑟步槍的名頭進入中國,成為“漢陽造”,西班牙人也借坡下驢,自然不願澄清。部分不明真相的中國客戶直接找到毛瑟公司要求訂購連發型C96,結果把德國人整蒙圈了:“我們哪有這款產品?”一查才發現西班牙人乾的好事。為了奪回市場,毛瑟公司果斷出手,來了一波反向山寨,於1930年開發全自動型號,首先由工程師約瑟夫·尼克爾設計,試製4000支,全部銷往中國,但這批槍不夠成熟,故障較多,於是由卡爾·魏斯丁格接手改良,於1932年正式定型,稱為毛瑟M1932速射型手槍,又因為在商品銷售目錄中的序號為712而被稱為毛瑟M712型手槍,而在進入中國後又被冠以“快慢機”、“二十響”等綽號,當然也包括其他仿版速射型。
■安裝10發彈匣的毛瑟M1932速射型手槍,其做工明顯優於西班牙產品。
■安裝20發彈匣的毛瑟M1932速射型手槍,注意彈匣後方的釋放鈕。
毛瑟公司製造的速射型手槍在改進前後最大的外觀差異在快慢機的形狀,早期尼克爾設計的是撥片式,而魏斯丁格改為一個桃形旋鈕,在旋鈕中心有一個圓鈕,只有按下圓鈕才能轉動旋鈕以切換射擊模式,降低了誤操機率。與MM31後期型相同,M1932速射型毛瑟也採用可拆卸彈匣供彈,有10發和20發兩種可選,在彈藥耗盡後同樣可以透過橋夾從彈倉上方裝彈。值得注意的是,速射型毛瑟的槍機尾部有一個凹槽,在拉開後可以卡在擊錘上阻止槍機復進,這樣可以讓射手從容地裝完兩個橋夾的20發子彈,之後再輕拉槍機復位。
■安裝兩款不同彈匣的毛瑟M1932速射型手槍。
■毛瑟M1932速射型手槍的槍機可以用擊錘卡住,以便於裝彈。
毛瑟公司的工藝水準和產能都是西班牙廠商望塵莫及的,M1932型速射手槍問世後迅速佔據了連發型毛瑟手槍的主流市場,在1932年到1936年間生產了約10萬支,其中98000支銷往國外,而中國包攬了其中70000支,部分由國民政府訂購的槍械上還特意打上“德國造”的銘文以便於山寨仿版相區別,剩下的主要銷往南美以及西班牙內戰中的交戰雙方,不知道西班牙人看到德國原版連發毛瑟心中會做何感想。當然,M1932速射型毛瑟手槍的價格仍然一如既往地貴,根據1934年國民政府兵工署的報告,當年採購德造“二十響盒子炮”單價為80元,相比之下轉輪手槍和勃朗寧自動手槍單價為30元,相差了兩倍都不止!全面抗戰爆發後,受到日本的壓力德國停止向中國出口武器,毛瑟公司剩餘的2000支M1932只能出口轉內銷,賣給了當時正缺乏武器的德國黨衛隊。
■加裝木託的毛瑟M1932速射型手槍,這才是該槍最常見的戰鬥狀態。
■1942年在東線作戰的德軍黨衛軍士兵,注意右側計程車兵使用一支加裝木託的毛瑟M1932型手槍。
最後聊聊關於毛瑟手槍射擊方式的話題,在中國有一種說法流傳甚廣,稱中國人創造性地發明了將毛瑟手槍槍身傾斜45度或放平射擊的方法,解決槍口上跳問題的同時還能在連發時獲得掃射效果,增加殺傷面積。其實,這種說法頗有誇大誤傳之嫌。毛瑟C96及其衍生型、仿造型作為早期自動手搶人機功效相當差,重心靠前,握持不便,射擊震動大,不易控制,即使半自動射擊都需要長期練習才能掌握,而在全自動模式下根本無法做到精準射擊,即便斜置、平置槍身也沒有明顯的改進。那麼,中國人為何還要如此使用呢?其真正的用意在於改變拋殼方向,因為毛瑟C96的彈殼垂直向上丟擲,在墜落時可能擊中射手,甚至落入槍膛造成卡殼,而斜置槍身使得彈殼拋向側面,從而避免這種隱患。
■這幅畫作表現了軍閥混戰時期兩名中國士兵使用“盒子炮”進行近戰的場面,打在門邊的子彈似乎表明即使近距離用毛瑟手槍連射也很難控制。
此外,作為速射武器,毛瑟手槍的彈容量太少,並非持續火力的理想選擇,連射精度更是無法保證,因此速射型毛瑟手槍的正確射擊方式其實是加裝木託後做抵肩射擊或依託其他物體射擊,以3~4發點射為主,以提供100~200米內的精確火力,這一點在當年由兵工署出版的槍械使用說明中有明確的記錄。
■正在練習以坐姿抵肩射擊毛瑟手槍的中國士兵,這才是“盒子炮”的標準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