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然型父母到有效型家長2
很多家長會疑惑,因為除了上述行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做。那麼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效型家長的做法。
有一天,小男孩兒從冰箱裡取出一瓶牛奶,可取出後剛走幾步就失手了。將奶瓶掉在地上,廚房更是一片狼藉。他的母親聞聲而來,然而他的母親並沒有發火,沒有說教,更沒有懲罰他。她說:“哦,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的牛奶灑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啦,反正已經灑在地上了,在我們收拾乾淨之前,你想玩一會兒嗎?我想玩牛奶說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結果這位小男孩兒真的玩起了牛奶。
幾分鐘過後,她的母親說:“牛奶是你灑在地上的,也應該由你來收拾乾淨,現在我這兒有海綿、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麼?”這位男孩兒選擇了海綿,他們一起將地上的牛奶收拾的乾乾淨淨。接著他的母親又說:“剛才你拿牛奶瓶,沒拿住,就說明你還沒有學會如何用一雙小手拿一隻大奶瓶。現在我們到院子裡去,在一個瓶子裡裝滿水,看看你能不能發現一個很好的搬運方法,使瓶子不會掉落在地上。”
這位小男孩兒透過反覆實踐,知道要用雙手握住靠瓶口的地方,這樣瓶子在搬運過程中就不會掉下來。這是多麼生動而又內容豐富的一課啊。
這就是科學家斯蒂芬·格論小時候的故事。她在醫學領域的多個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這位著名的科學家,後來回憶說: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他明白了,無需害怕犯錯誤,錯誤往往是學習新知識的開始。科學難題也是在經過一次次失敗的嘗試之後,最終才找到正確解決方法的。斯蒂芬·格論的母親並沒有像自然型父母那樣,爭對錯、談感覺、比高低、論好壞、算輸贏,而是採取了找問題、說行為、講方式、評正負、得雙贏的有效方法。
第一步:找問題。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的牛奶灑在地上。
第二步:說行為。這麼多牛奶灑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了,反正已經灑在地上了。
第三步:講方式。在我們收拾乾淨之前,你想玩一會兒嗎,我想玩牛奶說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第四步:評正負。牛奶是你灑在地上的,應該由你來收拾乾淨。現在我這兒有海綿、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麼?
第五步:得雙贏。剛才你拿牛奶瓶沒拿住,就說明你還沒有學會如何用一雙小手拿一隻大奶瓶,現在我們到院子裡去找一個瓶子裝滿水,看看你能不能發現一個很好的搬運方法,使瓶子不會掉落在地上。
無效的教育是隨意性經驗發揮,有效的教育是有原則的規律影響。我們可能不是天才,但可能是天才的父母。試想愛因斯坦等眾多偉大人物的父母,他們生活中的成就也不過平平。
我們的孩子或許有一個光輝無比的前程,但是我們如何能配合他做事有才,做人有德呢?這就需要我們儘快的實現從自然型父母向有效型家長的轉變。
孩子是因你而來,不是為你而來。創造一個孩子是容易的,塑造一個孩子是不容易的。我們孩子並非我們個人或者家庭的私有財產,他是屬於整個社會的,有自己獨立的一生。有責任心的家長,不是等待而是行動;有智慧的家長,不是抱怨而是學習。只有將願望付儲行動 ,才不會再錯過,不錯過,才能自救而不後悔。只有家長合格了,孩子才能合格。
孩子是因你而來,不是為你而來。這句話真好,就是不想因為自己的普通和平庸影響孩子,不想無效的教育,希望可以有原則的規律影響孩子,希望能透過學習一直做一個有效型的家長。
塑造一個孩子是不容易的,過程漫長,但只需堅持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真的需要做好自己的情緒控制,有好的情緒管理才可以有良好的情緒面對孩子,才能心平氣和的做到找問題說行為講方式,孩子也能更好的情緒來面對正負,並且有責任心的去完成因為自己的失誤造成狼藉,進而得雙贏,讓孩子接受和了解不害怕犯錯,並且反覆試驗避免下次犯錯…
希望每個家長都能注重家庭教育,注重自身成長,願每個父母都是有效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