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閒下無事,百無聊賴之際,打算趁此時機好好的品讀一下古典文學名著來充實一下自己,想著四大名著久負盛名又久經認證,便迫不及待的買來拜讀。
想到便行動,買來四大名著到今天已經大致通讀了兩遍。
別人怎麼看怎麼想,先不旁引,畢竟每個人的所思所想是不一樣的,結合自己的境遇和感悟,逐漸有了一些與以往不一樣的心得體會,在這裡我想說說自己的一些淺見,以資共勉。
萬事萬物都有其多面性,不管如何看待和選擇,擇其善者而從之總是不會錯的。
四大名著有三部是出自明朝,一部出自清朝。
西遊記用最虛幻的言辭講述了最真實的社會,最符合社會邏輯,最具有借鑑意義;三國演義最符合統治者的口味,引導觀眾嚮往大忠與大義,作者很討巧,使之不擔心成為禁書,以便於流通;水滸傳是以一個社會底層失敗者的角度來講述階級矛盾攻與防的演練,用今天的話來說,大方向符合政策,小細節意淫自樂,就是一個關於只能想不能做的心裡活動描述;紅樓夢最垃圾,因為它的成書環境是文字獄最嚴重的時期,其本身就是思想最扭曲最畸形的產物,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地方,至於文詞優美、文學鉅著之類的褒獎溢美之辭,與喜好“三寸金蓮”有異曲同工之處,說白了,無論是作者本人還是喜歡它的讀者觀眾,就是心理變態,實在是找不出它的可取之處。
從楹聯到八股駢文除了賣弄字眼就是禁錮思想,而紅樓夢,首當其衝,相比較而言,同是清朝文學的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也比紅樓夢有意義。
四大(文學)名著,這樣冠名本身就是個錯誤,名著有很多,如果非要冠以四大,不才倒是覺得,山海經、三國演義、西遊記、聊齋志異這四本比較恰當。
應該先看山海經,再看三國演義,然後是西遊記,最後是聊齋志異。這四本稍稍能對得起四大名著這個稱謂。
不看山海經,你就無法知道古人的腦洞有多大,西方的科幻和奇幻在這本書面前,那就是標準的小弟,尤其是英美,根本就沒有文明起源,就更別說什麼文明神話和傳承。
不看三國演義,你就不明白,包括司馬懿在內,整個三國除了內鬥,就是消耗,無論多麼輝煌與精彩,都是失敗者。
不看西遊記,你就不知道,今天你所經歷的,在古代同樣都有上演,在已知和未知面前,基本沒什麼變化。
不看聊齋志異,你就不明白,人性有多麼複雜和多變,人自身的優點與缺點,歷歷在目。
學以致用,是學的目的;
擇善而取,是學的方法;
學有所悟,是學的昇華;
人云亦云,會讓你走向偏激;
客觀公允,才是你經久不衰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