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近期釋出的2021年人均存款資料顯示,遼寧省人均存款100365元,在省級行政區中排名全國第二,僅次於浙江省。從字面上很容易被地理解為“遼寧人並不是沒有錢”,但實際情況是否如此?這個判斷與我們的常識以及直觀感受都是相悖的,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人均存款,首先它是一個平均數概念,這很容易讓人誤解為這個資料表示平均意義上講一個地區有多有錢。同時它又是一個存量概念,即近似於當下的貨幣財富,應該區別於GDP、年收入這一類流量概念(例如2020年遼寧省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738元,在各省份中排在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和山東之後,位列第六)。更重要的是,以貨幣形式儲藏的財富在人均淨資產中僅佔比較小的份額,在經濟發達地區,居民配置資產的方式以房產、汽車、非貨幣金融資產(如股票等)為主,儲蓄存款的主要目的是未來的消費以及預防性需求(如失業、生病等)。以上事實說明,遼寧在即期收入並不高的同時,累計儲蓄卻很高。那麼這背後又意味著什麼呢?我們用下列公式來表示當前貨幣財富的構成。
W:財富 I:當期收入 s:淨儲蓄率 當期收入中沒有進入未來消費的部分
財富值高,可能來源於三個因素,一是n值比較大,二是I值大,三是s值大。遼寧地區的情況能用以上的原因一和原因三來解釋。而恰恰只有原因二(各期收入高)才是我們普遍認為“有錢”的情況。
對於原因之一,即n值大,財富積累期數多,可以理解為地區人口老齡化,年紀大的人在社會人口中所佔比重較大,那麼平均來講,n就會高於其他省份。遼寧人口淨流出明顯,年輕人外出務工,或者大學畢業在省外就業,導致年齡結構老化。舉比較極端的例子,遼寧100人當中有80個退休20個年輕人,廣東100人當中有80個年輕人20個退休,那麼平均積累財富的時間長期數多,在個體收入差距不大的前提下,當然時點財富值要高於其他省份。
對於原因之三,即s值大,儲蓄率高,原因則有很多。第一,跟前款原因有關,人口結構導致儲蓄傾向高,按照F·莫迪利安尼的生命週期假說,以預期壽命安排收入用於消費和儲蓄的比例,年輕時借貸消費,中年收支平衡併產生儲蓄,老年則進入消耗儲蓄階段。年輕人少、中老年人多會導致遼寧地區平均儲蓄裡偏高。第二,經濟疲軟的現實以及對未來相對悲觀的預期導致人們的避險情緒較高,以及受某些客觀因素影響不發工資,因此儲蓄率較高。馬爾薩斯、凱恩斯等西方經濟學的奠基者普遍認為,過度儲蓄對經濟增長不利,居民部門的儲蓄過高直接導致的是消費不足,減少社會需求,導致“消費限制生產”而非“生產限制消費”。從金融機構角度分析,過度儲蓄導致了資金的供給和需求不匹配,資本邊際效率下降(可以理解為由於有效需求不足,導致每新增一單位儲蓄所對應的銀行信貸資產收益率越來越低),金融風險將因此過度集中於銀行部門。這與遼寧地區金融機構風險現狀也是比較一致,金融的現狀,從本質上講,是一箇中長期經濟現象的反映。
因此筒子們,不要被標題黨們輕易蠱惑,要根據現實思考資料背後的真實含義,嚴謹,勇於挑戰,才是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