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詠儀
編輯 | 蘇建勳
36氪獲悉,「迅聯雲」獲過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太盟投資集團獨投(PAG)。本輪融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創新、市場佈局以及風控安全等管理體系建設。
迅聯雲成立於2018年,從發票數字化為核心切入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從而幫助企業基於發票展開一系列的數字化改革。
迅聯雲聯合創始人兼COO陳玉剛表示,迅聯雲的發展邏輯在於以發票驅動供應鏈上下游數字化協同。從底層的“發票資料中心”作為產品起點,到應付/應收賬款流程自動化、再到企業採購協同數字化,從而建立起覆蓋全流程的企業內部業財稅一體化管理系統。在此之上,迅聯云為企業構建基於“結算協同”的數字化供應鏈協同網路服務。
基於這樣的邏輯,迅聯雲當前已經推出四大核心產品,分別為e票聯、e企聯、e薦聯和e安聯。
陳玉剛表示,迅聯雲的業務是基於e票聯為核心,解決的是發票流程數智化和集中管控的問題。e票聯透過稅企智連的發票數字中心,建立企業級智慧稅務共享中心,並提供標準API服務,讓發票的全生命週期都可以得到管理。
一切企業合作活動都可以由發票來體現。因此,基於發票數字化,企業管理對外夥伴的合作關係就順利成章——e企聯則是針對供應鏈上下游(如多級經銷商和供應商等)提供相應的財務供應鏈解決方案,讓應收、應付、結算對賬等業務實現自動化和智慧化。
“比如,對接供應商端,迅聯雲可提供多種應用場景,透過端到端的協同平臺讓供應商能夠在雲上完成智慧對賬、一鍵開票、合規交票、收款通知。”陳玉剛表示。而在企業接入供應鏈網路後,可透過“e薦聯”建立的企業系統平臺和商業協同網路,助推上線企業尋找合適的業務和服務夥伴,釋放資料價值,建立更加廣泛的合作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輪融資後,迅聯雲推出了新業務板塊“e安聯”。
隨著資料安全法、個人隱私保護法等相關條例落地,資料作為資產的重要性,以及未來的權屬分配會成為商業底線。陳玉剛表示,e安聯正是希望讓業務聚焦於應用,讓資料真正安全可控地進行流轉。去年團隊與中科院達成合作,一直從事基於國產密碼技術的相關研究,這一產品是國產密碼技術的應用化和工程化,並構建了完全符合信創標準的數字安全技術國產化方案。
他也補充,e安聯會內嵌到迅聯雲產品中,而對於更高級別的計算和流轉需求,此後迅聯雲也會進一步將其產品化。“以往很多業務數字化的做法是透過平臺得到資料的授信,從而與銀行或其他第三方進行互動,但是這樣會有資料和隱私洩露風險,e安聯正是確保資料資產屬於企業自己的產品。”
迅聯雲自2018年成立以來,就基本選擇了先服務大型企業,當前產品已經可以實現稅企智聯,讓企業系統直接與稅務系統對接。迅聯雲透過技術手段確保資料安全性,真正做到專注業務而不碰下層資料,這讓迅聯雲達成了與多家標杆客戶合作,包括國家電網、航天科技、國家能源e購、華能電商等。
從行業角度,迅聯雲當前也重點服務包括能源、製造業等領域,服務客戶包括西門子、ABB、金佰利等外企,以及長安福特、東風小康、宗申動力等汽車製造類企業,並以他們為核心連線了供應鏈上下游近5萬家經銷商/供應商。
除產品外,中科迅聯還參與了國家稅務總局2020年在寧波開展的首批電子專用發票試點工作,支援試點單位與採購方順利完成了全線上的對賬、交付、歸集、查驗、匹配、入賬、勾選、抵扣等重要環節,形成了完整的電子專用發票全生命週期的管理方案。基於此方案,迅聯雲的服務再一步擴充套件至電子會計檔案、智慧稅務共享服務中心等企業數智化建設。
專票電子化改革改變了發票市場的整體格局,市場化公司能夠參與到服務當中,為迅聯雲這樣的創業公司打開了廣闊的空間。陳玉剛認為,智慧稅務共享中心是推動財稅改革的主要方向,未來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受專票電子化影響,未來市場會更考驗供應商的技術與方案兩方面能力。迅聯雲應用的是金稅四期要求的新技術,這也為公司本身建立了較高的業務門檻。
本輪融資後,迅聯雲將繼續在產品和市場一起發力。在產品層面,迅聯雲將將基於國密演算法的分散式資料庫技術構建異構系統的基礎設施,讓財稅不受限於混合雲或公有云部署。另外,公司的商業化腳步也將會進一步加快,繼續拓展包括能源及高階製造業,發力頭部央企和其他大型企業,佈局全國市場。
相關閱讀
為大型企業提供數字發票服務,「迅聯雲」想為客戶打造全流程供應鏈的協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