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9歲的張佑軒跟隨家長來到城子崖遺址博物館,展廳內人來人往,小朋友的目光被一個色澤光亮、顏色深黑的陶器所吸引,一旁的講解員介紹說,這件文物出土於城子崖遺址,城子崖遺址的發現,推翻了中華文明西來說。
“中國考古聖地”章丘城子崖遺址在20世紀30年代被首次發掘,在這裡,考古人員發現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龍山文化,即所謂中國歷史的黎明期,是中國文明起源路徑上的關鍵環節,在中國考古和歷史研究中均佔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證明以山東為中心的東部沿海一帶,存在著土生土長的中國文化,它以磨光黑陶為典型器物,是與彩陶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系統。
龍山文化的發現和確立為我國古文明“本土起源說”提供了考古學上的確鑿證據,從根本上推翻了中國文化西來說,在中國考古學發展史上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陶器製作是龍山文化時期成就最為突出的手工業之一。城子崖遺址遺存的陶器種類主要有鼎、鬹、盤、豆等,其他還有少量紡輪、矢鏃等非容器類陶器。容器類陶器是飲食烹調所必需的日常用品,它們反映了當時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
“鬹”最早便是在城子崖遺址被發現的,而陶鬹在山東龍山文化時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它有長長的流口、把手和肥大的足部,著名哲學家李澤厚曾作出這樣的詮釋:它的形象並非模擬或寫實,而是來源於生活實用(如便於燒火)基礎上的形式創造。由其三足造型帶來的穩定堅實、簡潔、剛健等形式感和獨特形象,具有高度的審美功能和意義。
陶鬹是先民勞動的寶貴財富和智慧結晶。考古人員在城子崖遺址附近發現的陶釜便足以證明,新石器時代早期,人們逐漸使用“鍋碗瓢盆”來煮或盛放糧食。但因“釜”底不易放置,先民便在陶釜底放置三塊石頭穩固,但石頭並不規整容易引起傾倒,陶釜在加熱後燙手,並且食物倒入碗中時不方便,於是先民為“釜”底燒製支足,在陶釜一側新增把手、將口部拉長再加凹槽製成流口,經過逐步發展,足部又從“實心支足”到“空心袋足”,而容器也完成了由陶釜到陶鬹的華麗轉變。城子崖遺址出土的白陶鬹被稱為“陶器的先祖”,它的裝飾簡練卻不失生趣,宛若仰著脖子正在歡快啼叫、展翅欲飛的鳥兒,專家認為這種特有的仿生與海岱地區的鳥崇拜有關。
這一時期的器物不僅造型優美,而且工藝精湛,既有獨具時代特色的主調,又有在主調統攝下的不同變化,體現了高超的生產技術水平。那時不但已掌握運用輪制技術,而且運用這種技術已相當熟練,陶工藉助飛快轉動的陶輪,把陶土塑製成各種各樣的器皿陶坯,陶輪的轉動快速、平穩而又均勻。採用這種技術製出的陶坯,器形規則、美觀,器壁厚薄一致,並能製出極薄的陶胎。
黑陶是龍山文化時期極具代表性的文物。它是古代陶匠有意識地採用滲碳技術燒製而成的。黑陶的造型多樣,不僅有尖底瓶、罐、盆,還有鬲、豆、杯、鼎等型別。特別是黑陶杯,上方杯身盛酒,下方杯託細長,與紅酒杯有幾分相像。
城子崖龍山文化黑陶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胎薄、光亮、輕巧。薄如蛋殼、標準化程度極高的蛋殼高柄杯則是黑陶中的傑出代表,最薄的蛋殼陶只有0.2毫米,被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最精緻之製作”。山東作為黑陶的發源地,對周邊地區史前文化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依盟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