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大殿
5.1 太和殿
太和殿位於太和門內正北,與中和殿、保和殿前後序列,合稱三大殿,又稱前三殿。三大殿坐落在平面呈“土”字形的寬大臺基之上。臺基上下三重,俗稱三臺,高8.13米,周圍繞以石雕欄杆,欄杆望柱浮雕雲龍、雲鳳圖案。望柱下又有石雕螭首,口內鑿有圓孔,是雨水排洩的孔道。遇有暴雨就會呈現千龍吐水的壯觀景象。利用天然雨水造景,是獨具匠心的藝術創造。
太和殿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規模最大的殿宇。面闊11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達2300多平方米。殿高26.92米,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屬中國古建築屋頂式樣的最高形制。正脊兩端大吻由13塊琉璃構件拼接組成,高340米,重約4.3噸,表面飾以龍紋,又稱龍吻。簷宇四角安有仙人走獸,走獸又稱小獸,般古建築多用奇數,至多不過9個,而太和殿卻安放了10個,為古建築琉璃裝飾的孤例。太和殿簷角的走獸依次排列為龍、鳳、獅子、海馬、天馬、押魚、狻猊、獬牙、鬥牛、行什,與《大清會典》所載有所出人。
太和殿的裝飾與陳設均為中國古建築中的最高等級。梁枋施以金龍和璽彩畫,前簷金步正中7間安六抹菱花槅扇,東西兩側的2間,下為彩色龜背錦琉璃磚飾面的檻牆,上為四抹菱花槅扇檻窗。槅扇絛環板、群板和檻窗絛環板浮雕雲龍,門窗飾以銅婆金飾件。後簷簷步正中3間安槅扇門,形制與前簷相同,兩側則以後簷牆封護。室內飾以龍井天花,正中為向上隆起、如傘如蓋的蟠龍鬥八藻井。藻井上圓下方,高1.8米,井口直徑6米,巨龍盤臥,龍首下探,口銜寶珠,通體髹金,金碧輝煌。
太和殿內上方有匾額,日“建極綏猷”。兩側有聯,曰“帝命式於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通求厥寧”。
太和殿室內正中偏後,置有須彌座式木製平臺,明代稱為金臺。臺上設鏤空金漆龍椅,即皇帝的寶座。1915年袁世凱稱帝將寶座換為高背座椅,原寶座不知去向。1959年,經清史專家朱家溍考證,於庫房中發現已殘壞的原寶座,經過修復,歸安原位。寶座後設雕龍髹金屏風,寶座前設寶象、甪端、仙鶴、香筒各一對。平臺前臺階間設兩對香爐。
平臺兩側的6根金柱採用遍體貼金的渾金做法,用瀝粉貼金工藝於每根金柱上各繪一條巨龍,伴以雲紋襯托,其下飾以海水江崖,烘托出巨龍的磅礴氣勢。
太和殿內還陳設有兩對龍櫃,左右各一對。明人曾在殿內陳設8個龍櫃,由於屢遭火災已不復存在,現存龍櫃為清代乾隆年間遺物。龍櫃分為上下兩截,正面對開櫃門,浮雕雲龍紋飾。太和殿前有寬闊的月臺,正面石階三出,分層陳設18個銅鼎。月臺上陳設有日晷和嘉量。日晷是古代計時器,利用太陽照射的方位,透過指標投影來表示時間;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月臺上還陳設有銅龜、銅鶴,龜鶴被認為是長壽的動物,以此象徵江山永固。每當皇帝駕臨太和殿,殿內的寶象、用端、仙鶴、香筒、香爐等一齊點燃檀香,殿外的銅鼎和銅龜、銅鶴內同時點燃松柏枝和檀香,殿內外菸霧繚繞,增添了神秘和威嚴的氣氛。
太和殿初名奉天殿,始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次年四月即遭雷擊起火焚燬。至正統五年(1440)興工重建,正統六年(1441)建成。嘉靖三十六年(1557)又毀於雷火,當年重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九月建成,更名為皇極殿。萬曆二十五年(1597),歸極門(今協和門)失火,延及皇極殿。萬曆四十三年(1615)重建,天啟六年(1626)建成。清順治二年(1645)重修,改名太和殿,次年建成。康熙八年(1669)重修太和殿,當年完工。康熙十八年(1679),太和殿又遭火毀。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將兩山明廊改為夾室,形成11間格局。康熙三十六年(1697)建成。乾隆三十年(1765)曾有重修。當今所見太和殿,基本保持了康熙年間重建時的規制。
太和殿是明清兩代舉行盛大典禮的場所,凡皇帝登極、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以及元且(春節)、冬至、萬壽(皇帝生日)三大節,皇帝都要在此接受朝賀,並在此賜宴。明永樂十九年( 1421)
正月初一,北京宮殿啟用,永樂 太和殿內景皇帝就在此接受朝賀,大宴群臣和外國使者。明代規定三大節日均在奉天殿舉行筵宴。四品以上官員的宴桌設在殿內,五品以下官員在東西兩廊。
清代賜宴,在承繼明代規定的基礎上又有所改變。除按規制陳鹵簿外,在殿外增加中和清樂和丹陛清樂。王公和一、二品官員在太和殿內,二品以上的世爵等在殿前月臺上,三品以下官員和外國使臣在院內東西廊下。
舊制新進士殿試於太和殿兩廊,乾隆五十四年(1789)始改在保和殿考試,但傳臚必於太和殿宣名。
太和殿前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廣場,面積達30 000餘平方米明清兩代遇有大朝會和慶典,在殿內外、庭院中要陳設皇帝鹵簿中和韶樂、丹陛大樂等,文武百官列隊立於廣場御道兩側。按正從一品至九品,每側18列,明代在奉天門前,用木牌作標誌清代改用銅範,形如山形,稱為品級山。
太和殿廣場東西兩側,聳立有高大端秀的體仁閣和弘義閣。兩閣形制相同,外觀兩層,內有夾層,實為3層,面闊9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廡殿頂。
體仁閣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稱文樓,嘉靖時改名文昭閣,清順治初改稱體仁閣。順治三年(1646)重修,乾隆四十八年(1783)毀於火,當年重建。明代曾在此存放《永樂大典》清康熙十七年(1678)在此首開博學鴻詞科,蒐羅遺逸,纂修《明史。乾隆時曾在此供奉清初三帝御容,甲冑及金冊寶、玉冊寶,後作為內務府緞庫。
弘義閣在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後稱武樓,嘉靖時改稱武成閣。清順治初年改名弘義閣,順治三年(1646)重修,清代用作內務府銀庫。故宮博物院成立以後,太和殿用作原狀陳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 弘義閣 布無條件投降。10月10日,北平戰區受降儀式在故宮太和殿廣場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