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讚美一個人用“文質彬彬”來形容。“文質彬彬”的大體意思也是廣為人知的,那麼,大家知道四個字中每個字的意思嗎?啥是“文”?啥是“質”?啥又是“彬彬”?接下來,讓愚夫帶你瞭解“文質彬彬”的秘密。
“文質彬彬”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一書中,原文是這樣的,“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的外在超過了他內心的品質,那麼這個人就顯得沒內涵;而如果他的外在配不上他的內心,那麼這個人就曉得野蠻而無禮貌。只有當一個人的外在和內心各佔一半的時候,這個人的行為表現才能像一個君子一樣。
按上以上理解,“文質彬彬”的“彬彬”就要理解為“一半一半”,“彬”就為“一半”。實際上,“彬”沒有“一半”的意思,不過卻有“分開”“扳開”的意思。那麼,“彬”是如何具有“分開”“扳開”的意思的呢?這就又要用到我們的古音學知識。在先秦古籍中,“彬”字經常和“份”“頒”等分聲字通假。“文質彬彬”一詞,在不同的古籍版本中,就有寫作“文質頒頒”的。“頒”從頁分聲,凡是分聲字,往往具有“分開”義。因此,“彬”就有了“分開”義。“文質彬彬”的意思就是“文”和“質”分開,也就是各佔一半。
以上討論了“文質彬彬”中“彬彬”的意思。實際上,古人在註釋《論語》的時候早就知道了這個秘密,只是語焉不詳而已。把“彬彬”理解為各佔一半,放入原文中文從字順,可見我們的理解很合理。因此,今後我們在閱讀古書的時候,一旦遇到不好理解而用常理無法解釋的時候,就要考慮是不是通假,看看字的古音。當然,亂用通假也是閱讀古籍的一大弊端,如何取捨,要看個人素養了。[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