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1938年4月的某一天,毛主席收到了一封匿名舉報信,指責延安總部的供給部在接待國民黨將領時,宴請的規模和費用嚴重超標,在經濟條件當時極為困難的“紅都”延安,這是很明顯的腐敗和浪費行為,要求嚴肅查處,毛主席閱後笑了:“客人是我毛澤東請的,罵供給部毫無道理嘛”。寫舉報信的同志一定不清楚,這次宴請是毛主席出於統戰需要,親自特批了50元經費操辦的,而客人正是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兼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陸軍中將加上將銜的衛立煌。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衛立煌是利用去西安開會之機,特地繞道造訪延安的,作為一名當年“圍剿”紅軍很是賣力的蔣系悍將,這個轉變來自於跟八路軍在山西共同抗日期間的耳燻目染,因此對我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所在地的延安,充滿了一探究竟的好奇。他由此成為第一個訪問延安的國軍高階將領,而我方也給予了熱情和高規格的接待,不僅組織了相當長的軍民隊伍夾道歡迎,沿途還張貼了“歡迎衛總司令到延安”的標語。

在二十里堡八路軍後方醫院,衛立煌還專程探望了未來在東北的對手、負傷的八路軍第115師師長林彪,因為臨行前忘記準備了禮金,衛立煌見面後感覺特不好意思,一個勁追問林彪需要些什麼。最後林彪推辭不過說部隊缺乏彈藥,衛立煌當場答應撥發八路軍步槍子彈100萬發、手榴彈25萬枚和牛肉罐頭180箱,並且在一個月後果真兌現了承諾。後來因為跟八路軍過從甚密,衛立煌還被老蔣軟禁在峨嵋山“閉門思過”。

尤其是衛立煌主持東北軍政期間,作戰消極,應對失措,據此許多歷史愛好者認為衛俊如肯定是一個“最大的臥底”,在這裡,可以很負責任地說:他肯定不是,他從來就不是什麼臥底!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一、老蔣為什麼選擇衛立煌接手東北的爛攤子?

抗戰勝利後為接收東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設立了“委員長東北行營”,下設主管軍事和作戰的“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分以熊式輝和杜聿明為首腦。在東北我軍沒有完成整合的1946年到1947年初,杜聿明率領一批精銳美械部隊很是猖狂,林彪被迫一退再退,主力部隊直到撤至松花江右岸才站穩了腳跟。

然後就是三下江南和四保臨江,東北民主聯軍逐漸轉守為攻,杜聿明由於兵力不足只能疲於應付,而嚴重的腎病又使他不堪重負,最後不得不在北平動手術摘了個左腎。到1947年我軍的夏季攻勢以後,東北蔣軍在戰略上完全處於被動狀態,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杜聿明,前有老蔣失信沒有及時增派援軍,後有熊式輝大肆貪腐造成民心盡失,面對精於算計的101和日漸強大的東野,杜聿明能夠撐住局面沒垮臺,已經是異數了。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杜聿明劇照)

但是老蔣卻不滿意了,認為東北諸將並沒有盡心,而他的頭號心腹陳誠因為在華東戰場瞎摻合招致慘敗,主動請纓前往東北改變局面(同時也給自己挽回些顏面),一體替換熊式輝和杜聿明,獲准,於是陳誠帶著羅卓英等心腹就任“東北行轅主任”,時間是1947年8月1日。就戰術水平而言,陳誠在101面前更是小白,所以僅僅五個月就支撐不住了,隨著1948年元旦新編第五軍20000餘人被全殲,陳誠撒手不幹已成定局。

東北蔣軍的主力要麼是駐印軍、要麼是滇西反攻部隊,總之大部分是中國遠征軍的所屬部隊,而杜聿明曾經代理第一期遠征軍司令長官、陳誠是第二期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在派系林立的蔣軍內部,這是必須考慮的軍界身份。因此陳誠在打算跑路之前,也像1943年底一樣,再次舉薦了第二期中國遠征軍次任司令長官衛立煌接手東北軍政,老蔣只能同意,而衛立煌百般不情願,卻又得考慮老蔣的強令和陳誠的面子,終於還是來了。



(陳誠劇照)

二、遼瀋戰前敵我雙方兵力部署的基本情況。

衛立煌到任後那是一頓忙活,還利用關係請來美軍顧問團長巴大維將軍視察,期間參觀了瀋陽守軍的諸兵種聯合演習,巴大維表示演得不賴,認為東北蔣軍還能撐一陣子,當即允諾提供十個師的美械裝備,衛立煌聞聽非常高興,私下裡對第49軍軍長鄭庭笈說過:“十個師的裝備來到就好辦了”。在巴大維的協調下,美軍運輸機從1948年6月起,不斷將軍火和糧食運抵瀋陽和錦州,到遼瀋戰役打響前,衛立煌所部已經得到了四個師的美械裝備(主要是輕武器)。

衛立煌還大肆徵兵補充部隊,以及監督修建瀋陽地區的永備工事,如此之賣力備戰,你還說他是什麼臥底嗎?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截至1948年9月初,也就是林彪大軍揮師南下北寧線之前,東北蔣軍的佈防情況是:“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副總司令廖耀湘率第八、第九兵團駐瀋陽,共計八個軍24個師又3個旅約30萬人;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官鄭洞國,率兩個軍6個師又3個旅約10萬人,困守長春(實際兵力已不足7萬人);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前進指揮所主任範漢傑,率第六兵團以及配屬部隊四個軍14個師約15萬人,駐守錦州、葫蘆島、山海關一線。

說明一下,黃埔一期的鄭洞國兵團下轄新七軍(以新一軍新38師為基幹組建起來的)和第60軍,屬於中央軍加滇軍的混編模式,其中新七軍戰鬥力還是蠻強的,頂住了東北野戰軍兩次大規模進攻。黃埔一期範漢傑的部隊也是中央軍加滇軍的混編模式,但錦州守軍盧浚泉第六兵團卻主要是滇軍。而瀋陽的廖耀湘第九兵團為中央軍王牌部隊,下轄新一軍、新六軍、第71軍、第49軍和青年軍207師(軍級)等嫡系部隊,周福成第八兵團則是以東北軍餘部第53軍為主,另附第52軍和若干地方武裝。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三、衛立煌為什麼不肯傾巢出動救援錦州?

《大決戰》電視劇對衛立煌的刻畫有點水了,作為中原大戰期間蔣軍的“五虎上將”之一,衛立煌的軍事眼光和指揮能力絕不是菜鳥級別,甚至不輸於黃埔生杜聿明,因為衛立煌從追隨孫中山加入粵軍時代起,就因作戰勇敢和善於指揮而屢獲升遷,實戰經驗之豐富,絕非黃埔生可以比擬。但是在率主力出瀋陽的這個問題上,衛立煌從一開始就跟老蔣有原則性的分歧,時間還早在遼瀋戰役打響之前。

1、衛立煌已經認識到蔣軍野戰能力不足。

透過1947年東北野戰軍發起的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以及陳林達新五軍被全殲的公主屯戰役,衛立煌堅持認為,東北蔣軍已經完全失去了跟東野在野戰中抗衡的能力,兵力相近時不成,現在兵力劣勢更不成,基本是“出門就得死”。而陳明仁率殘缺之71軍據守四平成功的經驗,以及東野連續攻擊長春的失利,又使衛立煌產生錯誤的判斷:那就是以重兵堅守糧彈充足的大城市,林彪就對其無可奈何。

東北野戰軍的1947年冬季攻勢結束以後,林彪就已經考慮在何時何地與東北蔣軍展開戰略決戰的問題,當時東北絕大部分地區已經解放,根本沒有小仗可打,只能在長春、瀋陽和錦州三個地區中選擇一個目標。而衛立煌採取的儲存實力、堅守不出的策略,使東野在運動戰中殲敵的機會很難找到,所以林彪最終選擇了攻打長春。某種意義上,衛立煌的“死守”戰法確實使東北戰局一度呈僵持狀態,也不是沒有一點可取之處。

2、衛立煌所部防守的不僅僅是瀋陽城。

這一點許多歷史愛好者未必清楚,實際上,衛立煌直接指揮的這30萬人並不都一窩蜂擠在瀋陽城內,當時蔣軍控制的是以瀋陽為中心的一個城市防禦圈,包括瀋陽、鐵嶺、撫順、本溪、遼陽和新民等,上述城市有的產煤、有的產糧、有的產鋼,再加上當年奉軍、日軍留下來的瀋陽大型兵工廠,只要能夠解決糧食的問題,按衛立煌的推算,這個城市防禦圈撐上個一年半載那是沒有問題的,然後夢想國際形勢變化云云。

比如遼瀋戰役最後階段從營口逃脫的劉玉章第52軍,其原駐地就是遼陽城,但是如果衛立煌以主力甚至大部兵力出動援錦,意味著將因兵力不足而放棄上述若干城市,那麼這個城市防禦圈體系將不復存在,到最後就是非但出援部隊要倒黴,連瀋陽都保不住了。衛立煌的態度很明確:林彪主力遠在北滿還沒有發起遼瀋戰役時,瀋陽蔣軍撤往錦州都充滿危險,現在東野大軍雲集遼西,讓我傾巢出援與送死何異?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3、出瀋陽奔錦州的遼西地形於蔣軍非常不利。

對這個作戰區域的地形,筆者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基本都實地考察過。如今從瀋陽到錦州的高速公路全程260公里,大約耗時三個半小時,然而在當年這500多里可是挺遙遠的行軍距離,蔣軍並未完全實現摩托化,以步兵急行軍每日上線80裡計算(蔣軍最多這個水平了),無論是衛立煌全軍出動還是廖耀湘的“西進兵團”,爬到錦州城下至少要耗時一週時間,範漢傑所部能否堅持一週呢?從衛立煌、趙家鑲到廖耀湘,沒有一個心裡有底的。

巨流河、遼河與大淩河的水系縱橫,讓蔣軍的重灌備行動至為吃力,對此,廖耀湘曾毫不客氣反駁“總統府戰地督察”羅澤闓說:“在這種情況下,應由關內迅速增兵葫蘆島,直接解錦州之圍,因為那裡距離較近,後方安全側翼可靠,補給無問題。瀋陽部隊應待葫蘆島和錦州部隊會師後,才能夠西進與東進部隊會合,共同打通沈錦交通。

瀋陽主力如單獨西進,背三條大河,側敵前進增援錦州,更有被節節截斷、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危險”!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4、衛立煌特別擔心林彪實施“圍點打援”戰術。

西柏坡看問題的角度,跟林羅劉顯然是不在一個層面上,更著眼於全國戰局的高度,如果按東野首長們的意見果真打下長春,則證明了東野已經具有強大的攻堅能力,那麼對於瀋陽的衛立煌來說,反而等於卸下了包袱並且丟掉了幻想,也許真的會不顧一切撤往錦州。如此45萬敵人合兵一處,與華北敵人連成一片,依託明代的“寧錦防線”屬地向北防禦,將極大影響解放戰爭的程序,因此西柏坡高瞻遠囑地指出,東北野戰軍的秋季攻勢(遼瀋戰役)必須先打錦州。

主席特別囑咐林羅劉要確立兩個決心:“一,確立攻佔錦(州)、榆(山海關)、唐(山)三點並全部控制該線的決心;二,確立打你們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即在衛立煌全軍來援的時候敢於同他作戰”!也就是說,西柏坡對於衛立煌傾巢出動的可能早有判斷,同時要求東北野戰軍對此必須有敢戰的決心和相應的預案,所以老蔣認為衛立煌主力西援就能改變戰局的觀點,簡直就是一廂情願,此項早在我軍將帥的預料之中。

遼瀋戰役的開端是“攻點阻援”,以首先攻克錦州為要,而如果衛立煌當真全軍出動,那就變成了“圍點打援”,林彪一直苦求與敵人決戰而不得,既然送上門來豈有放過的道理?對此,衛立煌的戰前判斷一點沒毛病。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四、林彪為應對衛立煌全軍出動早已落子佈局。

在東野最初的作戰方案中,林彪動用了最精銳的1縱、2縱、5縱、6縱、10縱和若干獨立師共25萬大軍,置於瀋陽以南和西南地區,目的就是為了監視和阻擊衛立煌集團,否則為了對付廖耀湘一個西進兵團11萬人,有必要殺雞準備這樣的“牛刀”嗎?這已經充分說明,林彪對衛立煌全軍出動是有思想準備和戰前部署的,以東北野戰軍的強大戰力,瀋陽全部守敵也絕不是這25萬解放軍的對手,全殲也許未必做到,想打通道路增援錦州完全是痴人說夢。

林彪同時以3縱、4縱、7縱、8縱、9縱、11縱和炮縱主力共33萬大軍,作為攻錦突擊集團並附阻擊葫蘆島敵54軍增援的任務,再加上圍困長春的12縱附若干獨立師9萬餘人,東野68萬野戰部隊全部就位。當然,正是因為預防衛立煌集團的大舉出動,東北野戰軍的兵力使用也達到了緊繃繃的狀態,由此造成敵人突然增兵葫蘆島加強“東進兵團”之際,林彪的戰役決心一度有所動搖。

解放戰爭中我軍的情報工作非常到位,老蔣在忙活什麼,衛立煌怎麼做的,西柏坡幾乎是一清二楚,期間早已洞悉衛立煌絕不敢傾巢來援,至多需要阻擊廖耀湘一個兵團,因此在一番插曲後,林彪最終堅定了戰役決心,並將原用於瀋陽方向的1縱、2縱調往錦州地區。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五、遼瀋戰役的決心是“將衛立煌全軍就地殲滅”。

《大決戰》電視劇關於遼瀋戰役的劇情,近乎呈現出這樣一個主題:東北蔣軍在遼瀋戰役中的失敗,是由於衛立煌不聽調遣,拒不出兵援錦造成的,那麼,假如衛立煌置瀋陽城市防禦圈於不顧,率領全部30萬大軍傾巢出動增援錦州,真的就能改變戰局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此可能發生的情況,林彪提早有著深度的籌謀,如果衛立煌真的這麼幹了,那麼最先被消滅的一定是這30萬人馬。

戰役正式打響後,為了監視和鉗制瀋陽衛立煌集團,林彪部署萬毅的5縱、黃永勝的6縱(欠一個師)、梁興初的10縱、李天佑1縱的第1師,以及一個獨立師、一個騎兵師共12個師約14萬人機動於瀋陽外圍,同時增調原來負責圍困長春的鐘偉第12縱隊南下,使瀋陽至錦州之間的兵力達到17萬人以上,兵力已經超過了廖耀湘的“西進兵團”。換句話說,如果廖耀湘僅以一個兵團11萬人的力量單獨向西南馳援錦州,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廖耀湘劇照)

如果衛立煌棄瀋陽於不顧,以全部30萬兵力出援呢?且不說蔣軍捨不得倉庫裡儲存的大批糧食彈藥,也不說幾條大河的層層阻隔,只要出現這種情況,林彪可以迅速變陣,從攻錦前線抽出有力部隊,把遼瀋戰役的第一榔頭直接敲在衛立煌頭上。因為在錦州前線,東野是以六個主力縱隊加炮兵縱隊27到28萬大軍,包圍著範漢傑的不足10萬守軍,其中正規軍僅有六個師。兵無常法,敵變我變,這樣的預案林彪早已成竹在胸:以最快速度把攻堅戰變為真正的“圍點打援”。

看懂了嗎?假使衛立煌以瀋陽全部兵力來犯,東野只需動用三個左右的縱隊繼續包圍錦州,然後調集另外三個主力縱隊和炮兵縱隊迅速北上,可以在短時間內在黑山、大虎山一線集中八個縱隊(含炮縱)近40萬大軍尋殲衛立煌集團,這也是林彪求之不得的野戰良機。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軍事常識:衛立煌的30萬人不都是可戰之兵,其中包括相當數量的地方保安部隊、後勤部隊和特種兵部隊,能打的有20萬冒頭就算不錯了。

注意東北野戰軍的戰役決心,1948年9月3日,林羅劉曾經致電西柏坡堅決表態:“ 決置長春與瀋陽守敵於不顧,確立攻擊並控制錦州的決心,確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將衛立煌全軍就地殲滅!” 既然是擬將衛立煌“全軍就地殲滅”,又怎麼可能真的害怕衛立煌“全軍來援”?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六、廖耀湘兵團西進彰武正是畏懼東野的“圍點打援”。

作為瀋陽守敵中最有軍事實權的第九兵團司令官廖耀湘,其實早就認可衛立煌的戰略預判,早在遼瀋戰役打響之前,廖耀湘先後二次代表“東北剿總”到南京面蔣,中心意思就是請求老蔣收回成命,瀋陽守軍不宜南撤錦州。廖耀湘在東北已經跟我軍打了兩年多,掌握第一手戰場實際情況,深知對手在1948年的強大和可怕,在他看來,30萬瀋陽守軍攜帶大批輜重撤向錦州,是一次極其危險的致命旅程,搞不好就得在半路上全軍覆滅。

遼瀋戰役打響後,面對老蔣親赴瀋陽當面下達的死命令,衛立煌可以陽奉陰違,黃埔六期生廖耀湘可是不敢違拗的,畢竟是黃埔嫡系。於是硬著頭皮率領以第九兵團為基幹組成的“西進兵團”,於1948年10月11日磨磨几几開出了瀋陽前往增援錦州。要知道,錦州在瀋陽的西南方向,然而廖兵團卻一路向西,於次日攻佔了今屬阜新市的彰武,也就是東野從北滿向遼西運輸作戰物資的鐵路重要節點。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在廖耀湘全面佔領彰武之前的幾分鐘,東野後勤部門最後一輛編號為3005次的火車,拉載1700噸彈藥衝過混戰中的彰武車站,安全到達錦州前線,這也是東野攻錦集團最後一次收到鐵路上的補給(以後黃克誠組織人力從內蒙繞道前送物資)。廖耀湘為什麼耍猾頭不願意直接南下呢?當然也是畏懼成為林彪的靶子,拖拖拉拉直到10月13日才爬到新立屯,而此地距離錦州仍然有300餘里,由此看出廖耀湘的真實目的:觀望!

在衛立煌和廖耀湘看來,只有葫蘆島的東進兵團與範漢傑守軍完成會師後,才能夠實施所謂的“東西對進”,畢竟葫蘆島距離錦州只有30餘公里,所以東野的塔山防線不破,廖耀湘兵團絕不可盲目地單獨南下。廖耀湘率部出動之前,衛立煌曾經拉著他去見代表老蔣督戰的顧祝同,一番陳情後憤怒地說:“我寧願不幹,也決不願再使瀋陽主力單獨出遼西”!因此廖耀湘的觀望是必然的,一要看範漢傑守城情況如何,二要看侯鏡如在塔山方向進展如何。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我們不妨計算一下,東野10月15日下午便勝利解放錦州,廖兵團即便真心增援,從新立屯出發兩天時間能爬完300多里嗎?開玩笑。同時我們也應該因此特別注意到,塔山阻擊戰的極其重要性,它不僅阻止了侯鏡如東進兵團接近錦州的企圖,還直接影響著廖耀湘西進兵團的態度,對遼瀋戰役的全域性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塔山失守,廖耀湘必全力殺向錦州方向。特別要讚一句,英雄的塔山,英勇的4縱指戰員!

顧祝同說必須執行“總統”的指示,衛立煌激動地說:“不能單獨出遼西,這是真理!單獨出遼西,一定全軍覆滅,你不信,我兩個打賭,劃十字(意思是寫軍令狀畫押)”!歷史事實是,衛立煌並非什麼我軍的“神助攻”,而是根據自己對戰場形勢的判斷,在瀋陽守軍是否南下增援的問題上,與老蔣有著根本上的分歧,這與蔣軍的派系矛盾無關,更與其本人的政治立場無關,是單純的戰術思想和戰役指揮之爭。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七、廖耀湘出瀋陽加速了東北解放戰爭的程序。

歷史是不能假設的,但不影響正確的推論,如果瀋陽守敵之骨幹力量第九兵團沒有出援,或者廖耀湘不是因為三個上司(老蔣、老衛、老杜)的不同命令而猶豫不決,能夠及時逃回瀋陽,那麼在錦州和長春解放以後,面對衛立煌30萬大軍固守之瀋陽,東北野戰軍肯定要頗費周章並且要付出相當代價,才能夠肅清東北全境之敵。新一軍、新六軍在野戰中因為失去指揮放了羊,但若是憑險堅守,消滅這兩支王牌軍絕非易事,這是軍事常識。

然而一旦廖耀湘兵團在黑山、大虎山一線被全殲,東野乘勢解放瀋陽之戰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從10月30日發起總攻到11月2日生俘第八兵團司令周福成,完全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期間真正有所頑抗的僅僅是青年軍第207師一部,如果新一軍、新六軍、第71軍等中央軍嫡系部隊參與守城的話,東野的攻城之戰不可能如此順利,東北全境解放仍需時日,也會間接影響平津戰役和淮海戰役的程序,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就這一層來說,衛立煌顧忌自己的軍事聲望,同時避免承擔東北失敗的責任,從而企圖以死守來拖延戰爭程序的設想,雖然最後肯定擺脫不了失敗的命運,但還是要比老蔣輕率的“錦沈會戰”構想要實際得多。所以,一味指責衛立煌抗命才帶來的失敗後果、以及刻意貶低其軍事才能,都是不客觀的歷史態度。

八、衛立煌將軍的結局更要正確地看待。

民國曆史上的粵軍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特別的“排外”,也由此造成這支地方軍隊難以形成大的氣候,而老蔣和衛立煌都屬於早期粵軍中的“外來戶”,一個浙江人一個安徽人,在粵軍中頗有同病相連之感,私人關係其實是相當可以的。在孫中山逝世後,衛立煌視老蔣為正統的接班人,致力擁護,而老蔣也因為衛立煌實戰經驗豐富,經常邀請他到黃埔授課,所以衛立煌雖非黃埔教官出身,卻完全可以劃入嫡系將領範疇(關係比八大金剛當然要遠一些),稱為“嫡系中的雜牌”都未必準確。

衛立煌思想的轉變始自華北抗戰時期,隨著與八路軍交往的深入,以及對蔣政權腐敗的深惡痛絕,對老蔣的忠誠逐漸動搖。在軍統戴笠的不斷告密和挑唆下,老蔣還一度解除了衛立煌的兵權,這讓兩人之間裂痕增大,所以抗戰勝利後衛立煌遠赴歐洲“考察”,就是不想趟內戰的混水。然而作為老牌的國民革命軍將領,以及老蔣的相招和陳誠的相邀,他仍然沒有忍住所謂“建功立業”的誘惑,最終踏上了黑土地成為101的軍事對手。但他一不是臥底,二也不是草包,只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罷了,三大戰役期間,那麼多蔣系名將,哪個討著好了?

衛立煌逃離瀋陽的飛機,也不是什麼自己弄來的,電視劇《大決戰》在這個細節純屬杜撰,那架飛機是經杜聿明提議、經老蔣批准、由空軍副總司令王叔銘從北平直接派出的,目的就是不能讓東北蔣軍的最高指揮官成為解放軍的俘虜,否則丟人丟大發了。但是老蔣餘怒未息,遂於11月26日釋出命令:“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遲疑不決,坐失戎機,致失重鎮,著即撤職查辦”,軍統特務從此開始監視衛立煌的一舉一動。而月餘之後,在西柏坡釋出的43名國民黨戰爭罪犯名單中,衛立煌的名字赫然位列第28位!

衛立煌也知道徹底失去了老蔣的信任,下場一定並不美妙,於是趁老蔣第三次下野特務監視比較鬆懈的機會,逃離南京經上海轉赴香港,1955年再經澳門迴歸大陸。至於他棄蔣傾共的真實內情,在1955年《告在臺袍澤朋友書》的親筆文章中寫得非常清楚:

衛立煌全軍出援,就能改寫東北蔣軍失敗的結局?林彪早有精心部署

“東北之戰,完全由蔣三到瀋陽親自主持策定,雖經各將領一致陳述意見,認為不可,但蔣一意孤行,終至全軍覆滅,事後乃向部下諉卸責任,誣為系我失職,派憲兵特務將我監視於南京私邸,我同其共事三十餘年,他都肯做出這等喪心病狂、倒行逆施、背信棄義、陷害部屬的事情來,諸位還不及早警惕嗎”?

1956年4月,主席在《論十大關係》中指出:“像衛立煌、翁文灝這樣的有愛國心的國民黨軍政人員,我們應當繼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也是最高等級的蓋棺定論,所以說,對衛立煌將軍最準確的評價,應該是“愛國將領”四個字,與其他無涉。《大決戰》用趙亮來出演衛立煌,是形似而神不似,完全淪落為丑角,而至於蔣軍在遼瀋戰役中大敗之責任,推在衛立煌身上也是缺乏軍事專業水平的表現,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也。

1960年1月17日凌晨,衛立煌將軍因病逝世,年64。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7-16

相關文章

朱德推薦林彪當援越抗法參謀,為何毛主席卻反對:林彪最不適合?

朱德推薦林彪當援越抗法參謀,為何毛主席卻反對:林彪最不適合?
1950年,越南反抗法國殖民者的戰爭逐漸白熱化,胡志明向中蘇求助,我黨中央決定派遣軍事顧問支援越南人民,但總參謀的人選成了最大的問題,朱德向毛主席推薦了林彪,但毛主席卻說他最不合適,最終決定由周總理推 ...

解放戰爭最大的圍殲戰,林彪殲敵5個軍,討還四平戰役的兩筆血債

解放戰爭最大的圍殲戰,林彪殲敵5個軍,討還四平戰役的兩筆血債
領袖的意志.將帥的決心 "確立打你們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即在衛立煌全軍來援的時候敢於同他作戰." 這是毛主席於1948年9月6日發給東北野戰軍司令部的一封電報中的一段內容.林 ...

林彪坐擁百萬大軍,為何因四師援敵打退堂鼓?東野兵力已用到極限

林彪坐擁百萬大軍,為何因四師援敵打退堂鼓?東野兵力已用到極限
遼瀋戰役的焦點陣地塔山村,其實最初是掌握在敵人的手裡,守敵為範漢傑東北剿總"錦州前進指揮所"所屬的暫編第62師,這支部隊原屬新六軍,後來又就近劃給第54軍指揮.1948年9月12日 ...

遼瀋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和淮海戰役中的徐東阻擊戰,哪個難度更大

遼瀋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和淮海戰役中的徐東阻擊戰,哪個難度更大
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是我軍建軍以來也是國內革命戰爭中規模最大的3場戰役,戰場地域之廣.參戰人數之多.作戰樣式之複雜對於我軍來說也是前所未有. 遼瀋戰役前,擁兵百萬的林彪對於毛主席制定的&quo ...

淮海戰役中,國民黨如果全盤採納杜聿明的計劃,將會發生什麼?

淮海戰役中,國民黨如果全盤採納杜聿明的計劃,將會發生什麼?
1949年1月10日,安徽省陳官莊,一個風雪交加.滿目瘡痍的地方.兩個身穿國民黨軍軍服的人被兩名解放軍押到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的一處駐地.經過一番審問,4縱的幹部們吃驚的發現,這兩個俘虜中其中一位是國民 ...

林彪下令主動放棄塔山,杜聿明為何不敢乘勢追擊?遼西大捷凱歌來

林彪下令主動放棄塔山,杜聿明為何不敢乘勢追擊?遼西大捷凱歌來
1948年10月26日的清晨,正準備對塔山陣地重新發動進攻的蔣軍"東進兵團"偵察分隊,突然感覺陣地上的解放軍似乎已不知去向,猶豫半晌後,少數蔣軍士兵終於壯著膽子衝進了塔山村,發現我 ...

四野最可惡的叛徒,叛變後成蔣軍少將!二野將其活捉後被處決

四野最可惡的叛徒,叛變後成蔣軍少將!二野將其活捉後被處決
四野最可惡的叛徒,叛變後成蔣軍少將!二野將其活捉後被處決 解放戰爭中,東北解放軍(四野)在我軍各戰區當中實力最強,到1950年上半年總兵力達到驚人的150萬人,蔣軍聽到"戴狗皮帽子" ...

杜聿明到底是什麼水平就成了蔣匪軍的救火隊長?

杜聿明到底是什麼水平就成了蔣匪軍的救火隊長?
1949年1月10日,華野4縱11師衛生處在淮海戰役上抓到了一夥蔣軍俘虜,其中有一人自稱軍需處長高文明. 4縱負責後勤工作的主任陳茂輝無論怎麼審,該俘虜始終堅持自己就是軍需處長高文明. 第二天,陳主任 ...

毛澤東如何處理戰略與戰役戰鬥的關係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李明 戰略與戰役戰鬥的關係,是整體與區域性關係在軍事活動中的一個重要體現.如何正確處理這對軍事範疇,毛澤東進行了大量的軍事創造,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為指導我軍以弱勝強.從小到 ...

1948年,東北工人修葺房屋,意外挖出一頭顱,揭開抗日英雄失蹤之謎

1948年,東北工人修葺房屋,意外挖出一頭顱,揭開抗日英雄失蹤之謎
1948年的一天,黑龍江五常縣突然下了一場大雨,這場雨彷彿是要將天地間所有的汙穢不堪,全都沖洗乾淨,大雨過後人們發現,原來日偽看守所的其中一間房屋坍塌了,於是當地政府便組織人準備重新修葺這座老看守所. ...

薛嶽準確判斷出我軍登陸時間和地點,為何還是丟了海南島

薛嶽準確判斷出我軍登陸時間和地點,為何還是丟了海南島
1949年12月底,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基本崩潰.廣東境內的國民黨軍薛嶽.餘漢謀.陳濟棠等部撤退到海南.蔣介石派東南行政長官陳誠從臺灣飛到海南,佈置防務,想憑藉瓊州海峽阻擋解放軍,使海南島與舟山.金門. ...

遼瀋戰役後,得知衛立煌被困,毛澤東指示鄧小平:保護好他的家人

遼瀋戰役後,得知衛立煌被困,毛澤東指示鄧小平:保護好他的家人
圖|衛立煌照片 引言 1937年,國內爆發了七七盧溝橋事變,國共開始第二次合作,共同抵禦外敵. 衛立煌將軍率領部下與日軍展開鏖戰,部隊多次重創敵軍,日軍將其稱為是"支那虎將".不久 ...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粟裕打淮海有信心!林彪打遼瀋為何卻缺乏自信?原來衛立煌是關鍵
曾有這麼一句話: 前期有林彪,後期有粟裕. 毛主席 眾所周知,粟裕和林彪是我國兩位軍事上的戰神級別人物,尤其是解放戰爭的落幕之戰,全部被粟裕和林彪所承包. 但是如今看來,粟裕在淮海戰役的時候打的一直都 ...

1947年陳誠東北取代杜聿明,意圖扭轉乾坤,卻被林彪打得懷疑人生

1947年陳誠東北取代杜聿明,意圖扭轉乾坤,卻被林彪打得懷疑人生
1947年夏,林彪指揮東北民主聯軍發動夏季攻勢,殲滅國民黨軍83200人,給予在東北的國民黨軍沉重的打擊. 蔣介石頓時變得沉不住氣,認為杜聿明在東北搞得不行,於是打算任命自己的親信陳誠擔任東北行轅主任 ...

華野成立後陳毅擔任司令員,粟裕囑咐全軍:以後別叫我“粟司令”

華野成立後陳毅擔任司令員,粟裕囑咐全軍:以後別叫我“粟司令”
前言 自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以來,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投入全部正規軍兵力的五分之四,即158萬兵力對中國共產黨的東北.華東.中原.陝甘寧.晉察冀等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面對蔣介石的囂張氣 ...

東北振興探索:修建大連運河,建設大連自貿島,打造中國的新加坡

東北振興探索:修建大連運河,建設大連自貿島,打造中國的新加坡
東北地區是由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以及內蒙古東五盟構成的區域,是我國東北方向的國土的統稱,古稱冀青二州.營平二州.遼東.遼海.關外,東北地區土地面積14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2億. 東北簡圖 東北水 ...

1985年,73歲少將拜訪福建一主持,失蹤50年的老首長道出當年事蹟

1985年,73歲少將拜訪福建一主持,失蹤50年的老首長道出當年事蹟
捨生忘死從軍行,年少閩贛已揚名.存亡關頭入暗亭,法號磬揚楊道明.彭祜供言已捐軀,一片佛心繫百姓.戰友遺言莫寫信,悔教紅裝改緇衣! 這一首詩,單道紅軍老首長楊道明傳奇的一生.他年少有為,加入紅軍沒多久, ...

回憶東北剿匪:十八九歲的姑娘窮到沒衣服穿,必須儘快消滅土匪

回憶東北剿匪:十八九歲的姑娘窮到沒衣服穿,必須儘快消滅土匪
1945年8月,日本剛剛投降,吳永福就參加了上黨戰役. 淪陷區的百姓 但他很快就得到了另一個重要任務,跟隨幹部團火速趕往東北,建立根據地.吳永福一聽到訊息就報了名,現在獲得了批准.1945年10月,幹 ...

蔣介石東北換將,陳誠走馬上任換掉杜聿明,李宗仁神預測東北結局

蔣介石東北換將,陳誠走馬上任換掉杜聿明,李宗仁神預測東北結局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蔣介石在表面上喊出和平建國,建立聯合政府的主張,公開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毛澤東自然知道蔣介石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於是將計就計,在蔣介石几乎確認毛澤東不會來重慶談判的時候,突然出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