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戰役結束後,在九兵團駐地,老遠就能聽到宋時輪司令員的怒吼:26軍打得什麼仗,老子要撤了你的番號!
緊接著26軍軍長張仁初也梗著脖子吼道:番號是毛主席定的,你說了不算!
是什麼事情讓宋時輪如此憤怒?讓張仁初如此委屈?這一切都得從26軍在長津湖之戰中的表現說起。
長津湖之戰可以說是我人民志願軍入朝以後打得最為榮耀的一戰,在這場志願軍王牌對陣美國王牌的戰鬥中,志願軍用鐵腳板在冰天雪地裡攆著坐著卡車開著坦克的美軍到處跑,成建制的消滅了美軍北極熊團,這也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唯一一次成建制的消滅美軍團級部隊,若非預備隊沒能及時搶佔下碣隅裡 ,我軍險些全殲美軍頭號主力陸戰一師!
而搶佔下碣隅裡的任務恰恰就被宋時輪安排給了作為兵團預備隊的26軍,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26軍沒有能夠及時趕到目的地,導致美軍逃脫,作為兵團司令宋時輪確實有理由發火,但是這個鍋真的都得由26軍來背嗎?
我認為,這不能怪二十六軍的志願軍戰士們,在當時如此慘烈的情況之下,換誰都不行。
長津湖戰役參戰了三個軍中的20軍和27軍,可以說是受到了各界的廣泛讚譽,而同樣參戰的26軍非但沒有受到表揚,還受到了各級領導的嚴厲批評,尤其是兵團司令宋時輪上將,更是氣得要撤了26軍的番號,許多參與指揮的解放軍指戰員甚至因為這一戰而揹負了一輩子怯敵畏戰的罵名。
但是我要為26軍說句話,能夠踏上朝鮮戰場,參加抗美援朝的志願軍軍人就沒有一個孬種,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有的勇敢,有的膽怯,但是唯獨沒有畏敵怯戰的志願軍軍人!
志願軍26軍的指戰員們已經竭盡全力了,他們已經不能做得更好了。在戰場上26軍一直在追,一直緊追不捨,一直在竭盡全力地追,但是確實沒追上,在長津湖戰場上26軍的表現確實遠遠不如20軍和27軍如此亮眼,但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首先26軍的整個指揮體系出現了大的變化
打仗最忌諱的就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照理說這種軍校一年級學生都懂得道理不應該發生,但是在抗美援朝中恰恰就發生在了26軍的身上。可以說在長津湖之戰中,整個二十六軍的指揮體系就處於一個分工不明確,責權不清晰,處處是漏洞,一直在互相磨合的階段。
我們中國人的語言體系可謂是博大精深,有時我們會說臨陣換將,兵家大忌,有時我們也會說換帥如換刀。但是很顯然,在26軍身上發生的事情屬於前者。在臨戰前,26軍的指揮班子還在進行調整,被調往26軍擔任副軍長的張銍秀甚至是在作戰計劃制定之後才由原來的師長調任二十六軍,擔任副軍長。
不僅副軍長是剛剛來到26軍的,作為部隊三首長之一的參謀長也缺編,軍級幹部中政治部主任也同時缺編,26軍下屬的幾個師的情況也差不多,76師的師長沒有到位,77師的師長也是剛剛提拔的新人。
而且當時的九兵團作為我軍的主力,為了加強九兵團的戰鬥能力,上級臨時還劃撥了一個師給九兵團的各個軍,所以在當時九兵團的20軍,26軍以及27軍都下轄4個師,總兵力差不多比其他的兵團多出了一個軍!
配屬給26軍的88師,這支隊伍也是戰前剛剛劃撥26軍,26軍和88師雖同屬於志願軍,但雙方缺少足夠的默契與配合,所以說整個26軍的情況就是整個可以的軍一級和師一級的指揮體系都沒有理順,需要在戰場上進行磨合。
這種臨戰狀態下的指揮機構的調整,對於26軍徹底發揮其戰鬥力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因為指戰員之間相互不認識,軍的領導不認識下級的科室負責人,對於下屬的參謀的特點不瞭解,也就是說,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這樣一來指揮效率能高嗎?可是這種情況的發生,板子應該打在26軍身上嗎?難道作為兵團司令員的宋時輪就沒有責任嗎?
而且更加要命的是作為二十六軍的副軍長張銍秀剛剛到位就得前去開闢部隊的前方指揮所。熟悉我軍戰術打法的朋友都知道,在一場戰役的初期,前方指揮所有多重要,在基本指揮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承擔戰役初期的指揮工作。這麼一個重要的崗位卻交給了一個剛剛到位副軍長,所以在26軍的行動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指揮上的問題。
比如與上級部門聯絡的電臺已經到了,但是掌握密碼的密電員沒有到,想向下級聯絡呢,又發現這個電臺沒有帶。所以26軍的前進指揮看上去到了,又像沒到一樣。這些問題應該由參謀長負責,但是當時的情況就是26軍的參謀長沒有到位。
其次,後勤保障上的問題也很大
在朝鮮戰場上行軍作戰,我軍不得不和美國的轟炸機以及嚴寒作戰,由於整個朝鮮的天空都屬於美國人,美軍的飛機可以肆無忌憚的轟炸我後勤補給線,整個九兵團的後勤壓力都很大。相對於前期經過的20軍和27軍,26軍的問題更大。至少前期經過的這兩個軍可以向當地的朝鮮人徵集一定的糧食,而輪到26軍過去的時候,當時朝鮮人家裡的糧食全都沒了,對於後來的26軍而言,他們除了捱餓幾乎沒有別的選擇。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問題,那就是缺少當地人當嚮導。長津湖聽上去是一個湖,實際上它並不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湖,而是因為修建水電站而形成的人工水庫。最要命的是我軍使用的地圖是老地圖,根本就沒有標註長津湖,所以極度地依賴嚮導。
但是在該地區的適合做嚮導的朝鮮人,早已經被前兩個軍請去了,輪到26軍的時候,他們只能自己轉悠琢磨,這樣一來消耗在路程上的時間將會呈幾何級數的增加,自然使得26軍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到達指定地點。
美軍的轟炸拖慢了26軍的腳步
前面的部隊是隱蔽入朝的,再加上麥克阿瑟等人,頗有幾分中國股民的風采,熊市來了不相信,牛市來了不確定,志願軍來了,美國人壓根就不相信,根本就不重視,所以前期入朝的部隊可以採用晝伏夜出的方法奔赴目的地,他們在行軍過程中遭到美軍轟炸干擾的次數較少,受美軍轟炸的影響較小。
輪到26軍入朝作戰的時候情況就不同了,作為兵團預備隊,輪到他們上場時,戰役已經打得非常的激烈了,美軍已經認識到志願軍的厲害,再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樣狂妄輕敵,而且上級指揮機關嚴令26軍加快行軍速度,所以在行軍過程中,二十六軍不可能像兄弟部隊那樣晝伏夜出,而必須晝夜兼程。
這樣一來,26軍的很多單位不得不在白天行軍,這為美軍的轟炸提供了便利,26軍的行軍過程中遭遇了大量的空襲,美軍不間斷的空中打擊,使得26軍前進的步伐變得緩慢。
所以由於以上種種困難的存在,使得26軍難以向志願軍總部期望的那樣及時趕到目的地攔下美軍。
其實長津湖雖然我軍取得了勝利,但是宋時輪在準備和指揮上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的。
首先我軍存在輕敵的思想。
九兵團作為一支44制的部隊,每個軍都配置了4個師,每一個軍幾乎都有5萬人,可以說是兵多見廣士氣高昂,這支部隊在國內可以說是非常的兇,國民黨的部隊幾乎都不是他們的一合之將。
正是因為在國內沒有對手,所以在指戰員心中,對於美軍也存在著輕敵的思想,認為美國人充其量就是大號的國民黨軍隊,戰鬥力也就那麼回事。有些將士甚至只帶了半管牙膏,認為戰爭不可能持久。 OK,這種輕敵思想對於後續我軍的指揮排程,排兵佈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其次,九兵團嚴重缺乏在嚴寒天氣下作戰的經驗
九兵團入朝前,由於準備不足,他們身上的棉襖只有一斤半,而在朝鮮這種動輒零下40度的天氣下,適合山東地區的那種一斤半的棉襖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尤其是向長津湖這樣的嚴寒天氣,4斤的棉襖才是起步價。
20軍作為先鋒,進入朝鮮時準備的最不充分,而26軍相對入朝作戰的時間比較晚,準備的較為充分。在進入朝鮮之前,26軍計程車兵們住在老鄉家裡,老鄉的家裡相對比較溫暖,這就使得這些從來沒有見識過北方嚴寒厲害的南方士兵對於北方冬天的嚴寒產生了誤判,覺得也就是那麼回事兒。
他們有的嫌麻煩,將厚棉襖放在了老鄉家裡,穿著薄棉襖就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到了朝鮮戰場上,他們才發現一斤半的棉襖相對於朝鮮的嚴寒,和沒有穿衣服差不多。不過相對於20軍,26軍的禦寒裝備已經好了很多,幾乎是人手一件厚棉襖,缺少的是棉手套,棉鞋。
千萬不要小看了棉手套的作用,沒有棉手套的保護,手指凍僵了根本就沒有辦法開槍射擊,部隊為了保證戰鬥力,幹起了針線活,拆棉被改成手套,以及其他的禦寒裝置,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戰鬥力,但是拆棉被的做法,影響了我軍的休息。
第3點,排兵佈陣上也存在問題。
宋時輪的九兵團號稱有15萬大軍,但是真正前期投入戰場上的只有20軍和27軍,總共10萬人,對面的美軍以及聯合國軍總數也達到了10萬人,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我軍並沒有在兵力上佔據優勢。
只不過當時聯合國軍的幾個師相距比較遠,如果我軍能夠集中兵力圍殲其中一兩個肯定沒有問題,但是此時面對美第十軍這麼大一塊蛋糕,作為戰役組織者,宋時輪貪功了,他也相應地將部隊進行了分散,造成我軍在主攻方向上的進攻投入不夠。
再加上26軍被部署在距離預定位置70公里以外的地區,導致無法及時趕到下碣隅裡,而這一切,都是宋時輪的指揮失誤造成的。
所以在長津湖戰役中放跑美軍陸戰一師,並不是26軍一家的責任,作為兵團司令員的宋時輪也應當承擔相當大的責任。在抗美援朝戰爭中,26軍知恥而後,連克強敵,楊威上甘嶺,終於把在長津湖戰役中丟掉的榮譽重新撿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