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定都長安。
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開闢絲路、攘夷拓土成就“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常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朝代,分為西漢王朝(前202年—8年,歷時211年)和東漢王朝(25年-220年,歷時196年)兩個歷史時期,後世史學家亦統稱“兩漢”。
西漢官制,基本沿用了秦朝制度。西漢武帝時期,為加強統治,在中央設立大司馬為首的內朝,和以丞相為首的外朝相對,這種內外分治的“內外朝”制度促使皇權與相權相制衡;在地方建立監察郡國制度,把全國除中央直轄地區外分成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考察一州吏治,並獎懲官員,斷治獄事。內外朝和刺史的設立,影響了西漢之後歷代王朝政治體制的演化。
東漢王朝,是西漢王朝舊皇族推翻王莽新朝所建立,基本沿習了西漢官制。相比而言,東漢官制最大特點:削弱三公權力,實權完全轉移到尚書檯;刺史(東漢末年升級為州牧,兼領一州軍事)成為一級地方行政長官,對後來三國時代的官制有較大影響。
西漢中期算是漢朝最強盛的時段。景帝死後,太子劉徹即位,即漢武帝,一上臺便改“無為而治”的治國策略,派衛青和霍去病對外三度攻匈奴,把匈奴驅逐至漠北地區、打通西域,造成“絲綢之路”;對內則實行“推恩令”,削弱諸侯王的力量;並召開“鹽鐵會議”將製鹽和制鐵的事業收為國有。但武帝對外的戰爭也是有代價的,武帝三打匈奴後繼續對匈奴攻伐,令匈奴邊患再次復燃;武帝時國家的稅收再次增加,同時武帝將刑罰也再次加嚴,武帝后期因此發生了一些暴亂;開銷甚大,因此創立“均輸”、“平準”官,與民爭利。另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成為了中國固有的文化潮流。
武帝晚年,發表了著名的輪臺罪己詔,這也表達了漢武帝對自己深刻的反省,國家也漸漸穩定下來,使漢武帝雖有亡秦之失卻無亡秦之禍。劉徹死後,劉弗陵(漢昭帝)、劉病已(漢宣帝)繼承遺志,他們在任時,漢國的經濟最繁榮,政治最穩固,文化最昌盛,科技最發達,疆域最遼闊,綜合國力是世界第一,史稱武昭宣盛世。
這一時期,西域各國紛紛脫離匈奴歸附漢朝,中原與西域開始交往並且逐漸頻繁。公元前60年,中央政府正式設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保障絲綢之路的安全與暢通。新疆開始成為我國領土的一部分。
西漢的個人英雄
李廣,衛青,霍去病,趙充國,陳湯
東漢 馬援 班超 皇甫嵩
李廣
李廣出獵,看到草叢中的一塊石頭,以為是老虎,張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個箭頭都射進了石頭裡。
仔細看去,原來是石頭,過後再射,就怎麼也射不進石頭裡去了。李廣一聽說哪兒出現老虎,他就常常要親自去射殺,居守右北平時一次射虎,惡虎撲傷了李廣,李廣帶傷最終竟也射死了這隻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廣英勇善戰,歷經漢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戰功,對部下也很謙虛和藹。文帝、匈奴單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紀不大被迫自殺,許多部下及不相識的人都自動為他痛哭,司馬遷稱讚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寓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不會說話,但仍然能吸引許多人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於樹下走出一條小路出來。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張揚,人們就會記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於言教,為人誠懇,真摯,就會深得人心。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比喻為人誠摯,自會有強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日本東京成蹊大學即以此為名。
衛青:
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漢朝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勝,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霍去病:
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閃電戰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
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4歲(虛歲)。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象祈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併,追諡為景桓侯。
班超: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裡,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迴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邁請求回國。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達洛陽,被拜為射聲校尉。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死後葬於洛陽邙山之上。
西漢自宣帝以後,歷任統治者都懦弱無能,政治腐敗.社會矛盾逐漸激化.尤其是在成帝時期,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的農民失去了土地,有的成為豪強地主家的奴婢,更多的則走向社會成為流民.自古以來,流民都是國家政權的一個巨大威脅.我們歷史上課本上所謂的農民起義,其實並不確切,準確的說應當是流民造反.流民主要來源於農民,但並不能與農民劃等號.
王莽執政時,對社會上的矛盾並沒有覺察,所以他的很多政策都是脫胎換骨離當時社會實際的,效果反而是加重當時的社會矛盾.當他代漢自立時,又進行了復古改制,更是弄得民不聊生.
王莽中後期,大規模的流民到處流竄,進行所謂的乞食.對當時的社會造成了極大破壞.綠林赤眉基本上就是這樣的流民.當不滿王莽篡漢自立的豪強地主加入到這些流民隊伍中時,這些流民的到處乞食的流竄變成了有目的政治造反.轉變成功的是綠林兵.而赤眉軍雖然在後期也想改變,但為時已晚.他的失敗也在於此.
綠林兵成功轉型以後,發展很快,不久就推翻了王莽的偽新政權.綠林兵的領袖們之間也發生了矛盾,他們害怕能力較強的劉伯升兄弟,所以推舉能力弱的劉玄作為領袖以便控制.劉玄就是西漢最後一位皇帝—更始帝,並以公元23年為更始元年。
但是更始帝沒有能力控制局勢,也沒有采取措施安撫造反的民眾,緩和社會矛盾。所以赤眉軍擁立了城陽景王劉章的後裔劉盆子,公元25年(漢更始三年)攻入了長安,劉玄投降,西漢到此結束。同年,劉玄的族弟,也就是被他殺掉的那個劉伯升的弟弟劉秀在河北即位,改元建武,東漢開始,劉秀是為光武帝。
西漢自公元前206年開始,到公元25年結束,中間有自公元8年到公元23年王莽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