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耿精忠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這就是清朝初期,大名鼎鼎的三藩之一,同時也是三藩之亂的主角之一。1673年清政府正式下詔要撤三藩了,耿精忠跟隨吳三桂的腳步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他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與吳三桂配合,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三藩之亂。
起初,三藩之亂聲勢浩大,耿精忠也是春風得意,三路大軍浩浩蕩蕩向北進發,把康熙都嚇出了一身冷汗。不過沒多久,三藩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糧餉匱乏,互相猜忌,很快就喪失了民心,被康熙各個擊破了。
耿精忠一看情況不妙,投降了,還厚著臉皮請求保留靖南王爵。康熙覺得這個時候以收攏人心為主,主要想繼續分化瓦解,所以也就同意了。
然而眼看吳三桂也頂不住了,形勢突變,清廷以耿精忠心存異志,詔耿精忠入覲,以負恩謀反罪革去王爵,交司法審理。等到三藩之亂徹底平定後,康熙帝下詔將耿精忠及其心腹死黨白顯忠、徐文耀、王世瑜等凌遲處死,這是為什麼呢?
耿精忠,與吳三桂、尚可喜同為清初三大漢人藩王,其貴為靖南王。但其實吳三桂還屬於第一代,他在山海關衝冠一怒為紅顏才投靠了滿清,入關後一路勢如破竹,給大清的穩定立下了大功。
可是,耿精忠其實已經是第三代了。
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原為明朝參將,還是毛文龍的養孫,不過在毛文龍被殺後,耿仲明投降了滿清。當時的滿清對待這些降將待遇還是不錯的,在皇太極登基後,耿仲明成為了異姓王。
入關後,耿仲明和其他異姓王一直打到了最南端。不過沒多久耿仲明卻因為縱容下屬犯了罪,本來朝廷已經寬大了,可他還沒得到訊息就自殺而死了。
耿仲明死後,他的大兒子耿繼茂襲父靖南王爵。奉命鎮守福建,與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形成了三藩並鎮的局面。
然而在康熙十年,耿繼茂病故,生前曾乞求康熙准許其子耿精忠代理藩務,得到康熙的准許,就這樣,耿精忠粉墨登場了。
按說耿精忠已經對大明沒有什麼感覺了,他出生的時候正是1644年明清交替。他和吳三桂等人還不太一樣,那麼自然康熙對他們的態度也不同。
關於耿精忠被處死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負恩謀反罪。
三藩平息後,大學士明珠上奏說:“耿精忠負恩謀反,罪過大於尚之信。”之所以如此,是耿精忠反覆無常,在清廷眼裡,老耿家世受天恩,不思盡忠還大行篡逆。
甚至在之後還被人舉報還有謀逆之心,再說了,康熙本來就是要削藩的,留著耿精忠幹什麼,這也是處死他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