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說堯、舜、禹之間的帝位傳承是禪讓制,而《古本竹書紀年》則說堯、舜、禹的帝位傳承是不擇手段的權力鬥爭,不管是禪讓制還是權力鬥爭,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禹傳位於啟的整個過程,就能明白背後的事實。
先說說禹是如何成為舜的接班人的?
堯在位時期,華夏大地發生了規模空前的大洪水,所有低窪處的土地都被大水淹沒,只有海拔較高的山地和丘陵地帶沒有被水淹,堯帝於是讓人推薦能夠治水的人,四嶽推薦了禹的父親鯀來治水,堯最初認為鯀違背天命,不能用。
在沒有其他合適人選的情況下,堯決定同意讓鯀治水,鯀不僅是禹的父親,而且是五帝之一的顓頊帝的兒子,顓頊是黃帝的孫子,所以鯀和禹父子兩都是黃帝的正宗子孫,鯀漢水9年時間,仍然沒有治好大水。
帝堯
後來堯帝選擇舜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並擔任攝政之職,舜見鯀治水9年沒有成效,於是在羽山誅殺了鯀,算起來舜是禹的殺父仇人,因為鯀無法治理好大洪水,於是被殺,這刑法是不是太過於嚴厲了?
《山海經 海內經》: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於羽郊。
根據《山海經》的記載,說鯀偷竊了堯帝的息壤來治理洪水,沒有經過堯帝的同意,結果被發現,於是堯帝命令祝融在羽山郊外殺死了鯀。這裡所謂的息壤是一種可以自動生長的土壤,是用於農業生產的一種工具。
這樣解釋似乎才符合鯀被殺的原因,雖然《山海經》的解釋過於神話,但並非沒有根據,《尚書》、《天問》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所以這個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堯去世後,舜就成為天下共主,舜就是五帝中的最後一帝,他仍然要面對治水的難題,於是就讓眾人推薦可以治水的人才,四嶽推薦了鯀的兒子禹來治水,從四嶽的推薦來看,在堯帝面前面推薦了禹的父親鯀,在舜帝面前推薦的禹,可見鯀與禹滿足兩個條件:
1、有威望。
2、有能力。
當時還是五帝時代的洪荒時期,能夠被四嶽推薦的人,必然有著崇高的威望,否則以當時的社會條件,沒有名望的話,別人根本不會知道你是誰,鯀是黃帝的直系後代(曾孫),是顓頊帝的兒子,這個聲望絕對不低。
四嶽兩次都推薦鯀、禹父子,說明他父子兩人是有能力的,沒有能力的人被推薦上來,也是毫無作為的,更是浪費時間,堯舜二帝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從邏輯上看,鯀治水失敗絕非能力問題,而是其他原因。
當四嶽推薦禹治水時,舜帝同意了,但禹卻推辭了,他想推讓給契、后稷、皋陶等人,這些人也具備治水的能力,同時也有威望,契是商王族的祖先,后稷是周王族的祖先,皋陶是黃帝長子少昊的後裔,這些人全部是黃帝后世子孫。
禹為什麼要推辭?
很簡單,他的父親鯀因為治水被殺,他能不謹慎嗎?禹自己也不想因為治水被殺,只能先推辭,但是舜帝不肯,堅持讓他治理,禹沒有辦法,於是承擔起治水的重任,禹用了13年時間,走遍了華夏的山川大地,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而不敢進入,經歷過無數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終於把大水治好了。
當時整個華夏頭等大事就是治水,由於禹治好了大水,所以他的威名迅速傳遍天下,無人不知,舜帝晚年時間,在談論繼承人問題,曾提到了自己的兒子丹朱,是這麼說的:
《史記 夏本紀》:帝曰:毋若丹朱傲,維慢遊是好,毋水行舟,朋淫於家,用絕其世。予不能順是。
這話的意思是:舜帝說:你們不要學丹朱那樣桀傲驕橫,只顧放浪遊樂,在無水的陸地上行船,聚眾在家裡幹淫亂之事,以致再不能繼承帝位。對這種人我決不會聽之任之。
舜這話的意思是說:他本來是要把帝位傳給自己兒子丹朱的,只是因為兒子丹朱桀傲驕橫、放浪遊樂,所以才不能這麼做。這話等於是說傳承帝位的第一選擇是父傳子,如果兒子品德高尚的話,就能承繼帝位了,可惜丹朱不爭氣,所以只能傳給他人。
從這一點來看,所謂的禪讓制也是要打個引號的,準確地說應該是德親兼備,所謂的德就是指道德,所謂的親就是指血緣,有血緣關係道德又好的人就是第一繼承人。
但在《竹書紀年》和《山海經》中提到舜的兒子丹朱,都是以帝來稱呼的,然後還有舜囚禁堯的記載:
《古本竹書紀年》: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如果屬實,這說明舜取帝位是透過囚禁堯,以表面上的禪讓,實際上的逼迫取得帝位的,而丹朱已經有稱帝之實,舜是透過權力鬥爭取得帝位的,因為在堯的晚年,舜是執政者,是實際權力的掌控人,想要囚禁堯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到了堯的晚年,也面臨著禹的獨大,禹當時擔任司空,負責治水,治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都由大禹支配,而且舜還派禹率軍攻伐有苗,禹打敗了有苗氏,所以禹掌控權力也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但無論是《史記》還是《竹書紀年》都說舜是把帝位禪讓給禹的。
但是戰國時期的韓非子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是禹逼舜奪取帝位的:
《韓非子 說難》: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另外舜帝去世地點是在鳴條的蒼梧山,也就是今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的九嶷山,這裡遠離中原,已經是三苗的地盤了,這一點比較可疑,舜帝怎麼會去那麼南邊的地方?於是有後人就猜測是禹把舜給流放了,但這個沒有準確的記載,韓非子的說法是個孤例,而且離夏朝太過久遠,《竹書紀年》都沒說是禹逼了舜。
夏禹
舜去世後,禹為舜服孝三年,然後把帝位讓給了舜的兒子商均,舜一共有十個兒子,禹的做法也是模仿當年的舜,這說明傳位於兒子才是正統,要不然幹嘛要讓呢,禹躲到了陽城,結果天下諸侯都來朝拜禹,沒有朝拜商均,於是禹即帝位。
到了禹的晚年,也要選擇繼承人了,禹最初選擇皋陶為帝位繼承人,前面講過皋陶是黃帝長子少昊的後裔,也是東夷部落的首領,還是堯舜二帝時期的司法長官,更是大禹治水時期的重要助手,皋陶被後世稱為中國司法鼻祖,可見皋陶在當時很有影響力。
但明顯皋陶的年齡很大,史書上說他活了106年,這多少有些誇張,但從堯帝起他就擔任司法長官了,算得上是三朝元老,也就是說禹選擇了一個年齡很大的三朝元老擔任自己的繼承人,這麼做是不是有點其他的意思?
果然皋陶被選為繼承人沒多久,皋陶就去世了,於是禹又選擇了伯益為帝位繼承人,伯益也是黃帝的後裔,還是秦王族的祖先,也是大禹治水時的重要助手,也擔任過執政官,禹去世後,伯益就效仿禹把帝位讓給了禹的兒子啟。
結果這一次,伯益的情況與當年禹的情況完全不同,天下諸侯都來朝拜啟,沒人朝拜伯益,於是伯益就成了光桿司令,反而是啟繼承了帝位。
為什麼伯益與當年大禹的情況不一樣呢?
1、父傳子的繼承方式在當時的重要性超過了禪讓制。
這一點文中也多次提到過,從黃帝開始,帝位就是在血緣關係中傳承,黃帝把帝位傳給自己的長子少昊,少昊又傳給了侄子顓頊,顓頊把帝位傳給了侄子帝嚳,帝嚳把帝位傳給了兒子帝摯,帝摯把帝位傳給了弟弟堯,這都是血緣親族之間的帝位傳承,哪來的禪讓制呢?
就算是堯把帝位讓給舜,舜反而要推給堯的兒子,這麼一做,不是更讓人相信帝位是父子相傳嗎?禹也做了同樣的事,包括禹選擇的繼承人伯益也是,這都說明了父子相傳的權力繼承是很正常並且很重要的,禪讓反正是不正常的。
2、禹選擇的繼承人伯益明顯聲望與能力都不如自己的兒子啟。
伯益已經被選為繼承人,並且為禹服喪三年,卻不能繼承帝位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不就是聲望和能力不如人嗎?如果伯益真有聲望和能力的話,他就會像禹一樣繼承帝位,從這個結果來看,背面的意義就是禹選擇的繼承人伯益是有問題的。
至少伯益不如啟,史書說的道德是一方面,帝位傳承到這個時候,父子相承才是正道,權力的鬥爭是殘酷的,或者說禹在去世之前,就把權力交給自己的兒子啟,才能讓啟在帝位之爭不會失敗,啟有權力從一件事就能看出,啟在繼承帝位的第二年,就率軍討伐同姓的有扈氏,並打敗了對方。
夏王啟
這說明啟手中是有兵權的,沒有兵權如何討伐不服從的諸侯,如何讓天下信服?從這一點來說,伯益是不如啟的。
另外,根據《竹書紀年》的記載,伯益在啟繼承帝位的第6年也去世了,這同樣說明了伯益的年齡也不小了,禹兩次選擇的繼承人都是年齡比較大的人,這是不是能說明禹是有私心的呢?一直在暗中培養自己的兒子呢?當然這只是基於邏輯的猜測。
回過頭來看禹傳位於啟,這其中有太多的故事沒有被記載,帝王之位的傳承絕對不是你所看到史書上記載的那樣簡單,背後暗藏了太多不為人所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