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明裡,政權不斷更迭,也產生了許多的朝代。綜合所有資料來看,明史的粉絲是最多的,無一例外。
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明朝既普通又特殊,普通在於明朝只不過是封建王朝其中之一,特殊又在從明朝開始,近代化的萌芽就在世界各地興起,許多國家進入了大航海時代。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明朝三百多年來都風平浪靜,順風順水,其實“明爭暗鬥”也充斥在整個朝代。
就拿朱元璋來說,一介窮叫花子,拿著個要飯的破碗,白手起家硬是建立起了一個大明朝,那麼多比他強的人能服他嗎?
為了證明自己,他把該拿得也都拿了回來,比如燕雲十六州。當然朝廷上也處於一種高壓的狀態,但凡有一點唱反調之意,當場就會將其斬首。
相對於其他皇帝來講,朱元璋在位時期還是比較穩定的。不過有一種比戰爭和內鬥還要恐怖的東西,那就是朱元璋的憤怒。稍微一個不留神,你的血就會流在朝廷上。
野史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記載:大臣請假6天回家,朱元璋批准了,第7天上朝時卻被朱元璋直接斬首。至於真實性,筆者在這不做過多闡述,接下來繼續和諸位往下聊。
誅殺前期
天天喊著“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君主之一”,你有沒有注意到多少人都倒在了朱元璋手下?看似英明的一生,其實雙手沾滿了各種各樣的鮮血。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前,所有百姓忍受著元朝的暴政。天下被劃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四個等級,最後兩個甚至連牲畜都不如,人們迫切希望擺脫這樣的生活。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於南京稱帝,所有人的內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看似有人拯救他們的背後,其實是另一個王朝的誕生,誰也沒有把握覺得自己可以過上好生活。
在這樣的環境驅使下,民間還有小起義不斷,朱元璋認為天底下百姓並不服於他,隨後調集人手緊盯民間勢力。
每天高強度的工作,所有的東西都要親自過目,他只相信自己。短期內看不出什麼,長期以來只會懷疑這個懷疑那個,就連曾經一起征戰天下的兄弟都不放過。
你疑神疑鬼兩天就是那麼一回事兒了,天天這樣搞根本沒人頂得住。最初我還是真心實意地忠心於你,後面許多人內心當然會有所不滿。
別的皇帝每天上朝是佈置任務,朱元璋上朝就是不斷觀察臣子的神態。當然這個過程中不乏一些喜歡“拍馬屁”的人,比如宰相胡惟庸。
胡惟庸案
宰相在明朝之後便不再出現,這個被稱為“朝代二把手”的職位,說白了就是瓜分皇權。隨著自己勢力的不斷壯大,胡惟庸漸漸不滿足於當下的現狀。
龍鳳元年投靠了朱元璋,先後幫其諫言獻策。因為擅長花言巧語,受到李善長的賞識,在後者的推薦下搖身一變成了宰相。
當時朝廷一共有兩個宰相,還有一位叫楊憲的人,在李善長的一手操作下被誅殺,胡惟庸則成為了獨相。從這個時候開始,生殺廢黜大事,有的不報告朱元璋便徑直執行。
眼看他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一些有心之人便開始阿諛奉承。其中有一位臣子表示“胡惟庸家的祖墳有清光出現,命運自然會變得不凡”,這明眼人一聽,不就是說他要當皇帝嗎?
說你胖你還喘,這要是其他皇帝就算了,在朱元璋面前你也敢勝任這樣的言語?隨後他開始在朝廷上拉幫結派,搞自己的“小團體”,甚至在國庫上做起了手腳。
我每天就幹這事,你還在我眼皮子底下跳舞?注意到胡惟庸的囂張氣焰後,朱元璋派了幾個太監在胡惟庸身邊,一有訊息立馬告訴他。
後來一位太監發現胡惟庸在家中談論“兵權”之事,隨即報告給了朱元璋。“胡惟庸案”就這樣發生了,所有有關聯的人全部被誅殺,但這和請假的大臣又有什麼聯絡?
大臣周衡
這位臣子的名字為周衡,許多人在明系影視劇都聽到過這個名字。作為當時的清官,他在民間有著較高的呼聲,不管什麼時候,都在替老百姓考慮。
後來家母突發疾病,周衡連忙向朱元璋請了6天假,朱元璋想都沒想就同意了。在退朝之時周衡提到了民間賦稅一事。
周衡表示陛下在建朝時說會免除江南百姓的賦稅,現在因為戰事吃緊,再次徵收賦稅豈不是失信於民?朱元璋認為周衡說得有理,自己便下令照他的提議照做。
大臣周衡在自家忙活了幾天,第七天如期上朝,儀式走完後朱元璋質問:請假六天為何第七天下午上朝?讓我不能失信於民,自己卻在這失信於天子?
當時朝廷正在進行“胡惟庸案”大清洗,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唱反調,你卻這樣和我對著幹,難道是在替胡惟庸鳴不平?
朱元璋越看越不對勁,加上之前當著臣子的面斥責自己,如此膽大妄為之勢像極了胡惟庸。隨後他用力拍了下桌子,以周衡失信於天子,犯下了欺君之罪為名,將周衡斬首。
周衡沒有錯,唯一錯就坐在了朱元璋的心理。他十分害怕第二個胡惟庸的出現,根本不是所謂的“失約之事”。
寫在最後
從朱元璋的角度出發,皇帝是孤地存在。他的地位和權利是唯一的,沒有朋友和夥伴,而其最擔心和害怕的就是失去地位和權利。在這種心理驅使下,疑心病則成為了必然之事。再加上曾經的胡惟庸案,周衡的離去似乎早已註定。
但願周衡在另一個世界上,可以完美地避開“胡惟庸”三個字,做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
我是溯古君,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