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身上,刻有這樣一句話:“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這三年,訴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百折不撓的壯麗史詩,鐫刻了中華民族為祖國和人民奮鬥的信仰。為什麼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根源在於: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獲得了排山倒海的力量,結束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了嶄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6年戰爭爆發前夕,國民黨不僅在軍隊人數上,還是武器裝備等方面,均有壓倒性的優勢,甚至還有美國撐腰。
所以,蔣介石滿懷信心地認為,共產黨很快會被殲滅。但是,歷史卻選擇了這個看似“弱小”的一方。而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是什麼?蔣介石是如何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
張學良曾在晚年的口述歷史中給出了答案,在他看來,共產黨之所以能發展壯大,就是因為共產黨順應了民意。
就在國民黨的軍政高管們忙著斂財、壓榨人民、黨內派系勾心鬥角的時候。共產黨人提出了一個口號——“一切可能下鄉的幹部要統統到農村中去”。
據軍旅作家王樹增採訪回憶,在淮海戰役打響的時候,村中一位老人參加了支前大軍,為了把炮彈運輸給解放軍,他推著小車,走了三、四百里的路。遇到雨天,他擔心炮彈受潮打不響,就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蓋在炮彈上。
運到淮海戰場後,也沒有急著回老家,而是一定要看著炮彈打出去才放心。那時,供應解放軍前線的物資運送,幾乎全靠百姓們肩挑揹負、小車推送。
新中國成立後,有人問淮海戰役指揮者陳毅,這場戰役是怎麼打贏的,陳毅說,是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
由於多年的戰亂,中國經濟遭受極大破壞,農業生產力極度低下,亟待恢復與重建。為了保障農民生存利益,共產黨提出要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釋出了《五四指示》,宣佈改變過去的減租減息政策,改為將地主佔有的土地分配給貧苦的農民。
百姓們有了地,就有了糧,就有了維持生存的根本,此時的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真正心繫人民群眾。
後來,僅1000多萬人口的“北滿地區”,就有40萬農民自願加入共產黨領導的軍隊,這很快改變了東北戰場的力量對比。
而反觀國民黨抓壯丁的強制徵兵行為,解放軍計程車氣自然遠遠壓倒敵人,逐漸地,一些國民黨軍隊甚至成建制地投誠。
土地改革運動不僅是一場提高國內生產力的經濟運動,更是一場人民解放運動,這場運動也極大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的可能性。
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新的解放區必須著手建立新政權。
而在建立新政權的過程中,創造於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豆選”再一次讓基層群眾實現了當家做主。
美國記者斯特朗在延安採訪時,一位勞動模範老楊對她說,“新社會和舊社會最大的不同是舊社會沒有選舉,而在新社會每個人都能投票”。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只有實行真民主才能得到真民心。
與國民黨在抗戰勝利後聚“國難財”、爭官銜相比,共產黨人則表現出對名利的淡泊和事業的忠誠。
1955年,彭德懷、羅榮桓等人聽說自己被評為“大元帥”的訊息時,他們紛紛直言謝絕;劉少奇、周恩來也紛紛表示不參加評定軍銜;許光達作為一名高階將領甚至提出降銜,後來考慮各種因素,還是授予其大將軍銜,但在許光達的一再要求下,給他降低了一級工資;徐立清曾在解放戰爭初期擔任正兵團級職務,屬於正兵團級將領,按理授予上將,但是在確定授銜名單時,他先後給軍委領導寫了十多封信,堅決要求降銜。
毛澤東表揚說:“不簡單哪,金錢、地位和榮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思想和品格,古來如此!”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解放戰爭的展廳中,“人民的勝利”五個燙金大字十分醒目。
展廳內一座“人民支前”浮雕,刻畫了人民群眾與人民解放軍勠力同心、並肩戰鬥的生動場景。
歷史可以過去,但不會被人遺忘,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場為人民奮鬥、謀幸福的歷史。
正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所說,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人民軍隊就能無往而不勝、無敵於天下,人民軍隊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人民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