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最大的禍源之一——宦官
東漢末年分三國,談論到三國的紛爭,我們都知道它起於後漢時期,那麼後漢末年為什麼會亂呢?造成後漢末年亂的主要原因是——靈帝寵信十常侍,從而引起政治的紊亂,然後引起黃巾的造反,於是便有了孫劉二人的起兵。
靈帝駕崩後,少帝即位,何進便開始謀劃誅殺宦官而引起的董卓進京。董卓進京後,擁兵自重,於是引起了廢立之事,接下來便是袁紹,曹操等勢力起兵討伐董卓了,天下就此分裂動盪起來。
後漢最大的禍源,便是十常侍。至於天下大勢是否像《三國演義》中所說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樣有什麼規律和定數,恐怕未必是這樣了。
宦官在歷史上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群體?歷來讀史的人,大都對宦官的危害瞭解較多,但真正清楚宦官來源的人比較少。
宦官是什麼?
談起宦官,受一些電視劇的影響,許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他們都是受過閹割的人。我們更習慣把他們稱呼為“太監”,為什麼有太監這個稱呼?因為在明朝,這些人所任的官職,都叫某某監(比如御馬監、尚衣監等)。
那為什麼他們又被稱為宦者呢?
因為在後漢時期,這一類人十分受統治者的寵信,威權很大,對於政治的危害很大,在《後漢書》中,還專門有一篇傳為他們所作,即《宦者列傳》。其中寫道:
”中興之初,宦者悉用閹人。“
從這句話中我們能夠得到的資訊是,從前的宦官並不都是閹人,而是光武中興以後,才全部改用為閹人。這就打破了我們對於宦官的見解,以為他們都是受過宮刑的閹人
於是有人覺得這裡所說的“宦者”應該指的是“內者”,但是這種解釋實在是站不住腳的。
“宦”這個字本身的含義就與閹割不搭邊,而宦官,也不是指閹人所作的官 。
“宦學事師,非禮不親。”
出自《禮記》的第一篇內容《曲禮》中,此處的“學”是指進學校,那麼“宦”的意思是什麼?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聊聊,古代的學校和今天的學校,方便我們進一步理解“宦”的意思。
古代的學校和今天的學校的區別
我們現在的學校是要傳授給學生知識和技能的,但這一點恰是古代社會所沒有的。
古代的小學,負責教授學生們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和日常生活中的禮節,還有一些生活常識等,算不上教授知識,也沒有實際應用技能的教學。
古代的大學,教學內容包含了較為高深的哲學內容,此外它的宗教色彩也很濃厚。
當時大學所傳授的“詩、書、禮、樂”,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詩經》、《書經》、《禮記》等。
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古時候,研究學問的人很少,其受迷信的影響程度也較後世更深。到後世,宗教才從學術中分離開來。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人在解釋問題的時候,都含有迷信的意味。在古代,學術和宗教關係緊密,學問只存在教會之中,掌握教育權的也是教會,我們不能說古代教會中沒有一點高深的學問。但它總是無法脫離宗教而單獨存在。實用的知識技能得不到重視,學校裡也不教授。當時的詩、書、禮、樂也和後世的有所不同(禮:宗教中的行禮,樂:宗教所用的樂,詩:樂的歌辭,書大概就是有關宗教的記錄。)
在古代 ,歷史和宗教中的經典也是密不可分的,學校中有著儀式非常隆重的養老之禮,天子對於所養的老人,要親自割好肉,捧著醬,送去請他吃,吃完還要親自給他斟酒為老人漱口,因為他是宗教中的長老,與普通的不帶有迷信色彩的師長不同。
《禮記》·《王制》中還說:
“出征執有罪,反釋奠於學。”
“釋奠”是古代的一種祭祀活動。發兵出征,凱旋歸來,去學校舉行祭禮。
由此可見,古代的學校遠不是一個學術機關那麼簡單,其宗教意味可以說是非常濃厚了。
在古書中,有關學校制度的記載有很多,我們暫不討論其真實性,但有一點,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有記載古代的某個人在某個學校中學習到什麼知識技能的。
那麼古人就沒有應用的知識技能嗎,當然不是,在夏商周時期,古人已有較高度的文明,當時的很多事情也是需要專門的知識技能才可以解決的。
從流傳下來的先秦子書中,我們可以發現,其中包含知識技能的也不少,不能都說是後人偽造的,那麼古人所掌握的專門的知識技能是從哪裡學到的呢?
答案就是:從“宦”中學來。
古人對“宦”有兩種解釋:分別是“學”(從學習的角度)和“仕”(從辦事的角度)。
在古代,有些專門的知識技能,就在辦理那件事的機關之中,邊做邊學才能掌握的。
宦”“的正格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出自《論語》·《先進篇》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子路讓子羔去一個叫費的地方當官,孔子認為讓子羔這種沒有經過學習的人去從政,會害了他自己。子路認為這個地方有社稷,有百姓,子羔可以邊做邊學,並不一定要讀書才算學習。
子路不是主張不學習就可以去辦事,而是認為可以在辦事的過程中學習,反對不能直接應用的知識,這和我們今天看重應用技術,而藐視高深學理的觀點類似。
這就是重視“宦”而輕視“學”。
漢時皇室的藏書,在經過劉向和他的兒子劉歆的整理後,變成一部書目,就是《七略》,這也是班固編寫《漢書》中的《藝文志》主要素材來源。他對每一類的書,都有推論這類學問的發源及其得失的話。在論先秦諸子之學的時候,認為都是出於一種官署。
“宦”就是在國家機關中學習如何做公務員,這些公務員中,自然會有一些出類拔萃的,有學術思想的,就根據經驗,逐漸形成一種學術了。
宦的其他含義
以上所說,是“宦”的正格,古代機關中,也有一些名為公務員,但實際上沒有什麼事情可做的,專門為長官辦理私事的人。
比如《史記》·《呂不韋列傳》中有這麼一句:
“諸客求宦為嫪毐舍人千餘人”。
此處的”宦“便不是在機關裡學習辦理公務,而是在嫪毐家裡當門客罷了,所以稱為舍人。
這只是一個例子,在古代貴族家裡做舍人的都稱為”宦“。所以”宦“字也有”養“的意思。從舍人的角度來看,他們這些人都是以奉養自己的主人為主要職務的,所以謂之養,從主人的角度,這些人都是自己門客,吃穿用度都是自己的,自己養活了這些人,所以謂之養。
除了貴族名下有這些門客之外,皇帝的名下也是有的,這就是所謂的”宦官“
中常侍便是宦官之一,前文我們提到過“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在前漢時期,這個職位並不一定是受過閹割的人擔任。
宦官、閹割、刑
那麼這些閹割的人從何而來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刑”。
在古代只有用兵器對人體造成無法恢復的損害,才能稱作“刑”。
後世的許多官職都是在《周禮》的基礎上制定的。比如《周禮》中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相應的後世就有 吏、戶、禮、兵、刑、工 六部。
《周禮》中的地官司徒,相當於後世的戶部,主要是管理人民的。
司徒負責管轄治理地方的官員。他們都可以治理獄訟。獄相當於後世的刑事,訟相當於後世的民事。但是兩者所能動用的懲罰手段,也不過到拘禁和罰做苦役而已。如果上升到需要用兵器傷害人的身體了,就只能交給專門的機構-司寇來辦理。
這裡所說的司寇就是我們後世的刑部,其最高長官也叫司寇,從字面上看,寇代表外來的敵人。聽訟的官員叫做士,其上級是士師,師在此的意義是長,士師即士的長官,而士本身就有戰士的意思。
在古代,用兵器對人體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害,最早是起源於戰爭中,對待敵對勢力的俘虜以及內部的奸細的。後來,伴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才把這種懲罰手段用在處理內部問題當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管理本民族的機關中,這種刑罰還是不能使用的。
原因有兩點:
一是以前沒有這麼做過,所以沒有這種習慣;
二是施行這種刑罰,需要一個專門的場所以及專業的器具和技術。這種條件在治理本族的機關中是提供不了的,故而只能移交給專門的機關裡。
我們都知道,古代有五刑即(墨:臉上刺字;劓:割去鼻子;剕也叫臏:截掉腳趾;宮:對男子是閹割,對女子是拘禁;大辟:這是五刑中最重的大刑也是傷人性命的,殺頭)
五刑對於男子和女子來說,有所區別
對於男子來說,每一項都是傷害身體的,對於女子來說,有一項,宮刑只是拘禁,傷害肉體之刑起于軍事,但在戰爭中,女子被俘虜後,往往會被戰勝者用來滿足性慾,所以不會對女子施宮刑。
於是自古以來,閹割的刑罰,都是針對男性的。即使要將此刑施於女子,也只能用拘禁這種方式來代替了。
如何處置受過刑的人
在《禮記·王制》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養,士遇之塗弗與言也;屏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亦弗故生也。”
由此可見古代人對待這些受過刑的內奸和異族的態度,國家不會再錄用他們,大夫不會收留他們,在路上遇到也不理會他們,把他們流放到偏遠荒涼之地,國家不會向他們徵稅和徭役,但也不會分給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說白了就是不想讓他們繼續活著。
這麼做是因為俘虜原來是敵人,內奸也是投降到異族那邊的,也是敵人,怕他們日後復仇報復的緣故。
當傷害肉體的刑罰用於本族內的時候,相比較於受刑的敵人和內奸,族內的人受過刑後,起碼還能有條活路。會安排一些事情給他們做。
而其中受過宮刑的人,安排他們所做的事情,便是“守內”。古代貴族一般妻妾眾多,內室中用受過宮刑的人,便可避免妻妾和家丁私通。
宦官二字失去本意
後來,還有一種出身低微或極下賤的人,原本沒有受過宮刑,但是為了能夠去貴族內室服役,不惜自己閹割,以為進身之階了。
宮刑在隋文帝時期被廢除,自此以後,做內監的人,都是自行閹割的。漢朝雖然還有宮刑,但根據《後漢書》的記載,當時的宦者,還是自行閹割進身的佔大多數。到後漢時期的宦者,便專門使用閹割過的人,從這以後,宦官二字失去了原本的意思,便專指這一類人了。
皇帝為什麼會選擇相信宦官呢?
看過宮廷劇的都應該有印象,皇上身邊總有個大紅人,某公公,皇帝為什麼會選擇相信宦官呢?
因為宦官都是關在宮裡的,和外人接觸的機會比較少,不易結黨;而且宦官沒有家室,營私的念頭也要少一點,故而相信宦官。
小小的宦官為何能釀成大禍
歷史上的皇帝中,賢明的人只佔少數。但皇帝也不是生來就昏愚。
人的知識,總是從教育中得來的,這裡所說的教育並不是狹義上的教育,而是周圍一切能夠對我們產生影響的環境。
這麼一看,皇帝所能受到的教育可謂是特別的壞了。
自幼長在深宮中,尋常百姓能夠接觸到的,增加知識的,他都接觸不到。如果皇帝本身
積極進取還好,如果只是個普通人,就不免成為一個昏君或者無能的君主了。
歷代皇帝喜歡宦官的原因,主要是他們身為奴僕,沒有身份,也無骨氣,還願意傾身奉承。
但是,有一類人,因為其所處的地位重要,那麼他的所作所為所造成的影響也是極大的。
母子不和的事情在民間不稀奇,也不會鬧出什麼亂子,但是清朝末年的光緒和慈禧也是母子不和,但因為這是皇室中,所造成的結果也就不一樣了。就釀成“戊戌政變”、“庚子拳亂”等諸多關係到國家大局的事情了。歷代皇帝因寵信宦官,最終釀成大禍的原理不過如此。
我是@H說歷史,看完這篇文章,願你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