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
戰國七雄形成的背景是: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戰國初年,卿大夫中的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晉國。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後來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
戰國時期的七雄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
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國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史稱“商鞅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