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群臣有才能的,或者讀書人中了進士、狀元,都要先閹割,然後才能選拔進用”,南漢國因此幾乎成了太監之國,上至宰相,下至縣令,都是太監......
劉隱,南漢的實際開創者
乾寧元年(公元894年),其父劉謙去世,廣州官員上表朝廷讓劉隱代替劉謙擔任封州(今廣東封開縣)刺史。
乾寧三年(公元896年),清海節度使劉崇龜去世,嗣薛王李知柔(唐睿宗李旦玄孫)前往廣州,赴任清海節度使。劉隱整頓軍容迎接李知柔進入廣州主持節度使事務,李知柔上表朝廷任命劉隱為行軍司馬。其後徐彥若(唐朝宰相)代替李知柔擔任清海節度使,上表朝廷任命劉隱為清海節度副使,把軍政之事委任給劉隱。天覆元年(公元901年)十一月,靜海節度使徐彥若去世,薦舉劉隱代理清海留後。
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劉隱派使者重賄結交權臣朱溫,朱溫奏請朝廷讓劉隱為清海節度使。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溫廢唐哀帝,自行稱帝,建國大梁。同年五月初三,朱溫加任劉隱為檢校太尉,兼任侍中,並封爵大彭郡王 。開平二年(908年)十月二十三,梁朝任命劉隱兼任靜海節度使、安南都護。
乾化元年(公元911年),梁朝進封劉隱為南海王。同年三月,劉隱病危,上表朝廷委任其弟劉龑(yǎn,飛龍在天)暫時主持留後事務。三月初三,劉隱病逝,時年三十八歲,劉龑繼任其位 。
劉龑稱帝,建立南漢
貞明三年(917年)劉龑稱帝,改國號大越,追諡劉隱為襄皇帝,改元乾亨。乾亨二年(918年),劉龑在南郊祭天,大赦境內,改國號大漢自稱大漢皇帝,史稱南漢。
五代十國之南漢
乾亨七年(923年),唐莊宗李存勖進入汴京,劉龑害怕,派宮苑使何詞出使後唐,窺探其虛實,“稱大漢皇帝致書大唐皇帝”。何詞返回南漢後,說唐國必生內亂,不足為慮,劉龑大喜。這飛龍在天喜歡吹牛逼、炫耀,經常召見來經商的嶺北商賈,顯示其富有,稱後唐皇帝為“洛州刺史”。
晚年劉龑,暴虐無道
晚年的劉龑,年高志逸。他與大多數的傳統君王一般,在政局穩定之後,就開始了奢侈的生活;還認為“以士人多為子孫計”,從而猜忌、排斥士人,伴隨而來的是士人地位的下降與離心。同時劉龑卻親近宦官,使得宦官勢力逐漸成長,甚至到了濫觴的地步,成為五代十國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南漢高祖劉龑
大有十五年(942年),劉龑去世,時年五十四歲,廟號高祖。其子劉玢(bīn)繼位,改元“光天”,是為南漢殤帝。
劉弘熙政變繼位
南漢國力,從高祖劉龑晚年至殤帝時代,一直保持著下滑的趨勢。劉玢繼位後更加驕傲奢侈,荒淫無度、政事廢弛,“由是山海間盜賊竟起” ,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農民迅速組織起一股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後起義被鎮壓,但是殤帝劉玢依然沒有自我反省,繼續長夜作飲,不亦樂乎。
因為殤帝的腐朽統治,其四弟晉王劉弘熙頓生政變之心,光天二年(943年),劉玢與諸王舉行宴會,期間劉弘熙讓指揮使陳道庠帶劉思潮等幾個力士過來表演角力,劉玢在宴會上喝的爛醉,宴會結束後劉弘熙乘機派陳道庠、劉思潮等人將劉玢殺死。劉弘熙奪位稱帝,改元應乾,改名劉晟(shèng),是為南漢中宗。
中宗,征伐擴疆
劉晟繼位,一番操作之後,政局已基本穩定。乾和六年(948年)劉晟派鍾允章前往南楚求婚,楚王馬希廣回絕了南漢中宗的請求,這成為再次引發楚漢戰爭的導火索。經過三個月的謀劃,劉晟以內常侍吳懷恩為西北招討使,出兵擊南楚、攻賀州,繼而,南漢軍隊又攻克了昭州。
乾和九年(951年),南唐中主李璟派遣邊鎬為信州刺史,屯袁州,準備進攻南楚。劉晟亦遣吳懷恩屯兵境上,伺機密謀進取南楚。時值南唐出兵滅楚之際,南漢亦趁亂出兵,以救南楚於水火為名,在西北招討使吳懷恩的率領下,乾和九年(951年)十一月,先攻下桂州,後又連續攻克宜、連、梧、嚴、富、昭、柳、龔、象等州,將南楚勢力徹底趕出嶺南地區,後又取郴州。
至此時,南漢達到其疆域最為廣闊的階段,南漢的統治轄境逾嶺進入湖南屬地。這是劉晟在觀察中原及南方各國局勢發展後,做出的正確判斷,抓住機會,向宿敵馬楚發動攻勢,一舉成就了南漢的疆土擴張。
乾和十六年(958年),劉晟去世,終年三十九歲,廟號中宗 。
北宋潘仁美滅南漢
劉晟去世,其子劉鋹(chǎng)繼位,時年十七歲,改年號為大寶,史稱漢後主。他庸懦無能,不會治國,把政事都委任給宦官龔澄樞、陳延壽以及女侍中盧瓊仙等人。劉鋹認為群臣都有家室,會為了顧及子孫不肯盡忠,因此只信任宦官,臣屬必須自宮才會被進用,以致於一度宦官高達二萬人之多。
北宋潘仁美
大寶十三年(970年),北宋派潭州防禦使潘仁美率軍攻打南。南漢舊將、宗室因讒翦除殆盡,掌兵權的只有宦官而已。劉鋹派遣龔澄樞駐守賀州、郭崇嶽駐守桂州、李託駐守韶州以防備宋軍。不久,宋軍接連奪取南漢的賀州、昭州、桂州和連州,同年十二月,宋軍奪取韶州,宋軍節節進逼,劉鋹挑選十幾艘船,滿載金銀財寶及嬪妃,準備逃亡入海;還沒出發,宦官與衛兵就盜取船舶逃走,劉鋹只好投降,自此南漢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