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有一次大的事件,徹底改變了明朝初年的政局,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變,這次戰役明朝葬送了二十萬大軍,而且還是精銳的京營,不但如此,明朝當時的武臣勳貴如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都在此戰中戰死,以至於勳貴中途斷層,更不用說明英宗在此戰中被俘,後來明代宗登基,明英宗又奪回大位,大肆清洗,使得明朝初期的政局極為複雜,直到明憲宗上臺才徹底穩定了政局。
說到這一切,都是因為明英宗要親征造成的,假如不是親征,明英宗就不會被俘,就不會出現之後的明代宗登基,明英宗奪回政權的奪門之變,明朝就不會圍繞明英宗和明代宗兩人展開政局腳力,大量文臣武將因此被牽連。
明英宗不親征的話,就不會帶上一堆文臣武將,尤其是勳貴之中,至多也只會由成國公或者英國公之中的一人出征,就算戰死,依然可以培養出下一批武將勳貴,而不至於出現後來的斷層。
更不用說明英宗不出徵,就不用動用京營,京營損失的二十萬大軍雖然得以重建,但是中間的花費和需要重新培養的中底層軍官也需要大量時間,明朝之後便採取了收縮防禦的策略。
更不用說土木堡之變後,文臣便藉口此事屢屢阻礙皇帝的行事,不單親征,連明朝皇帝出個城門都成了難事。
在之後的輿論口徑中,一般都將此事歸咎於王振弄權,似乎明英宗親征的事是王振一個人搞出來的,是王振的錯,但其實不然,王振或許深得明英宗寵信,但是親征這件事並不可能由王振一個人決定,而是明英宗和功勳貴族一起決定的。
首先說明英宗為何要御駕親征,因為這是有傳統的,明朝自建立後,開國皇帝朱元璋雖然四處征討以奪取天下,但是相對是比較謹慎的,在洪武建元之後就沒有親征,而是派遣大將出徵,當然,朱元璋之前都是親征,早早就建立了威信,不用親征來展示威儀。
而靖難之後篡權得位的明成祖朱棣就完全不同了,因為篡權得位,總覺得自己得位不正,朱棣就喜歡用親征北伐來展示自己的正統性,而且朱棣沒有父親朱元璋的自信,也不敢把大軍交付給其他大將。
另外,朱棣在靖難之後,改變了朱元璋原有完善的北方防線,取消了藩王守邊,放棄了河套等地區,所以對北元殘餘的壓制放鬆,不得不用屢屢北伐來彌補。
在此之後,明仁宗在位一年就死,沒有御駕親征的機會,而明宣宗也御駕親征討伐過叔父,和北巡邊境,所以對於當時的明朝皇帝來說,御駕親征就是一個傳統。
明英宗即位時年幼,沒有機會,但是成年之後必然也想著御駕親征來繼承父輩祖輩的傳統,所以與其說王振教唆明英宗親征,還不如說王振迎合了明英宗的想法。
此外,支援親征的還不止明英宗一個,基本上可以說明朝的武臣勳貴都是支援親征的。為什麼這麼說?明朝的勳貴和漢唐不同,漢唐貴族有文有武,明朝勳貴基本上都是武將,洪武勳貴中六個國公,除了李善長一人,其他都是武將,當然洪武勳貴基本上在後來就是被排斥在外,不受重用。靖難勳貴中,則基本上都是武將,就是姚廣孝一人不是,但是姚廣孝是個和尚,還是被追贈國公,算不得世襲勳貴。
另外,明朝一般來說,除了外戚這種情況下,基本上要軍功才有機會封侯,也就是說只有武將才有機會封侯,文臣是沒機會封侯成為勳貴的,另外勳貴基本上執掌大都督府,也就是說,勳貴就等於是武將的代表。
但是呢,仁宣之後,明朝的政策基本上就是收縮為主,也就是說,大戰的機會越來越少,大戰機會少,立下軍功的機會也少,沒有軍功,武將就沒機會建功立業和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這點文臣則不同,科舉上來的文臣雖然沒有封侯成為勳貴的機會,但是基本盤是相當穩固的,只要科舉在,文臣就有源源不斷的的新鮮血液,和平時期文臣掌控人事財政大權,也能一步步的升官,他們不需要打仗來為自己的仕途增加風險,所以宋朝之後,文臣就不喜歡打仗,司馬光甚至幹過把打下來的領土送回去的事,明朝文臣不至於幹出這種事,但是不想打大戰的心思是一樣的。
所以對御駕親征,文臣肯定是反對的,而武將都是贊成的,為啥,御駕親征啊,只要有一點小小的戰果,皇帝固然是榮耀了,可是皇帝再榮耀也不可能再升官,而跟隨皇帝的武將們才是真正會一個個得到真正的封賞,一個御駕親征出現幾個侯爵伯爵很正常,甚至國公都有可能。尤其是宣宗死後,英宗年幼,三楊輔政,實際上已經多年沒有什麼大戰了,像張輔這個英國公實際上被排斥在外,甚至軍事方面也受到三楊的限制。
所以在明英宗想親征這件事上,勳貴不單不會反對,甚至一個個都爭先恐後的追隨,就是希望能在親征上分得一杯羹,否則張輔都七十多了,為何不反對親征,還主動隨行呢,就是幫明英宗撐門面啊。
不過失敗之後結果也是悲慘的,因為土木堡之變隨行的太多,勳貴的中堅幾乎被一掃而空,留在北京的明朝勳貴老得老小得小,實際上已經沒有影響朝政的能力,以至於明朝中後期文臣強勢,而皇帝只能用宦官來壓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