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長壽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具體體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把人民健康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將健康中國戰略與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平崛起、可持續發展等戰略一道,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國策大綱。
人民健康的核心指標最終檢驗標準,不是醫療發展水平,而是人均壽期。目前我國大陸地區的人均預期壽命在世界排第73位,與排在前列的國家相比有8歲的差距,若按5年增1歲的速度,需要40年才能趕上。如何才能加快速度早日趕上或超過世界先進國家的人均壽命水平?筆者認為唯有認清差距,找出原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樹立信心奮起直追。當今普遍流行的“攢錢待治病”,“醫療依賴”等觀念,都是沒有健康自信的表現。先拿健康換金錢,再拿金錢換健康,是典型的健康不自信的邏輯,結果是得不償失,丟了健康。其實,作為一個具有5000年文明歷史和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度,至少有5個理由可以讓我們樹立起健康的自信。
首先,中國的人均壽命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茅。隨著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我國的人均壽命從1949年的35歲提高到2020年的77歲,71年增長42歲,實現了平均每10年增長約6歲的速度,創造了人類史上人口數量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人類壽命的提升典範,成為近70年來世界人均壽命提升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經濟穩步發展,832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正在大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人的平均壽期將會繼續大幅提升。
第二,世界最長壽的地區在中國境內。大家印象中最長壽的國家是日本,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最長壽的地區在中國。根據全球知名商業雜誌《CEOWORLD》釋出的“2020年全球預期壽命排行榜”資料顯示,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中國香港、日本、中國澳門、瑞士和新加坡,其人均預期壽命分別是84.63歲、84.43歲、84.04歲、83.39歲和83.36歲。我國香港是世界人均預期壽命最高的地區,澳門也排在了前列。事實說明中國人可以實現更加健康長壽。
第三,“病前”的養生文化源於中國。我們是否思考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最長壽的國家和地區多集中在亞洲,而不是醫療產業發達的歐美。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亞洲有悠久的養生文化的滋潤。養生文化在中國有數千年的歷史,養生文化的核心內容,是病前強體,不是病後治療。養生文化主張重人貴生、天人相應,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追求延年益壽、無疾而終。善於從“寒、暑、心、動、吃”五個方面來預防病灶、病苗出現。養生文化是主動的健康文化,不僅滋養東方,也一定會對人類的健康事業發揮積極的作用。
第四,利用“食物偏性”應對“肌體偏性”是中國原創。食物偏性,是指食物中所具有的可以矯正肌體失衡的元性特徵。2000年前的神農嘗百草,不僅獲得了更多的可食物質,還發現了食物偏性與人體健康之間的作用關係。中國人在利用食物偏性應對失衡、欲病、已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並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今天,大家都知道健康離不開發達的醫療條件,但很少有人知道健康管理的核心是“醫前”。在中國,利用食物偏性管理肌體健康,不僅存在於中醫藥的專業領域,更重要的是還存在於民間,存在於百姓日常生活習慣之中。
第五,關照個體趨準值的膳食指南誕生在中國。2019年6月,在日本大阪G20首腦峰會的後援活動“世界食學論壇”上,北京東方美食研究院提交的“錶盤健康膳食指南”,得到了來自20國集團成員的認可,並更名為《世界健康膳食指南》作為論壇成果正式釋出,推薦國際社會使用。該指南歸納了東方和西方的膳食方法,首次提出了從吃前、吃中、吃後3個階段,從食物攝入的種類、數量、溫度、速度、熟度、頻率、順序等7個維度來把握的整體觀,在尊重每一個人的肌體差異性的前提下,既推薦群體平均值,又追求個體趨準值。為每一位地球村民,提供了一個既科學健康,又通俗易懂的吃事方法參考。在2020年12月“土耳其伊斯坦布林食學論壇” 上,這一指南再次被向國際社會推薦使用。這是一箇中國人更容易理解和受益這個健康工具。
上述五點,是我們樹立全民健康自信的五塊基石。健康的本意就是沒有疾病。在中國,健康文化就是養生文化。養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延綿不斷、繁衍昌盛的重要基石。養生文化的目的是養生不病、養生防病、養生少病。養生文化提倡養護身體、順應身體,傾聽身體的聲音,不過度干擾身體,養生文化講究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動靜有常、情志有節,這是健康長壽的根本法則,這是跳出“先拿健康換錢,再拿錢換健康”的商業文化怪圈的最佳方案。鼓勵全民學習踐行養生文化,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因為吃並非只有“充飢”一個作用,還有三個重要作用常常被忽視。首先是“轉肌”,我們的肌體都是由食物轉化而來的,無論是肌骨膚髮,還是臟腑血脈,乃至體溫體能,等等,無一不是由食物轉化而來,沒有食物就沒有我們的生命,何乎健康。食物的數量、質量以及吃事方法等都和肌體健康相關;其次可以“致疾”,所謂“病從口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吃而帶來的疾病稱為“吃病”,這是依病因而命名的。例如缺吃病、過吃病、汙吃病、偏吃病、厭吃病等,吃病是人類疾病的一個重要組成。其中“過吃”已經成為我國許多慢性病的根源;第三可以“療疾”。開展食學通識教育,學習如何餵養好自己的知識,與學習數學、語文同等重要,也要從學生抓起。
樹立全民健康自信,有利於弘揚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有利於在全社會形成“養在醫前”“食在醫前”的正確健康理念;有利於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出現,減輕家庭負擔;有利於大幅節省醫療資源,提高社會發展總效率;有利於大幅減輕國家醫保負擔,助力共同富裕;有利於加快提升國民平均壽命水平,提升美好生活質量。
樹立全民健康自信,是踐行健康中國的有力抓手。當今有一種傾向,一談到健康必是醫療,這種觀念極大地阻礙人們的健康自信。其實醫療不是健康,只是健康的補救。樹立全民健康自信,從“病前”著力,讓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力求在“第二個百年”(2049年)到來之際,以每5年增加1.5歲的速度,實現全國平均預期壽命達到85歲,跨入平均預期壽命先進行列,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標誌之一。(北京東方美食研究院院長 劉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