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關係為什麼“鐵”之三
作者:桅杆
第一次印巴戰爭,按當時雙方兵力部署劃定的停火線,印度佔據了克什米爾60%的土地和75%的人口,巴基斯坦只控制了40%的土地和25%的人口。
按照雙方簽訂的停火協議,停火後應舉行全民公決,以決定克什米爾的歸屬。但雙方後來在是否舉行及如何進行投票等問題上,始終無法取得一致意見。由於克什米爾居民中穆斯林佔絕對多數,公投結果可以想見。所以印度一直以種種藉口加以阻撓和反對,致使克什米爾的公投一直無法落實。這樣一來,克什米爾歸屬問題就成了印巴兩國至今無法解開的“死結”,也是雙方成為死敵的根源所在。
根據蒙巴頓的印巴分治方案,印度次大陸的穆斯林雖然實現了獨立建國的願望。但從分治方案開始,尤其是大多數王公土邦加入或被迫加入印度之後,巴基斯坦在戰略上就處於明顯劣勢:
首先,印度承繼了英屬印度的主要“財產”,包括80%左右的土地、人口等戰略資源,接收了完整的英屬印度軍隊和裝備等軍事資源;而巴基斯坦獲得的土地和人口僅在20%左右,軍事力量也遠不及印度,其軍隊也是從英屬印度軍隊中脫離的穆斯林軍官和士兵重新組建的。
其次,巴基斯坦還被分割為東西兩塊,中間隔著整個印度,印度可以從容等待機會,肢解巴基斯坦。可以說,印度鍥在東、西巴基斯坦之間,且相隔遙遠,是導致東巴在1971年3月脫離巴基斯坦的重要原因之一。
印度在克什米爾戰爭中之所以能取得勝利,首先是其極具進攻性,及時出手,佔得先機,更主要的是其巨大戰略優勢的體現。對比而言,巴基斯坦從印巴分治一開始,就明顯處於下風。在克什米爾,雙方在戰後形成對峙,表面上似乎勢均力敵,但印度在土地、人口、經濟、軍事等方面佔有絕對優勢。也就是說,巴基斯坦剛一建國,就處在印度的威脅之下,始終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不得不在國際上尋求大國幫助或保護。
第一次印巴戰爭後,雙方在停火線附近小規模衝突持續不斷。1965年2月,印巴在邊界地區爆發較大規模衝突,巴方取得小勝。後在英國的調停下,雙方簽訂了停火協議。可就在簽訂停火協議的當天,印度內政部長公開宣稱“克什米爾是印度的一部分”。這番言論激怒了巴基斯坦人,大批穆斯林“自由戰士”進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襲擊印軍的哨所、倉庫、車隊等設施。印軍隨後向停火線附近集結兵力,至1965年8月下旬,抵達前線的兵力規模已經達6個師。8月28日,印軍出動2個師,越過停火線進攻巴方一側,攻佔了巴軍的3個邊防哨所,第二次印巴戰爭爆發。
9月1日凌晨,巴方實施代號為“大滿貫”的反擊行動。雙方軍隊展開了殊死搏鬥,槍炮火和喊殺聲震天動地,均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戰至9月5日,巴軍取得勝利,不僅解救了“自由戰士”,奪取了印控克什米爾約500平方千米土地,還打開了進軍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的通道。印軍在克什米爾兵敗後,印度決定動用3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旅,開闢第二戰場。
9月6日凌晨,印度不宣而戰,軍隊越過印巴邊境線,目標直指巴基斯坦中北部重鎮拉合爾。雙方本是爭奪克什米爾,雙方的戰爭行動也一直限制在克什米爾。但印度在前階段被打敗後不講“武德”,利用其軍隊規模優勢,直接攻擊巴本土。此舉令巴方猝不及防,其戰略劣勢此時暴露無遺:由於兵力規模有限,陸軍主力基本都投入克什米爾戰場,防守本土的陸軍部隊很少,根本無力抵抗印軍優勢兵力,節節敗退,一直退到拉合爾附近的亞克爾運河防線,戰局非常被動。此時,巴方已經退無可退,陸軍兵力薄弱,只得將全都希望寄託在空軍身上。
當時,印巴空軍戰機數量是5:1,印空軍佔絕對優勢;但巴空軍戰機更為先進,軍人素質也略勝一籌。巴空軍不負眾望:一是當天即對印度本土5個機場和3個雷達站發動突襲,二是在空戰中擊落大批印軍戰機,三是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不到2天時間,巴空軍共擊毀印軍戰機54架(空中擊落19架,地面擊毀35架),而自己僅損失8架。巴方利用空軍穩定了戰局。不甘失敗的印度在9月16日集中400輛坦克,向巴軍戰略要地查溫達發動決定性攻擊,意圖切斷巴本土與克什米爾之間的通道。巴軍也緊急調來200多輛坦克參戰。由於兵力不足,巴軍採取避實擊虛的戰術,以部分兵力牽制印軍進攻,主力則迂迴印軍側後,目標直指印軍後方重鎮克姆卡蘭。雙方空軍再次在戰場上空展開激烈搏殺。
巴空軍再發神威,不僅迅速掌握了戰場制空權,還擊毀大批印軍坦克。16日一天,正面進攻的印軍就有120多輛坦克被摧毀,不得不停止進攻。巴軍迂迴部隊向印度境內推進6公里,攻佔了克姆卡蘭,在非常被動的局面下取得一場險勝。但由於人員和裝備損耗太大,尤其是武器彈藥儲備消耗殆盡,已無力再戰。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於9月23日同時宣佈停火。此戰巴方最終能夠勝出,中國在背後起到了重要作用,後文會詳細描述。
蒙巴頓方案中的巴基斯坦,其國土分為西巴和東巴兩部分,中間還隔著整個印度,相距2000多公里。雖然兩地居民同屬穆斯林,但在種族、語言、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東巴主要居民為孟加拉族人,佔當時全國人口總數的56%。但基本上掌握在西巴人手中,東巴受到排擠和歧視。如超過全國人口一半的東巴人講孟加拉語,而當局卻堅持只將西巴人使用的烏爾都語作為國語。在國民收入分配上,也長期偏向於西巴。
獨立之後,西巴和東巴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1970年,在東巴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人民聯盟”提出東巴自治,但遭到西巴的拒絕。1971年初,東巴爆發大規模的民眾示威,要求自治,並喊出了建立孟加拉國的口號。同年3月,巴總統宣佈取締東巴人民聯盟,逮捕其頭目,並派軍隊進入東巴鎮壓,東巴局勢急劇惡化。
印度看準這一絕好機會,準備透過一場戰爭肢解巴基斯坦。為此,印度用了10個月的時間,在政治、外交、軍事等方面,為發動戰爭做足了準備。例如,印度在1971年8月9日與蘇聯簽訂了《和平友好合作條約》。這個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條約,既獲得了蘇聯對戰爭的支援,又限制了美國等西方國家可能的干涉行動。又如,印度將發起進攻的時間選擇在冬季,利用大雪封山,阻止中國軍隊越喜馬拉雅山口南下支援東巴。印度總理還出訪了美、英等6個主要西方國家,探摸各方底牌,並研究對策。印度設計的軍事戰略是東攻西守,以奪佔東巴為最終目標。1971年11月21日,印軍集中17萬大軍,突然向東巴發起大規模進攻,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