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劉曉峰
策劃:金赫
監製: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美軍使用大量空軍裝備參戰,向全世界展示了由空中力量主導的現代戰爭模式。針對空軍展現出越來越強的進攻能力,發展高效能防空裝備的計劃又被歐洲各國提上了日程。當時,世界航空航天工業掀起了兼併重組的浪潮。1999年10月,承襲了梅塞施米特-伯爾科夫-布洛姆公司(MBB )公司全部軍品業務和技術的德國戴姆勒-賓士宇航公司(DASA)與法國宇航公司與西班牙航空製造公司合併組建了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 (EADS)。合併後的EADS成為歐洲最大的綜合性防務和航空航天企業,在當時僅次於美國的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成立伊始,EADS公司軍用航空系統分部立即開始著手為德國空軍發展新一代作戰飛機的相關技術,其中一個重點便是MAKO教練機專案。
MAKO高階隱身輕型戰鬥教練機,該機於1995年開始研發,最早亮相於2001年的巴黎航展,其機體機體設計非常流暢,採用全鋁合金結構,進氣口和機尾大量採用了碳纖維材料,全動式尾翼
為什麼要選擇一款教練機作為四代機技術的突破口?因為教練機的各項指標更偏向于飛機容易被控制,而不是追求某些指標要達到什麼水平。這樣就容易為將來設計新飛機積累各種資料。而且使用一款教練機作為技術驗證機的話,將來在這個基礎上開發出的各種戰鬥機、不論是讓飛行員執行空戰、對地攻擊、甚至航母著艦,都能做到訓練裝備和作戰裝備的無縫銜接,這一點,德國考慮的很超前。
MAKO高階教練機的外形採用了降低雷達和紅外訊號特徵的設計,機身及其兩側進氣口的設計以獲得最佳升阻比、優異的大迎角縱向與航向穩定性為目標,儘量簡化機身結構以降低造價,便於維護。雖然MAKO教練機效能先進、設計前衛,但遺憾的是,MAKO專案在國際市場上屢次空手而歸,最終無功而返,不得不中止了原型機研製工作。但是,MAKO專案在設計和研製過程中形成的模組化設計理念已然成為發展下一代作戰平臺的堅實基礎,並深深地烙印於後續專案中,首先體現在無人駕駛技術驗證機上。
在未來,高風險的打擊任務將可能是由沒有飛行員,卻又能自主化執行任務的戰鬥無人機執行
此前的MAKO教練機雖然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但卻在商業上失敗,德國國防部不得不將第四代戰鬥機專案再一次擱置,從此,斷送了歐洲在21世紀第一個20年內擁有與美國F-22戰鬥機比肩的第四代戰鬥機服役的可能性。
德國MAKO飛機專案的失敗,最明顯的教訓是:裝備的研製不僅要效能先進,也要照顧國際市場需求。可以先抑後揚或者先揚後抑。先抑後揚,就是一開始,拿出一款不太先進的裝備,這個速度要快,要以廉價裝備迅速佔領市場。因為使用者國的裝備服務和保障體系一旦建立起來,就很難再更改了。然後根據這個判斷結果拿出升級方案。最直觀的,俄羅斯坦克在世界上賣的那麼好,真的是有多先進嗎?不是,但只要買了俄羅斯裝備的國家就面臨騎虎難下,配件很貴,不買的話之前的錢就白花了。這一點像不像某些汽車品牌的營銷和定價策略?
武器裝備的生產不僅硬體材料耗資巨大,人員成本也很高,如果企業資金鍊斷裂、人員流失,短期內將造成無法承接任務,長期將喪失競爭力
另一個先揚後抑的辦法,先搞出一個高大上的平臺,讓使用者覺得這款裝備能夠代表自己本國對於國防的需要,然後經過各種砍價和談判,最終敲定一款外貿版。這種裝備銷售手段不是針對窮國的,而是針對富國十分有效。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賣給沙特的丐版M1坦克。原型車該有的東西它都沒有,只是名字和外形沒變,價格沒變。只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
如果我來做這個專案,我一定是把MAKO教練機的很多技術拆解出來,比如發動機、風動資料、材料、航電系統、飛控軟體等等,分別和其它賣得好的裝備繫結成升級包銷售。先採取這種辦法,把成本先收回來,然後拿著錢繼續後面的升級,養著科研隊伍,在技術升級和換取利潤的過程中,等待裝備需求來臨。
作者:劉曉峰,裝備專家,長期從事武器裝備論證、預研製工作,主持軍工企業省部級重點專案1項,為國防裝備建設提供決策性重要參考1項,參與新一代裝備關重件試製工作2項,為裝備研製和使用部門提供重要建設性改進意見並得到採納2項,擁有行業內著作1部,在《坦克裝甲車輛理事會論文集》發表裝備發展規劃論文1篇。
來源: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