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有必要回顧一下當年“費爾康預警機事件”的始末。
海灣戰爭用全新的戰爭模式給當時的中國軍隊上了一課,尤其是預警機起到的決定性作用令人深刻印象,沒有預警機支援的伊拉克戰機一起飛就處於兩眼一抹黑,孤立無援的境地,難逃被擊落的命運。而我國空軍長期缺乏預警機,嚴重依賴地面指揮引導,電子戰水平也很低下。可以這麼說,不考慮核武器的話,當時的中國真的是“大號伊拉克”!
因此,我國重啟了自空警1號下馬後就停頓了的預警機專案,鑑於國內基礎薄弱的現狀,採取了自研與引進相結合的舉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國開始與以色列就共同開發一種新型預警機談判,直至四年後的1996年6月,才達成由以色列幫助中國獲得“費爾康”預警機系統的協議,該預警系統的飛行平臺選用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為什麼要扯上俄羅斯呢?因為預警平臺的改裝對運輸機外形的改變很大,涉及到氣動修形,離不開伊爾76的“老東家”俄羅斯的參與。每套“費爾康”系統的售價為2.5億美元。共計7.5億美元。根據協議,中方預先支付一套系統的款項,以方將在4年內,也就是1999年之前交付第一架完成改裝的預警機。
然而,就在距以色列的交貨日期只剩不到8個月時,原本對這筆交易態度曖昧的美國突然用各種手段開始向以色列施壓,其理由是費爾康預警機採用了美國技術,它早幹什麼去了!作為美國忠誠小弟的以色列最終沒能抗住壓力,撕毀協議,扣留了所改裝的飛機。
最終,經過雙方談判,以色列退回了我們的定金並支付了違約金,“費爾康”預警機專案就此夭折,我國也因此錯過了自主研發預警機關鍵的幾年。後來,以色列以11億美元的價格將改裝好的預警機轉賣給了與我國一直有邊界糾份的印度。
這就是整個事件的原委,表面上我國是損失最大的一方。在三年多的過程中,作為出資方和重要合作方,我國並非一無所得,也是有不少收穫的,這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關鍵時刻介入,扼殺潛在的競爭者是美國的一慣伎倆,以色列自己的“雄獅”戰鬥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當美國發現“雄獅”可能對F16的市場份額構成威脅後,馬上“變臉”,對“雄獅”專案進行全面打壓,致使其夭折,以色列多年的研究成果付諸東流。美國連自己忠誠的盟友以色列都不放過,更不要說作為潛在對手的社會主義中國了,註定賠本血虧的買賣誰會幹。
中華民族和猶太民族是舉世公認兩個最聰明的民族,很難說最初雙方四年的談判只談出了個註定會被美國攪黃的頂目,很難說沒有任何轉讓技術的秘密條款。拿中國的一句古話來說,就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公開籤的合同是明著修的棧道,幕後的技術轉讓是暗渡的陳倉,兩個智商最高的民族碰出這樣的智慧火花毫不稀奇。
二,中方不止是出資方,還是重要的參與方。這是一個牽涉三方的購買、改裝、測試專案,以色列提供預警雷達並負責改裝,俄羅斯提供運輸機平臺及相關的氣動修形,但所改裝預警機的三面陣圓盤形雷達天線方案卻是中方經嚴格論證後提出的,而且至少敵我識別等敏感系統要由作為最終使用方的中國獨立完成。因此,除了出錢外,我國還是重要的深入參與方,更甚於俄羅斯。至於以學習能力見長的中方人員在這個過程中有何收穫就不得而知了。
三,“費爾康預警機事件”極大激勵了我國的科研人員,在他們的發奮圖強之下,我國的預警機成果開始“井噴”。先是空警200於2004年首飛,2006年服役。最大的驚喜是2007年空警-2000的成功交付,它採用了與夭折的費爾康預警機一樣的三面陣有源相控陣雷達,而且天線尺寸更大。在2009年10月1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國慶閱兵中,空警-2000首次亮相,作為空中編隊的排頭兵,引領著龐大的機群,米秒不差地飛過天安門廣場,這是多麼揚眉吐氣的一刻。2014年服役的空警500又後來居上,用數字陣列雷達實現了對美國和以色列的反超。誰能相信,這距當年的“費爾康預警機事件”僅僅過了15年!
我國之所以能短時間內在預警機領域取得如此驚人的成果,是與舉全國之力的投入和無數科研工作者的奮不顧身分不開的,沒有幾十年的苦功是出不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在“費爾康預警機事件”中的收穫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但它卻加速了世界預警機“中國時代”的到來!